|
《說唐全傳》中,楊林是上界九曜星君之一計都星臨凡,早年使長槍,晚年改用一對虬龍棒,一百五十斤一根,排名天下第八。但這不意味著書中武藝勝過他的只有七個人。按照劇情描寫分析,我們可以知道,普天之下的武將中,武藝在其之上的至少有八位大將。 下面就和大家逐一介紹一下。 西府趙王李元霸李淵四子,上界金翅大鵬臨凡,有四象不過之力,捻鐵如泥,使八百斤一對大錘,師承仙人紫陽真人。 李元霸與天下排名第二到第七的六位高手全部有過交鋒,偏偏沒有與楊林動過手,不過從戰(zhàn)績來看,一千個楊林也不是李元霸的對手。 宇文成都三次敗給李元霸;裴元慶接三錘敗走;海云錫聯(lián)手接不住一錘;羅成被一錘打斷長槍…… 另外,李元霸曾在四明山一個人殺退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的二百三十萬聯(lián)軍;在紫金山更是單騎將一百八十五萬反王聯(lián)軍殺得只剩六十五萬,堪稱脫離人類范疇的人形核彈。 所以,楊林和李元霸根本沒有可比性。 無敵大將軍宇文成都大奸臣宇文化及長子,使四百斤一桿鎦金镋(宇文成都的鎦金镋最開始介紹只有二百斤,后來變成三百二十斤,最后又成了四百斤),皇上親封的無敵大將軍(也叫天保將軍),上界雷聲普化天尊臨凡,天下排名第二。 盡管在李元霸面前宇文成都不值一提,連一錘都接不住,但依舊是楊林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如果不是忌憚宇文成都,楊林恐怕早就對宇文化及發(fā)難。在四明山大戰(zhàn)時,海云錫與宇文成都大戰(zhàn)一天,之后裴元慶又趕到,但負責壓陣的楊林依舊拒絕收兵,就是想在戰(zhàn)場上把宇文成都累死。可惜宇文化及討來圣旨,楊林不得不鳴金收兵,對此懊惱不已。 瓦崗天保將裴元慶巡天都太保八臂哪吒臨凡,使三百斤一對的銀錘,盡管排名天下第三,但實力相對宇文成都有過之而無不及,是普天之下對陣李元霸戰(zhàn)績最好的一位。加入瓦崗之后受封“天保將軍”,這也有與宇文成都較勁的意思。 裴元慶與楊林曾有過一次交手,當時裴元慶被李元霸擊敗,憋了一肚子氣敗逃,正好這時楊林率軍攔路,結果成了撒氣桶,被裴元慶一錘打斷了一根虬龍棒,直接敗回登州。 要知道,按照武器重量,楊林和裴元慶是一樣的,但真正交手卻出現(xiàn)了巨大的差距??梢哉f,兩人的水平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甚至不在一個次元。 孤膽英雄雄闊海雄闊海是天下第四條好漢,使一百六十斤一對鋼斧。按照《說唐》夸張無極限的設定,高居第四的雄闊海武器太輕了。 但這并不代表他力氣小,本事差。雄闊海本是金頂太行山的大當家,因驅(qū)虎過澗被伍云召賞識,二人結為兄弟。后來因麻叔謀殘暴不仁,吃小兒肉,所以雄闊海斬殺麻叔謀,并推舉高談圣為白御王,受封兵馬大元帥。 雄闊海的武藝與第五的伍云召、第六的伍天錫在伯仲之間,甚至可以說完全等同。具備單挑宇文成都十到二十合的水平。參考宇文成都與裴元慶伯仲之間,雄闊海明顯高出楊林一籌,盡管二人沒有交過手,但是可以預見,楊林在雄闊海馬前最多走得過十余合。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雄闊海為了救十八路反王的人馬脫困,不顧一夜急行、水米未進,力托千斤閘半日,力竭壓死在揚州城下。 忠孝王伍云召伍云召排名天下第五,師承紫陽真人,使一條喚做“丈八蛇矛”的銀槍,重一百六十斤。