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子仁是誰?James Wan! 如果你之前不知道,那么從當下朋友圈、微博鋪天蓋地的對今年最后一部漫畫超英大片《海王》的各種推薦也會看見這個名字。 如果你愛看電影,尤其是喜歡恐怖電影,那么你對這個名字應該更不陌生了。 《電鋸驚魂》《死寂》《潛伏》《招魂》,這些大名鼎鼎的恐怖電影的導演,都是這個身高不到一米七的雙魚座男生,如今好萊塢的華人之光溫子仁。 而且從2004年開始在好萊塢做導演,幾乎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是以小博大的經(jīng)典之作。 對于鐘愛B級片的觀眾來說,溫子仁是不能放過的名字。 2004年的《電鋸驚魂》,影片拍攝僅用18天,成本120萬美元,卻收獲了1億多美元的票房收入。 《潛伏》,成本不到150萬刀,票房1.55億; 《招魂》,成本2000萬刀,在好萊塢依然屬于小成本之列,全球票房3.2億美元。 看到他吸金的能力,“環(huán)球”老板猛擲了2.5億美元讓他揮霍,光汽車就報廢了230輛,后來還遭遇了比預算更大的難題——男主角保羅·沃克不幸車禍身亡。 電影最后延期半年多拍攝上映, 片中找來了保羅·沃克的弟弟拍側面,片尾則增加了致敬保羅·沃克的鏡頭。 最后光中國的票房就達到了24億元。電影不僅在中國賺走了大把鈔票,送別保羅·沃克的片尾曲《See You Again》也賺足了觀眾的眼淚,成為那一年全球最火的歌曲。片內(nèi)片外火得一塌糊涂。 電影最終成為僅僅落后《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的影史票房第三名。 才41歲的年紀,目前已經(jīng)收獲25億美元的累計票房,有人預言他將是斯皮爾伯格和卡梅隆之后的最強的商業(yè)電影導演,好萊塢未來的娛樂之王。 當然民族主義者也不用熱血沸騰,創(chuàng)造如此輝煌業(yè)績,在西方人主導的好萊塢能占有一席之地的溫子仁,只不過身上流著華人的血,他7歲以前是馬來西亞人,7歲之后是澳洲人。 11月18日在中國做《海王》的全球首映禮,是溫子仁首次來到他祖先待過的國家。 但他與中國的緣分不僅僅在于他體內(nèi)有一部分的華人血脈,更直接體現(xiàn)在他上大學時的專業(yè)——中國民族劃分!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溫子仁在這所澳洲最著名的學府里獲得了學位,但他并沒有像他的師妹鐘欣潼、師弟吳尊那樣,走出校園很快成為明星。 在這所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位居全澳榜首的高等學府,溫子仁畢業(yè)就失了業(yè)。同他一起畢業(yè)就失業(yè)的還有一個叫雷·沃納爾的同學,是他的好哥們兒。 兩人走到一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都超級喜歡看恐怖片。而且不僅喜歡看,雷·沃納爾更鐘意寫劇本,溫子仁則愿意將想法化為現(xiàn)實。 早在2000年,兩人就鼓搗出一部72分鐘片長的電影《暗夜》,雷·沃納爾還在片中飾演了一個角色,這是兩人合作的開始,雖然有點現(xiàn)在網(wǎng)大的感覺,但是片子獲得了澳洲一個地下電影節(jié)的獎項,給了二人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信心。 雷·沃納爾后來在一家電視臺找到了工作,據(jù)傳他因為懷疑自己得了腦癌,因此在醫(yī)院待了很久,直到他認定自己應該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些更有意義的事,于是拿起筆來開始創(chuàng)作恐怖故事。《電鋸驚魂》的初創(chuàng)就是這么來的。 而14歲喪父后一直有著童年陰影的溫子仁經(jīng)常用小時候的噩夢來安排恐怖元素,并善于整合故事結構以及設計驚悚的鏡頭。 兩人用湊來的錢拍了一部9分鐘的樣片《電鋸驚魂》,然后到處去找投資。結果一向以低成本電影為發(fā)展路線的獅門影業(yè)高層慧眼識珠,雙方一拍即合。 盡管限于預算,影片拍攝簡單,道具粗陋,演員甚至都沒有經(jīng)過彩排,雷·沃納爾不僅是編劇,還是電影的主演,溫子仁也集編劇與導演于一身,但在《月光光心慌慌》和《驚聲尖叫》系列后,市場上對恐怖片已經(jīng)審美疲勞,而且很久不見值得一看的B級片的大環(huán)境下,《電鋸驚魂》用非同尋常的創(chuàng)意制作,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設計,以及人性黑暗面血淋淋的白描,在萬圣節(jié)的電影市場上一炮而紅。 從2004年到2010年,獅門影業(yè)一連7集的《電鋸驚魂》系列成為每年的萬圣節(jié)檔期現(xiàn)象,雖然溫子仁在第一集之后就沒有做續(xù)集的導演,但作為編劇或制片,基本上涉獵了每一集的制作。 這一七集的長篇系列最終在2010年獲得了吉尼斯官方認證的“影史最成功恐怖片系列”,劇中的靈魂人物豎鋸親自領取了認證書。 這堪稱恐怖史詩的電影系列甚至形成了專屬的恐怖文化,不僅在全球興建了多座電鋸文化的鬼屋、主題公園,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影迷和游客。 2014年,《電鋸驚魂》甚至在萬圣節(jié)前夕在北美重映一周,以紀念上映10周年,這在恐怖片的歷史上尚不多見。 這一切肇始者的溫子仁功不可沒,不僅由此成為獅門的賺錢機器,也獲封影迷口中的“電鋸之父”。 之后更是憑借影迷中高口碑、市場上高票房的《潛伏》和《招魂》系列,溫子仁成為新世紀以來最成功的恐怖片之王。
