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1年8月23日,民國各地報紙刊登一條爆炸性的新聞——溥儀的“舒妃”文繡正式向天津地方法院對溥儀提出起訴,要求離婚,其中一條重要原因是:“進宮十年,未承一幸”。 換言之,文繡嫁給溥儀之后兩人就沒有發(fā)生過一次夫妻之間的親密接觸。 溥儀看到新聞,羞愧難當(dāng),當(dāng)記者問他感受的時候,他表面非常平靜,但心里說道: 這有啥好奇怪的,我們愛新覺羅家族這方面有問題是公開秘密,到我為止,已經(jīng)三代無后了。 溥儀說的三代,就是同治皇帝、光緒皇帝,加上溥儀自己,剛好三代。 中國封建王朝的皇帝都是開國皇帝非常彪悍,無所不能,接下來都是黃鼠狼下老鼠,一窩不如一窩,老虎變成病貓,一個個贏弱得像豆芽一樣。  從迷信上說,那是天意,是老天要他絕后的。 如果一代一代皇帝都生猛無比,生龍活虎,那江山豈不是要千秋萬代,別人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顯得太不公平了. 上天要滅一個朝代,先要讓其絕后,至少從宋朝開始是這樣的。 宋朝有16個皇帝竟然有6個絕后,超過了三分之一! 明朝有16位皇帝,竟然有10位皇帝絕后,超過二分之一! 看到有人把清朝皇帝無后的原因,歸結(jié)于近親結(jié)婚,顯得幼稚可笑。 努爾哈赤生了16個兒子,皇太極11個,順治死早,還生了6個,乾隆生了17個。 清朝如果有近親結(jié)婚,肯定不會是從咸豐開始的。為什么康熙之前的皇帝,一個龍精虎猛,生育能力爆棚,從咸豐(2個兒子)就蔫了?同治之后干脆交了白卷,一個也沒有? 再說,清朝皇帝基本沒有近親結(jié)婚,即使小叔子娶嫂子,哥哥娶兄弟媳婦,叔叔娶侄媳婦,那叫亂倫,不叫近親結(jié)婚。 即使近親結(jié)婚,只能導(dǎo)致后代智障、畸形和心臟病、失聰、甚至失明等,根本不影響生育率。 可見,近親結(jié)婚導(dǎo)致清朝皇帝絕后,就是無稽之談。 明朝和宋朝沒有近親結(jié)婚的習(xí)慣,不照樣絕后? 清末三代皇帝連續(xù)絕后,只能說芝麻掉進針眼里,巧了。 太多的巧合都讓大清遇到了,只能說天要絕清。 同治皇帝婚姻不幸福,光緒皇帝沒有陽剛之氣,溥儀是毀在了宮女和太監(jiān)手里。 不過,太多的巧合到一起,從科學(xué)方面講,就顯得不尋常。 究其原因,清朝皇帝斷后,深層次的原因主要是后妃爭寵、壓力山大和宮女搗蛋。 宮廷斗爭 一部中國古代史,就是一部宮斗史。 皇帝有三宮六院,三千佳麗,一個人全天候工作也應(yīng)付不過來,有的一輩子都沒有被臨幸過一次。  那些得寵的后妃,也不是高枕無憂了,皇帝的臉說變就變。 要想長期得寵,最好的辦法是給皇上生一個大胖小子。 不信你看看那些宮斗劇,如《美人心計》、《甄嬛傳》、《金枝欲孽》、《宮心計》和《步步驚心》里面的后妃爭寵,基本上是圍繞兒子展開。 一是努力生,二是努力不讓別人生。  電視劇《清平樂》中,徐宮女懷上了皇帝的龍種,因為自己沒有名分,就決定生下來之后,說是張貴妃生的,以幫助張貴妃戰(zhàn)勝曹皇后,成為六宮之首。太監(jiān)對曹皇后忠心耿耿,得知這一內(nèi)幕后,將搞掉徐宮女肚里的孩子,當(dāng)作自己的首要任務(wù)。 可是一不小心,用藥超劑量了,把胎兒連同孕婦徐宮女都給弄死了。 《清平樂》是電視劇,說的是宋仁宗時期的事,里面的情節(jié)是虛構(gòu)的。但是類似的歷史,在宋朝曾經(jīng)上演過。 宋真宗四十多歲的時候,依然顆粒無收,因此心急如焚。 不過似乎原因不在他,在他最寵愛的劉妃。  劉妃知道自己鹽堿地土質(zhì)之后就讓身邊的一名李姓宮女去宋真宗那里逗留了幾夜,結(jié)果真的懷上龍種。 于是劉妃就順理成章成為孩子生母,這個孩子就是日后的宋仁宗趙禎。 而李氏則一直留在劉妃(后來的劉太后)身邊,且逐步被冊封至宸妃。李氏死后,劉太后以皇后規(guī)格將她下葬。 后宮爭寵黑手伸向無辜的胎兒和嬰兒的事,在歷史上屢屢發(fā)生、屢見不鮮。  西漢漢成帝劉驁寵愛的皇后趙飛燕和妹妹趙昭儀霸占后宮十?dāng)?shù)年,但都沒有為皇帝傳宗接代。 