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益峰 1、地理實踐的主要力量在民間 當今地理界,屬于末法時代,各種忽悠,各種瞎扯,你方唱罷我登場,各種發(fā)明,各種秘籍,層出不窮。 但是地理界有一根主線,那就是民間的地理先生,他們是傳承地理學說的主要核心人物,是地理學說的主要實踐者。 地理實踐界,自古以來就是兩種人: 一是職業(yè)的民間地理先生; 二是鄉(xiāng)間業(yè)余智者、鄉(xiāng)紳。 總體來看,鄉(xiāng)間業(yè)余智者、鄉(xiāng)紳的水準更高,更加智慧,更加有眼力,更加可以抓住地理的核心。民間職業(yè)地理先生,一般都是比較迂腐,文化層次太低,喜歡抓細枝末節(jié)的東西,立個向口,搞個分金,弄個日子,畫個符,等等這些東西,一般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秘籍。 而地理學說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選地,這個最重要的技術,職業(yè)地理先生一般都是起到參考作用,近百年來,很多家族的祖墳,選地都是鄉(xiāng)間智者起了主導作用。 《地理五訣》是傳統(tǒng)民間地理先生,手里最重要的法寶,為操作手冊 2、《地理五訣》為代表的三合技術,在民間有最大的普遍性 現(xiàn)在職業(yè)地理界,有很多說法,很多技術,很多理論派的師傅,恨不得每一個人搞一個秘訣,每一個人發(fā)明一個門派。其中最有名氣的學說,最能忽悠的學說,比如玄空飛星、玄空大卦、三元、天星、龍門八局、三元納氣、奇門遁甲風水、六爻風水、外應風水、八字風水等等技術。很多人都以為這些東西,是傳統(tǒng)的技術。 實際上這些東西,在傳統(tǒng)實踐中基本上見不到,筆者研究了大量民間流傳下來的祖墳區(qū)域,現(xiàn)場測量,結合其碑刻的記載,發(fā)現(xiàn): 民間現(xiàn)在的祖墳,不管發(fā)家還是敗家的,九成七都是按照三合技術做的,尤其是按照《地理五訣》的思路,最為明顯。見過不到零點三成的祖墳,是天星等技術弄的。三元這個理氣技術,基本上就是某一個村子在用,離開這個地方,完全沒有影子。這個村子,現(xiàn)實也是死氣沉沉,一點也不發(fā)家。 至于其他神吹的技術,以前基本上全部停留在書本上,某幾個理論家,寫的書籍很神奇,但是自古以來,民間師傅,基本不用這些玩意。 《地理五訣》《陽宅三要》均被收錄于《文淵閣四庫全書》 3、《地理五訣》概況 《地理五訣》,為清代著名地理先生,趙玉材先生與其徒弟兼學友四川彭縣王夢亭(庸弼)先生、成都張應泰(合章)先生參與著述整理。 趙玉材,字九峰,清代直隸省磁州(今河北省磁縣)人。生卒年月不詳,是當時地理風水的大家,他的作品《地理五訣》《陽宅三要》均被收錄于《文淵閣四庫全書》,是古代堪輿風水學發(fā)展史上一個里程碑。 當時風水學門派眾多,各持一家,魚龍混雜,艱澀紛亂。在乾隆五十一年底(丙午年間),趙玉材先生的受業(yè)門徒兼學友四川彭縣王夢亭(庸弼)先生、成都張應泰(合章)先生參與著述,整理參考諸多地理風水學書籍,擷其精華,編著成《地理五訣》一書,對后世地理風水學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趙玉材先生另著有《陽宅三要》一書,論述有關陽宅風水,對后人影響很大。 《地理五訣》這本書共八卷: 卷一、為五行基礎和羅盤初步篇; 卷二、論龍脈生旺死絕形象; 卷三、論穴之陰陽富貴貧賤; 卷四、論砂形貴賤得位失位; 卷五、論水之吉兇進神退神; 卷六、論四局朝向龍水配合; 卷七、論二十四山向十二種水口吉兇判斷法; 卷八、論平洋地理風水要訣。 前七卷主要論山地風水,全書主要以山地風水為主,只有卷八論平洋風水。 上圖解放前的常見羅盤,非常簡單,天盤、人盤、地盤,都是后來羅盤技術進步之后才出現(xiàn)的,清代之前的羅盤沒有這些東西 上圖解放前的常見羅盤,非常簡單,分金太細了,很多羅盤都沒有標注出來 4、《地理五訣》采用天盤縫針立向 為什么說,民間的大量老宅,老墳全是《地理五訣》的思路呢? 自古以來,所有的地理立向技術,都是以地盤正針立向,唯獨《地理五訣》采用天盤縫針立向。 現(xiàn)實中,研究那些家族的老墳立向,三成左右是按照三合的地盤正針立向,而七成左右采用天盤縫針立向。說明自古以來的家族老墳,多數(shù)與《地理五訣》的思路,是比較吻合的。 可能是受《地理五訣》的影響,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地理五訣》收集的是民間自古以來傳承的技術。 三合120分金示意圖 5、三合旺相分金 去覆驗民間的老墳和老宅(尤其是山區(qū)的老宅)的立向,九成五以上的宅子,都是按照三合的旺相分金立向的。 三合風水中立向常常使用分金之說,比如立艮向兼寅三分,或者立寅向兼艮三分。這是什么意思呢?兼,就是偏的意思,三分就是三度,艮向兼寅三分,指艮向正中往南偏到兼寅的方向,只有辛丑分金為旺相分金,可用,辛丑分金正好在艮向正中偏寅三度的地方。立艮向兼寅三分就是,立艮向兼寅,辛丑分金。 一百二十分金是三合派的學問主要在坐穴立向時采用。