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就是洗碗如果洗碗時,我們只想著接下來要喝的那一杯茶,并因此急急忙忙地把碗洗完,就好像它們很令人厭惡似的,那么我們就不是為了洗碗而洗碗。更進一步來說,洗碗時我們并沒有活在當(dāng)下。事實上,我們站在洗碗池邊,完全體會不到生命的奇跡。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很可能我們也不懂得喝茶:喝茶時,我們會只想著其他事,幾乎覺察不到自己手中的這杯茶。就這樣,我們被未來吸走了——無法實實在在地活著,甚至連一分鐘都做不到。 吃橘子一個橘子有很多瓣。如果你懂得好好吃哪怕是一瓣,你大概會懂得好好地吃整個橘子。但是,如果你連其中的一瓣都不會吃,那么你是不懂得吃橘子的。吉姆明白這個道理,他慢慢把手松下來,專注地吃那一瓣已經(jīng)含在嘴里的橘子。他仔細地咀嚼,然后吞下去,接著才再掰一瓣。 日常的正念偈語清晨醒來,“睡眠始寤,當(dāng)愿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 洗手時,“以手盥掌,當(dāng)愿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正念經(jīng)》說:“行走時,修行者應(yīng)當(dāng)覺知到他正在行走;坐下時,修行者應(yīng)當(dāng)覺知到他正在坐下;躺下時,修行者應(yīng)當(dāng)覺知到他正在躺下……無論身體是何種姿勢,修行者都應(yīng)當(dāng)對此有所覺知。如此修習(xí),修行者才能觀照內(nèi)身,直入正念,安住其中……” 我們應(yīng)當(dāng)覺知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念想與感受,覺知與我們相關(guān)的一切。 如何度過正念日今天是你的。記住這一點,也許你會感覺到唇邊的一抹微笑,這笑容使你確信自己完全安住在正念中,并且能滋養(yǎng)出更圓滿的正念。還躺在床上時,慢慢隨順你的呼吸——緩慢、綿長且有意識地呼吸。然后慢慢地起床(不是像平時那樣一下子躍起來),借由每一個動作來滋養(yǎng)正念。起床后,刷牙、洗臉,平靜而放松地做所有早上的事情,在正念中完成每一個動作。隨順你的呼吸,看好它,不讓心念渙散。平靜地做每一個動作。用安靜、綿長的呼吸來測量你的腳步,保持淡淡的微笑。 至少花半小時洗澡,在正念中慢慢地洗。洗完的那一刻,你會感到輕松且煥然一新。洗完澡,你可以做做家事,例如洗碗、打掃、擦桌子、拖廚房地板、或整理書架上的書。不論做哪一樣,輕松從容地做,安住正念中。不要為了趕任務(wù)做事。要下定決心以放松的狀態(tài),全神貫注地做每一項工作。享受你的工作,與它合一。如果做不到這些,正念日將毫無意義。如果你在正念中做每件事,就不會再覺得工作令人頭疼。就好像禪師們,無論在做什么,舉手投足,都會不慌不忙,非常沉穩(wěn),沒有絲毫勉強。 午飯時間,為自己好好準備一頓飯。在正念中煮飯、洗碗。早上清理房間后,下午做完園藝或者看過云、采完花后,在正念中沏上一壺茶,坐下來好好品嘗。給自己充裕的時間去做這些事。喝茶時,不要像那些在工作間歇囫圇咽下咖啡的人一樣,要不疾不徐、虔敬地喝,就好像它是地球繞著旋轉(zhuǎn)的中軸,和緩地、平穩(wěn)地朝著未來行進,而不是匆匆忙忙地奔去。過好真實的這一刻。這一刻,就是生活本身。不要做未來的俘虜,不要煩惱你未來要做的那些事,不要想著開始或擺脫什么,不要想著“離開”當(dāng)下。 晚上,你可以誦經(jīng)并抄下幾段經(jīng)文,可以寫信給朋友,或是在這周的日常事務(wù)之外做其他你喜歡做的事。但是不論你做什么,都要保持正念。晚餐只吃一點就好,這樣在十點或十一點坐禪時,空腹會讓你坐得輕松一些。坐禪后,你可以在晚間清爽的空氣中閑適地散步,在正念中隨順呼吸,用腳步測量你呼吸的長度。最后,回到房間,在正念中入睡。 ——摘自《正念的奇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