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地芝丸別名地芝丸(《東垣試效方》卷五)。 處方生地黃240克 天門冬240克(去心)菊花120克 枳殼(去瓤,麩炒)120克 制法上為細末,用酒、蜜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肝,明目黑發(fā)。治目不能遠視,或亦妨近視,頭發(fā)早白。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漸加至40~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晚飯前再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地芝丸《東垣試效方》卷五:地芝丸別名萬壽地芝丸、地黃丸 處方生地黃(焙干)4兩,天門冬(去心)4兩,枳殼(去瓤,麩炒)2兩,甘菊花(去枝)2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顏色,利血氣,調(diào)百節(jié),黑發(fā)堅齒,逐風散氣,愈百疾。大除風熱。主目不能遠視,能近視,或亦妨近視,及大癘風成癩。 用法用量萬壽地芝丸(《御藥院方》卷六)、地黃丸(《脈因證治》卷下)。《此事難知》本方用法:如能飲食,茶清湯下;不能飲食,溫酒下。 各家論述1.《醫(yī)方集解》:此足少陰藥也。生地涼血生血,天冬潤肺滋腎,積殼寬腸去滯,甘菊降火除風。 2.《成方便讀》:王海藏云:目能遠視,責其有火,不能近視,責其無水,法當補腎。夫火之力剛,故能遠照,水之力柔,故能近視。人之一身百病千端,亦不過一陰陽水火而巳。然腎為主水之臟,肺為生水之源,故以生地大補腎水,天冬潤養(yǎng)肺金,使之金水相生,則肝得所養(yǎng);菊花得金水之精,專入肝經(jīng),能祛風于外;枳殼具苦降之性,單行氣分,為破滯之需。庶幾風盡去而滯無留,則補藥得力而病易愈耳。用茶者,欲火熱之下降;用酒者,欲藥力之上行也。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五 《醫(yī)學集成》卷二:地芝丸處方生地4兩,熟地4兩,天冬3兩,麥冬3兩,枸杞3兩,棗皮3兩,當歸1兩,知母7錢,膽草2錢。 功能主治瞳人枯小。 用法用量蜜為丸服。 摘錄《醫(yī)學集成》卷二 |
|
|
來自: 晝?nèi)苟?05 > 《中醫(yī)精華{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