于是姊妹倆發(fā)誓,我們不能生,別人也不能為皇帝生。 她們聯(lián)手把后宮所有的新生兒做掉,導(dǎo)致成帝絕后。 綜上所述,戧害嬰兒,已經(jīng)成為皇宮里后妃爭寵的一種手段。 到了清朝,后妃斗爭依舊激烈,皇子依舊是后妃手里的籌碼。 本來女真人是馬背上的民族,清朝皇帝后妃多,繁殖能力超強,即使到了道光皇帝這一代,他還生了9個皇子,7個皇子長大成人。 可是,到兒子愛新覺羅·奕詝(咸豐皇帝)這里就出了故障,只有兩個兒子,主要原因是咸豐皇帝本身是早產(chǎn)兒,先天不足。 當(dāng)時咸豐兩個妃子全貴妃和祥妃同時懷孕,如果都是男孩,誰先降生,未來誰就很可能是太子,進而成為未來的大清國領(lǐng)導(dǎo)人。 結(jié)果,全貴妃一狠心吃了催生藥,趕在祥妃之前生下了皇四子奕詝(前面三個皇子夭折)。 祥妃沒有斗爭經(jīng)驗,皇五子奕誴比哥哥奕詝出生晚了六天,與皇帝之位失之交臂。  但是,奕誴身體倍棒,活到68歲,生了5個兒子。 咸豐則像個病秧子、弱不禁風(fēng),30歲就掛了,只生了兩個兒子。 明朝以前醫(yī)學(xué)不發(fā)達,到了清末時,西方很多東西都流傳到中國,打胎技術(shù)更先進,可以做到悄無聲息,甚至可以做到讓后妃根本就懷不上孩子。 比如同治皇帝后妃之間就有矛盾,一個是慈安推薦的崇綺之女阿魯特氏,一個是同治生母慈禧推薦的富察氏。慈禧和慈安都希望自己看好的人成為皇后。 結(jié)果,崇綺女阿魯特氏冊立為皇后,鳳女富察氏冊立為慧妃。 在此之后,慈禧仍然希望兒子親近慧妃,疏遠皇后。在此期間,后妃會不會明爭暗斗,做掉了對方的胎兒?  到了光緒皇帝的時候,慈禧推薦了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當(dāng)了皇后,但是光緒卻對珍妃情有獨鐘,對又丑又有心計的皇后冷若冰霜。 在此情況下,陰險毒辣的隆?;屎髸粫闹凶鍪帜_?也未可知。 因為珍妃生了皇子之后,皇后的地位就岌岌可危。 壓力太大 同治皇帝跟自己喜歡的皇后接近,老媽慈禧不高興,對老媽喜歡的妃子,自己又不感興趣。 如此一來,心里就會有很大壓力。壓力一大,就會得不孕不育癥。 同治對母親干涉自己的私生活不滿,心情壓抑,22歲就與世長辭,生孩子的事,想都別想。  到了光緒的時候,壓力更大,上一個皇帝就沒有兒子,我要是再沒有兒子,大清要再次絕后,姨媽慈禧不會給我好臉色。 慈禧老佛爺同樣擔(dān)心這個問題,對光緒以及他的后妃都寄予厚望,不厭其煩交代他們,要努力工作,為大清造人。 現(xiàn)代醫(yī)生治療不孕不育癥的時候,也會進行心理疏導(dǎo),這說明壓力大也是不孕不育癥的元兇。 宮女因素 皇宮里數(shù)千宮女,個個青春年少;她們需要愛情,如饑似渴。 可是皇宮里只有皇帝一個雄性動物,大家就會打皇帝主意。 正常朝代,皇帝長大后才會發(fā)生此類事。 但是溥儀當(dāng)皇帝的時候,大清內(nèi)憂外患、風(fēng)雨飄搖,很快清朝就被掃進了歷史,進入到民國時代。少年溥儀雖然仍居住在皇宮里面,太監(jiān)宮女卻已經(jīng)不拿他當(dāng)成高高在上的皇帝,宮廷內(nèi)部管理也比較混亂,貴重物品總是失竊,太監(jiān)宮女值班的時候也不會認真,為了讓他“長眠”不醒,大家省事,在太監(jiān)的慫恿下,有宮女的“魔爪”就總是伸向了可憐的小溥儀。 當(dāng)溥儀結(jié)婚時,身體已經(jīng)垮掉,面對傾國傾城的皇后婉容和貌美如花的皇妃文繡卻只能望洋興嘆。  最后文繡受不了這種非人的生活,起訴離婚,婉容則跟溥儀的兩個衛(wèi)士接觸,還懷了孩子。 嬰兒呱呱墜地,溥儀沒有當(dāng)?shù)南矏?,反而暴跳如雷,將嬰兒害死?/span> 婉容也因此成為瘋子,靠抽大煙打發(fā)日子。 皇帝一代不如一代,也是自然規(guī)律,無法抗拒,清朝最后三代皇帝絕后,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 
|  | 
來自: 歷來現(xiàn)實 >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