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fēng)。” 這句源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臘前月季》, 描寫的是月季四季常開的盛景。
月季花被稱為花中皇后,不但可作為觀賞植物,而且還可以入藥。同時,月季也是繪畫的好題材。 近代著名繪畫大家陸抑非,通過多年的繪畫實踐,總結(jié)出一套實用的月季畫法,希望對朋友們的作畫有所幫助。
月季畫法圖文/陸抑非 洋紅月季花:羊毫提筆蘸薄白粉,調(diào)濃洋紅,畫暗紅色的月季花,色度從內(nèi)向外漸淡。
粉紅月季花:羊毫提筆調(diào)白粉,蘸淡洋紅畫粉紅月季花。稍干后以較濃洋紅枯筆復(fù)勾幾下,并稍勾花瓣的形狀和輪廓。花中心處較濃重,向外漸淡漸虛。在花瓣根部染些淡的黃綠色。
白月季花:小狼毫蘸五成淡墨勾花形,瓣形方折而硬(先生說:這是用王一亭法),干透后在瓣根處渲染淡赭石(先生說:這是用趙之謙法),再往瓣身方向抹些淡汁綠,瓣尖端染些白粉。
盛葉:大狼毫蘭竹筆蘸水,蘸花青,再蘸藤黃略調(diào)和,一筆畫于紙上;或蘸水后在廢宣紙上撇幾下,吸去一些水,再調(diào)色畫葉;或蘸淡墨,在廢宣紙上撇幾下,再蘸一些濃墨下筆。在廢宣紙上吸去多少水分,是掌握色或墨干濕程度的關(guān)鍵。
嫩葉:花青與多量藤黃調(diào)和以后,下筆。
勾葉筋:小狼毫蘸濃墨勾;或蘸濃墨后再蘸一些水,調(diào)幾下,勾葉筋?;蛘咝±呛琳荷罴t勾,或花青蘸少許墨勾。
極嫩葉:先蘸水,蘸藤黃與少許花青調(diào)幾下,再蘸一點洋紅下筆。
老干:用濃焦墨枯筆畫成,干透后潤些極淡墨或極淡赭,或極淡花青也可。濃墨點刺。
新干:花青蘸些藤黃畫,洋紅點刺。
極嫩干和嫩頭:藤黃帶些洋紅畫,洋紅點刺。
這些陸抑非的月季課徒稿,基本涵蓋了幾種適合入畫的月季畫法,無論是用色用墨,還是出枝規(guī)律上,都有著很強的借鑒意義,大家可以細(xì)細(xì)揣臨,多多練習(xí),一定會有所收獲。
|
|
|
來自: 新用戶8202528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