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稱為“千湖沙漠”的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巴西的馬拉尼奧州,是巴西最大規(guī)模的岸邊沙丘帶,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巴西政府1981年就在這里建立了拉克伊斯·馬拉赫塞斯國家公園,所以來這里游玩是全天開放且免門票的。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的美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從海岸一直向內(nèi)陸延伸達50公里的沙丘如同潔白的床單,這也是其葡萄牙語“Lencois”的得名由來;而且潔白的沙丘間分布著數(shù)以千計的“湖泊”,在藍天白云的映照下更顯語言難以形容的美。 巴西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熱帶雨林氣候邊緣 那么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是氣候上,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位于赤道低壓帶的邊緣,臨近“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使得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年降水量高達1600毫升,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比廣州的年降水量都高。充足的降水為沙漠中“湖泊”的出現(xiàn)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常年受信風帶吹拂 然后在大氣環(huán)流方面,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大致位于南緯2-5度,除了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之外,還受到信風帶,來自大西洋的東南信風和東北信風的影響,在常年的偏東風吹拂下將攜帶海沙吹向內(nèi)陸,促使沙灘大肆擴張,形成了往內(nèi)陸延伸50公里的白色沙漠。目前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還以每年20厘米的速度往內(nèi)陸蔓延。 北赤道暖流裹挾海沙補給 再者下墊面方面,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瀕臨大西洋,北側(cè)有世界入海徑流量第一的亞馬遜河,南側(cè)也是眾多河流的入海口,河流將泥沙攜帶至入??诔练e下來,待旱季時入??诟浇幌陆?,蒸發(fā)強烈,入海泥沙變干燥后,經(jīng)由信風攜帶,日積月累終成沙漠。(注: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以南200公里即是熱帶草原氣候區(qū)) 純白中斑駁的“綠點”就是數(shù)以千計的“湖泊” 最后洋流及地形方面,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恰好位于南美洲大陸凸起處西北側(cè)附近,赤道暖流經(jīng)陸地阻擋,分為南北赤道暖流北上,在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附近流經(jīng)的是北赤道暖流,將拉克伊斯沙漠南部熱帶草原氣候區(qū)的入海河流的泥沙攜帶到此,為信風發(fā)揮裹挾效應提供了物質(zhì)上的便利。 在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湖泊”里游泳,一掃炎熱 在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被信風和洋流塑造成的新月型沙丘可達40米之高。集中在每年1—6月的降水會填滿沙丘之間的谷地,7—9月便會營造出數(shù)以千計的“湖泊”,有些“湖泊”能達到90米長、3米深。當水量充盈,這些湖泊之間就會被連通,魚類、海龜便可以從一個水域遷徙到另一個水域中去。當然雨季過后,由于熱帶蒸發(fā)強烈,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里的湖泊多數(shù)屬于“咸水湖”,很多小的湖泊,經(jīng)過兩三個月就會消失,屆時沙漠又將重新成為一片干旱之地。這可能也是植物難以生長的原因吧。 夕陽西下的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 當然旱季的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也并不會都是不毛之地,也有“綠洲”分布,其中最大最著名的就是藍湖了。藍湖是這些季節(jié)性湖泊中水量最穩(wěn)定的,即便在旱季也不會消失,藍湖岸邊有紅樹林,是水鳥的棲息地,水里也有魚、螃蟹、蛤蜊等水生動物。簡單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似乎在宣示著大自然的神奇。拉克依斯·馬拉赫塞斯沙漠由此也摘得了世界上湖泊最多的沙漠的桂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