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里,很多人的手上突然冒出了一些米粒大小、透明的“小水泡”。而且反反復復的出現(xiàn),這種水泡比較密集,而且比較小,還特別癢,總想用手去抓,一抓還會起泡,伴隨著脫皮,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這時候您就要小心了,您可能是得了“汗皰疹”! 手上一旦出現(xiàn)“小水泡”,還發(fā)癢!提醒:是身體發(fā)出“求救”信號 按中醫(yī)所講:突發(fā)汗皰疹的主要根源,多是由于體內濕氣過重導致的,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上火,而要想消除汗皰疹,祛濕才是關鍵。 求救”信號:體內濕氣過重! 古人說濕是百病之源頭。 夏季熱而多雨,濕氣較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濕邪傷人有內外之分,外濕多由氣候潮濕,坐臥濕地而致?。粌葷穸嘁蛳彩忱滹?,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損傷人體陽氣所致。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困倦、身體四支沉重、沒有食欲、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xiàn)腸胃炎現(xiàn)象,口腔癥狀比較明顯,舌苔白厚。 為什么夏天會體內濕毒過重呢?除了環(huán)境濕熱,還有飲食方面。 夏天常常會控制不住自己,吃冰激凌冰西瓜冰可樂,一不小心就吃了太多寒涼食物;或者過食肥甘厚味,大晚上擼串、燒烤、小啤酒等等,都會使得濕熱內蘊,損傷脾胃;另外,天氣炎熱,心情煩悶、暴躁或者思慮過度,也會勞傷心脾。 脾失健運,運化失常,濕熱內聚,同時又受到暑濕的侵擾,內外合邪,不能疏泄于外,就只能熏蒸肌膚。發(fā)在身上就是我們常說的“濕疹”,發(fā)在手指腳趾上,就是“汗皰疹”了。 雖然看著汗皰疹是手上的毛病,但是歸結下來還是脾胃運化失常啊。 強健脾胃就是根本。要想脾胃好,就必須先祛濕。 老中醫(yī)推薦“祛濕小金方”,主要的材料和功效如下: 1、赤小豆:性平,通腸潤便、解毒消腫; 2、薏苡仁:性甘淡,健脾利濕,清熱排膿; 3、紅豆:性平,利尿消腫,養(yǎng)心補血 ; 4、梔子:寒性,消腫護肝、利膽止血。 5、甘草:性溫,養(yǎng)胃健脾,護肝補腦; 祛濕小經方原料:紅豆、赤小豆、甘草、薏苡仁、菊花、梔子、芡實、茯苓8種食材,科學配比,配成茶包,燒開水后沖泡5分鐘,祛濕消腫,還你一身輕松。 同時,夏天不要過度依賴空調,一直呆在空調房里,要多運動運動,給身體一些出汗的機會。 切記:當手部出現(xiàn)小水泡時,一定不要著急的去將其挑破。如果感到瘙癢,不要過于用力的搔抓,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可以涂家中的 御惠堂止癢修復膏來止癢消疹,溫和無刺激,清涼舒適快速止癢,一般3天左右可有效消疹修復受損肌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