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律成1914年出生于朝鮮(現(xiàn)韓國)全羅南道光州。小時候被發(fā)現(xiàn)有音樂天賦后開始學習小提琴。1919年光州爆發(fā)了反對日本殖民統(tǒng)治的“三一運動”。在父親和兄長的愛國主義思想的影響下,產生了濃烈的抗日情懷。 1933年隨著一批進步的朝鮮青年來到中國,進入朝鮮在華抗日團體開辦的南京“朝鮮革命干部學校”學習,并參加朝鮮革命組織“義烈團”、“朝鮮民族解放同盟”等抗日組織。 1936年經羅青介紹加入抗日救亡組織”五月文藝社“,并任理事。同期譜寫了自己的處女作《五月之歌》。 1937年“七七事變”后,結識了冼星海,并與其長期合作,出電影歌曲、灌制唱片。同年10月懷著滿腔熱情奔赴延安,先后進入陜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 1938年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音樂指導、魯迅藝術學院聲樂教員。隨后鄭律成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延安頌》《延水謠》《保衛(wèi)大武漢》《生產謠》《寄語阿郎》《十月革命進行曲》《八路軍進行曲》等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