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熱涼血藥大多是苦寒的,有的藥物還可能有咸味,咸入血,清熱涼血藥的歸經,主要是心肝兩經,配伍方面,營分注意配伍清熱解毒、清熱瀉火,血分注意配伍活血化瘀和止血的藥,但是都要還要配伍養(yǎng)陰的藥。 清熱涼血藥的性能特點,當然苦寒,這個是共通的,那么除了苦味,這一類的藥物有的有甘味。為什么有甘味呢?因為能夠養(yǎng)陰生津,這個和清熱瀉火藥的有甘味是一樣的。加上本身這一類的藥有的藥有一定的甜味,比如生地黃,有一點甜味的,另外有的藥物有咸味,為什么有咸呢?就是我講五味的時候,因為五味理論不能夠反映更多的藥物功效的性質和特征,后人試圖擴大五味理論每一種味所代表的藥物的作用的性質特征,比如說就加入了咸入血、咸入腎,那么這里是作用于血分的,所以有的藥有的就加入咸味,或者把咸味保留下來?!跋倘胙保瑏碓从谖逍?,咸是水的味,那么營血呢?那么它主要是在心,是屬火的,有一個水能克火,那么也是保留咸味的。 這一類藥物的歸經,主要是心肝兩經,這是根據中醫(yī)的臟象學說,心主血脈,那么熱入營血,肯定是與心主血脈有關的一些病理改變。肝是藏血的,尤其是出血,認為是肝不藏血。所以今后我們對凡是藥物與血分有關系的一些功效,包括了涼血、活血、止血、補血,基本上它都可歸心肝經,這個是個規(guī)律。所以這一類的藥物,主要的歸經就是心肝兩經。如果它兼有其它的功效,可能還有其它的歸經,但最基本的、最共通的都有這兩經。 那么在這個配伍,如果這一類的藥,是用于營分的階段,注意配伍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另外用于血分呢,注意配伍活血化瘀和止血的藥,但是都要還要配伍養(yǎng)陰的藥。如果用于內科雜病當中的血熱妄行,這一類藥多數(shù)是沒有直接的止血作用,它只能夠針對血熱妄行的病因,它是一個間接的可以緩解出血的這種勢頭。只有少部分的清熱涼血藥又是止血藥。所以在用于血熱妄行的時候,往往要配伍止血藥,這一類的藥,有的比較滋膩,所以胃腸不好的,在使用的時候量不要大,或者可以配伍一些健胃的藥,避免它產生這方面的不良反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