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重聲明:本視頻筆記來源于飛書妙記AI智能語音轉寫結果,文字內(nèi)容僅供參考,限于篇幅僅提供前10分鐘內(nèi)容和前10張PPT截圖,視頻版權歸屬原始作者所有。 本文為公益分享,不得用于任何商業(yè)目的! 如需完整版視頻筆記,請點擊“閱讀原文” 筆記重點 說話人 1 00:01 好,老師們好,這一講的題目是閱讀寫作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我們這一次國家級培訓安排的單元的說課,有這么三類,一類就是閱讀寫作類。這一類單元是活動的一單元,還有一類是整本書閱讀這一類的單元。那么這個閱讀寫作類單元可能更多地涉及到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的單元,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學習任務群的單元,還有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相關單元。那么今天這一講,閱讀寫作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我想主要以必修下冊。 說話人 1 00:55 第三,單元是一個知識類讀物的單元,歸屬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寫作任務群,以它為例來談一談閱讀寫作類單元,如何來進行整體教學設計?但同時,我也想,以必修上冊思辨性閱讀表達的一個相關單元,還有文學閱讀與寫作的相關一個單元,也以這兩個單元為例,結合著來談一談怎么樣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也就是說,雖然是以實用性閱讀與交流的必修下冊第三單元為例,但同時,也以其他兩個相關的單元,作為一個輔助的例子進行相關的闡釋。 說話人 1 01:51 好,第一部分內(nèi)容,大單元學習設計與學科大觀念。那么提到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什么是整體教學設計呢?我們很自然的就會想到,近一兩年,談的比較熱的大單元學習設計。大單元學習設計和我們所說的所提倡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基本上是相通的一個概念,我們大家都了解。隨著 2017 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單元學習越來越多的對我們的語文老師所了解。那么它與之前的單元教學相比,更加強調(diào)基于單元的課程開發(fā),更加注重學習方案的設計。 說話人 1 02:52 華東師范大學崔云火老師,她認為,大單元,也就是說這里所說的大單元是一種學習單位,一個單元就是一個學習事件,一個完整的學習故事。因此,一個單元就是一個微課程。他這句話說的比較形象,事件,學習故事,微課程我們語文老師都清楚。我們比如說小說有故事,有事件有情節(jié),那么他也強調(diào),這個單元,你課與課之間,課文與課文之間,學習資源與學習資源之間,包括我們的學習任務、學習項目,他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聯(lián),是不是構成一個整體性的學習實踐,有起承轉合類似于小說這樣的一個故事情節(jié),有起有開端,有發(fā)展,有高潮,有結局。 說話人 1 03:50 當然和文學故事畢竟不是一回事,但是拿來做一個比方,讓我們來知道單元整體教學或者大單元,它一定是從單元這個角度來考量的話,是一個整體性的學習事件。一個整體性的學習故事,而不應該是割裂的。因此就是一個微課程。崔老師接著說,現(xiàn)有教科書中的單元,譬如語文教材中,一個單元通常是一個主題下的幾篇課文。如果這幾篇課文沒有一個完整的大任務驅(qū)動,沒能組織成一個圍繞目標內(nèi)容實施與評價的完整的學習事件。那它就不是我們所講的單元概念。確切地說,只是內(nèi)容單位,而不是學習單位。我稍微再點解釋一下,崔老師,她說那是內(nèi)容單元,而不是學習單位。為什么這樣來說,我想想,它是不是這樣來,表達這樣一層意思。 說話人 1 04:57 現(xiàn)有的教材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個單元的框架,但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學習單位,還要去我們?nèi)ラ_發(fā),還要靠我們?nèi)ラ_發(fā),去開發(fā)成一個大單元的學習設計。僅僅靠一個人文主題,把幾篇課文相關項,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幾篇課文組織起來,連綴起來。那么就是一個學習單元嗎?就是一個大單元,就是單元整體教學嗎?顯然還不是,那還是一個比較初步的、比較初級的內(nèi)容單位,而不是一個學習單位,還一定要去靠大觀念,靠大任務,靠打情境,去進行一個整體的教學設計,去統(tǒng)帥學習資源,學習內(nèi)容,學習任務學習項目。 說話人 1 05:52 那么我們平時可能大家聽一些講座,說到大單元,一般是說打人大情境大概念靠這一些去統(tǒng)領設計大單元。我個人更看重大觀,不是說大任務不重要,大情境不重要,也挺重要。但如果一個大單元的學習設計,首先沒有去提取,確定很重要的大觀念的話,那么可能就很容易變成一個為任務,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的一個泛化的語文學習,或者說這樣的一個學習項目,一個學習單元。因此,基于新課程標準和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的大單元設計,凸顯課程視角和學習維度,是以語文學科、大觀念為統(tǒng)領的核心素養(yǎng)為取向的單元整體教學。 說話人 1 06:59 我接下來的講座,可能更多的聚焦于大觀念。那什么是大觀念呢?按照國外的一個學者,教育學者艾利克森的觀點,論述的針對性是一個重要的學科概念,但不是大觀念。論述既要有針對性,也要有概括性。兩者是對立統(tǒng)一的。這一個句子,它形成了一個判斷,揭示了針對性與概括性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也就是說,它揭示了一個跨越時間地點和情境的概念性關系,是一個概念性理解,形成了一個觀念,形成了一個價值判斷,他就是一個學科大觀念。也有學者,翻譯的時候把背個 idea 翻譯成大概念,也有翻譯成學科大觀念,我更傾向于采取大觀念這樣的一個說法。因為大,概念可能我們?nèi)菀装盐覀內(nèi)粘K煜さ膶W科知識的概念和它混淆。他強調(diào)觀念,強調(diào)一個概念性理解,形成一個判斷,而且是一個跨越時間地點和情境的揭示概念性關系的這樣一個判斷,他能統(tǒng)統(tǒng)領關照整個單元的一些支撐性的概念,知識資源、內(nèi)容、任務項目等等。 說話人 1 08:46 那為什么需要大觀念呢?無論是學者,威金斯,還是埃里克森都強調(diào)大觀念。作為透鏡聚合器的功能就是打了一個比方透鏡或者說聚合器。透鏡那就是有透視功能。聚合器就是把材料、把內(nèi)容,把資源把任務把項目聚合起來,而不是一個散亂狀況,就是把離散的事實和技能去配合起來,形成意義。更重要的是,大觀念有很強的遷移價值,能運用到新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 說話人 1 09:30 一個大單元,沒有大觀念的透視,一篇篇課文呢,就可能只是淺淺的關聯(lián),不能深度組織起來,教學的呢是碎片化的知識,不能深度遷移和運用。也有人這樣來做一個概括大觀念,他就強調(diào),少就是多,用最少的一種詞匯式的表達,短語式的表達或者是句子式的表達,來傳達出精要、最重要的觀念,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識和能力。也有人,把大觀念的作用,歸納為就是用少而精的這樣的一種概括和理解,來統(tǒng)帥我們的單元。 PPT重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