本是南陽總兵,因父親伍建章金殿罵君,觸怒了楊廣,所以伍家被滿門抄斬,遠在南陽關的伍云召以報仇為名,舉起大旗,自稱“忠孝王”。 韓擒虎、麻叔謀、尚師徒俱被伍云召所敗,朝廷大將被其一人斬殺二十余員,直到天保將軍宇文成都趕到才將伍云召擊敗。伍云召雖然不是宇文成都的對手,但在拼死一戰(zhàn)的情況下最多一次曾擋住宇文成都二十合,已經(jīng)算非常不錯的戰(zhàn)績了。 所以說盡管楊林武器更重,但是對比伍云召依舊存在檔次性差距。 陀螺寨主伍天錫天下第六條好漢,使超過二百斤的混金镋,伍云召族弟,曾與雄闊海大戰(zhàn)半個月不分勝負,結果為此還耽擱了救伍云召,不過即便他去了,也勝不了宇文成都。 伍天錫與雄闊海實力基本等同,要勝楊林不難,只在時間多少而已。 北平王世子羅成北平王羅藝之子,白虎臨凡,使二百四十斤丈八滾云槍。很多人認為羅成與楊林的武藝相近,我倒覺得兩人差距不小。 書中兩人曾交手過兩次。第一次是楊林長蛇陣圍困瓦崗,羅成受托相救,兩人大戰(zhàn)十合,楊林只殺得平手,后因瓦崗傾巢出動,楊林心慌,以致于被羅成一槍刺傷。 第二次是龍鱗山?jīng)Q戰(zhàn),二人斗不三合,羅成回馬而走,楊林去追時被羅成以“回馬槍”挑殺。 很多人依據(jù)這兩點認為羅成與楊林大致屬于同一檔次,我不這么看,他們之間最好的參考就是與程咬金之戰(zhàn)。 我們都知道程咬金的前三斧很厲害,面對楊林時曾砍得楊林盔甲歪斜,渾身是汗。但是在羅成面前卻毫無用武之地,前兩斧羅成接起來毫不費力,只兩槍就將程咬金刺傷。 無論怎樣,羅成高過楊林是毋庸置疑的。 雙槍將曹延平每次我提到曹延平,無論把他的事跡寫的多詳細,也總是有一幫傻缺站出來說“是丁延平,是定延平。”說真的,這種人我都懶得搭理他。 曹延平原為登州總兵,是一個武藝很高,情商很低的老將。楊林常年鎮(zhèn)守登州,換言之就是曹延平的頂頭上司。有一次楊林召集登州眾將吹牛比,說自己武藝多高多高,照理說一般的下屬都會聽之任之,會來事的還得奉承一下。偏偏這個曹延平不服,上去和楊林較量,結果數(shù)招讓楊林討?zhàn)?,露了一回臉?/p> 誰成想楊林因折了面子,懷恨在心,事后隨便尋個過失,將曹延平打了一頓軍棍,削了官職,趕出登州。 老頭子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正好瓦崗和楊林開戰(zhàn),曹延平趕來助戰(zhàn)。聽聞他到來,楊林暗叫不好,可又不得不出戰(zhàn)。楊林使出渾身解數(shù),拼死硬擋了四十合,實在遮攔不住,回馬敗走。曹延平心中有氣,縱馬去趕,楊林暗道死矣,隨手將虬龍棒扔出一根,沒想到正好打在曹延平臉上。 老頭子已經(jīng)八十多歲,被這一百五十斤的棍子打中面門,哪里吃得消?最終重傷不治。 盡管曹延平死在楊林之手,但是論武藝高低的話,連楊林自己也承認不是曹延平的對手。所以說如果說整部書武藝高過楊林的,曹延平無疑是其中之一。 除了上述八人,北平王羅藝與楊林之間的高低其實也不好說,但畢竟兩人沒有交過手,羅藝戰(zhàn)績又不多,所以就不算在內(nèi)了。 最后重申,上述內(nèi)容是以《說唐全傳》為基礎來進行分析,所以不存在丁延平、羅松、羅士信這些人物。 |
|
|
來自: 西醫(yī)也在學中醫(yī) > 《隋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