溫子仁執(zhí)導的《潛伏》(又名《陰兒房》)和《招魂》 溫子仁的電影不是只有B級片標配的血漿和殘肢帶來的觀感刺激下的票房,還有幾乎穩(wěn)穩(wěn)的口碑。 無論是《電鋸驚魂》還是《招魂》等,片中的恐怖元素對于觀眾來說并不陌生,但是能讓老司機們都心滿意足的當然是溫子仁的表現(xiàn)方式更為出色。 溫子仁曾經(jīng)說過,他很善于設計恐怖氣氛,他拍恐怖片的原則首先就是要嚇到自己。 同時在他不導演時,也會當任編劇或制片的恐怖片,依然是市場上的寵兒。 不肖說老搭檔雷·沃納爾,連他的攝影師約翰·R·萊昂耐迪也拍出了《招魂》衍生電影《安娜貝爾》,他的編劇大衛(wèi)·萊斯利·約翰遜則拍攝了另一部衍生電影《修女》。
這些打著溫子仁旗號的恐怖片雖然口碑距離溫子仁制作欠缺不少火候,但依然在市場上大行其道,賺得盆滿缽滿。 最令影迷感興趣的是,在當下DC世界、漫威宇宙體系盛行,溫子仁親口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會打通自己以及團隊制作的恐怖片中的世界觀和劇情,打造一個恐怖宇宙體系。 說起來就令人“神往”。 當然如果只會制作恐怖片的B級制作,那么溫子仁并不足以晉身好萊塢一線導演行列。 2013年,在“速激”系列締造者另一華裔導演林詣彬推掉第七集的導筒后,環(huán)球老板欽定了溫子仁。
習慣小成本制作的溫子仁面對的是一部投資就超過他之前電影票房的A級制作和周遭的一片質(zhì)疑。 尤其是當電影拍攝到一多半的時候,男主之一的保羅·沃克在洛杉磯街頭駕駛保時捷超跑超速肇事身亡,溫子仁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但James Wan重新修改劇本,設計劇情,重新拍攝,只比原定計劃晚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在全球影迷都關心的保羅·沃克戲份中,溫子仁用一場完美的“Paul告別秀”詮釋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票房狂收之余,也證明了自己“可不是只會拍恐怖片?!?/span> 如今溫子仁已經(jīng)成為好萊塢當仁不讓的一線導演,各大片商眼中的搖錢樹。2016年,在被漫威打得摸不著方向的DC,請來了溫子仁拍攝《海王》。
這是DC拯救自己意圖翻身的最后一張王牌。 12月7日,《海王》在當前全球第二大票倉的中國領先北美2周時間上映!影迷笑稱終于可以給老美劇透了。 溫子仁會贏嗎?
首映日豆瓣上8.3分的評價似乎說明了口碑已經(jīng)不成問題。 “海底阿凡達,水下潘多拉”的贊譽已經(jīng)在票房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海王》雖為商業(yè)動作片,但拍攝中依然融入了溫子仁的個人風格。 開篇不久妮可飾演的亞特蘭蒂斯女王和追兵在房間里激斗的“旋轉鏡頭”,整個鏡頭突然360度旋轉,營造出一種快速運動帶來的眩暈感,這就是明顯的溫式風格。 這種“旋轉鏡頭”最早在《電鋸驚魂1》的影片開頭就被使用過,《招魂2》中溫子仁再次使用,到了大制作《速激7》中,James又一次拿出招牌式拍攝,而且依然開篇就讓巨石強森與杰森·斯坦森對打時使用上。
強森與杰森·斯坦森對打時的旋轉鏡頭 可是主題曲一直沒放出來是怎么回事?直到字幕放出來觀眾才發(fā)現(xiàn),《海王》的片尾曲《Everything I need》竟然如此動聽。 可是兩屆格萊美得主、和霉霉一樣條靚盤順的Skylar Grey演唱的這首歌,竟然沒有隨著電影一起上線!
Skylar Grey可是唱過《速7》插曲《I will return》的,中國觀眾并不陌生?。?/span> 這不能不說是片方的失誤。要知道當年一曲《See you again》助推了多少《速7》的票房啊。 要想趕超老對手漫威,一點失誤都不能有。 何況在《海王》中國首映的當日,老對手漫威也發(fā)招了。 《復聯(lián)4》的第一支預告片火熱上線,盡管成片要明年五一才上,但這已經(jīng)令無數(shù)漫威迷興奮不已,熱搜榜上分分鐘超越把自己當作加藤鷹的豆導鈕承澤,直逼《海王》! 對于很多從《電鋸驚魂》開始被一路圈粉的影迷來說,溫子仁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不容錯過的。 溫子仁已不止一次的被影迷稱為這個時代的希區(qū)柯克。 雖沒有一些人吹得那么高,但James Wan的電影確實足夠精彩,距離大師還有多遠可以用《海王》來丈量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