其含義是將二十四山每山均分為5等份,一份3度,二十四山總計一百二十份,合360度。 (1)、分金排法 陽數(shù)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配本山地支順時針排列,如子山有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個分金,從靠近壬山的邊界依次排至靠近癸山的邊界;陰數(shù)地支丑卯巳未酉亥,配本山地支順時針排列,如丑山有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個分金,從靠近癸山的邊界依次排至靠近艮山的邊界。其余各山類推。 八干、四維分金排法與其前一位地支的分金排法相同。如癸山的五個分金與子山相同,從靠近子山的邊界至靠近丑山的邊界,依次為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五個分金;如艮山的五個分金與丑山相同,從靠近丑山的邊界至靠近寅山的邊界,依次為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五個分金。其余各山類推。 (2)、旺相分金 一百二十分金中各山五個分金,僅有兩個分金為旺相分金可用,其余三個分金為陽孤、陰虛或龜甲空亡,均不可用。 二十四山各山旺相分金均為庚辛丙丁與地支相配的干支,每山兩個,共計四十八個旺相分金可用,其位置在各山中線兩旁距離中線1.5-4.5度的區(qū)域。 丙丁庚辛分金與二百四十分金的三七、二八分金是在同一個線度上。羅盤上一般只標注這四十八個分金,其余為空格?,F(xiàn)分列如下: 子山、癸山:丙子(坐)——丙午(向)、庚子(坐)——庚午(向); 丑山、艮山:丁丑(坐)——丁未(向)、辛丑(坐)——辛未(向); 寅山、甲山:丙寅(坐)——丙申(向)、庚寅(坐)——庚申(向); 卯山、乙山:丁卯(坐)——丁酉(向)、辛卯(坐)——辛酉(向); 辰山、巽山:丙辰(坐)——丙戌(向)、庚辰(坐)——庚戌(向); 巳山、丙山:丁巳(坐)——丁亥(向)、辛巳(坐)——辛亥(向); 午山、丁山:丙午(坐)——丙子(向)、庚午(坐)——庚子(向); 未山、坤山:丁未(坐)——丁丑(向)、辛未(坐)——辛丑(向); 申山、庚山:丙申(坐)——丙寅(向)、庚申(坐)——庚寅(向); 酉山、辛山:丁酉(坐)——丁卯(向)、辛酉(坐)——辛卯(向); 戌山、乾山:丙戌(坐)——丙辰(向)、庚戌(坐)——庚辰(向); 亥山、壬山:丁亥(坐)——丁巳(向)、辛亥(坐)——辛巳(向)。 (3)、三合120分金的用法 在48個旺相分金之中,具體使用哪一個分金,一般要根據(jù)仙命(亡者出生年)納音五行與地盤分金干支納音五行的生克來決定。 分金干支納音五行生仙命納音五行,吉??捎?。 仙命納音五行克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吉。可用。 仙命納音五行比合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吉。可用。 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克仙命納音五行,兇。不可用。 仙命納音五行生分金干支納音五行,兇。不可用。 仙命乙丑,納音五行是海中金,分金干支有丙寅、庚寅,丙寅納音五行是爐中火,庚寅納音五行是松柏木,通過五行比較,立向線只能壓在庚上。注意棺材的立向線與碑的向線是一條線,不存在內分金、外分金的說法,因為立向就是承接地氣,兩個分金肯定會造成地氣雜亂。 有的師傅,講的零十分金,一九分金,二八分金,三七分金, 四六分金,五五分金,這個說法,也是三合分金技術,二八、三七分金,常被稱為吉度分金。 很多復雜的分金技術和羅盤圈層技術,都是最近幾十年,羅盤工藝提高了,羅盤廠家發(fā)明的 (4)、天星分金技術,解放前不存在 現(xiàn)在有一些民間師傅,說使用的分金是天星羅盤外層的吉兇,根據(jù)紅點為旺相分金。 羅盤外層有標示紅點、空白、y、x、人和丶等字樣,用以表示二十八宿度之線度吉兇。 (1)、紅點,表示吉度,為吉利線度。很多地理師只用紅點。 (2)、空白表示平,普通線度。 (3)、y表示差錯線度,是地盤十二支的正中一線。 (4)、x表示關煞,二十八宿,宿與宿之間為關,兩宿相克即為煞。 (5)人表示空亡線。其中壓二十四山的交界線,為小空亡。八宮的交界線,為大空亡。 (6)、丶表示兇度,為兇險的線度。 這么復雜細致的精度,在解放前的羅盤,不存在,這是最近幾十年羅盤制作技術精準之后,羅盤廠家發(fā)明的技術而已。解放前的羅盤,實際上非常粗糙,一般只有十層左右,明清時期的羅盤更加粗糙,唐宋時候看地理,根本上就沒有羅盤這個。 至于其他的胎骨線分金、楊公祠線、二十八宿分金等等,都是個別風水師的忽悠學說。民間發(fā)家的祖墳,一個也見不到。 現(xiàn)在的羅盤做的如此精細,源自最近幾十年的工藝提高,羅盤廠家捏造了很多新的技術圈層 6、不合三合理論怎么辦? 民間的大量家族老宅和老墳的立向,均采用《地理五訣》的技術,但是很多地形不合三合怎么辦?是拋棄?還是繼續(xù)使用? 很明顯,民間實踐不太相信這些理氣學說,即使原始地形立向,不合三合,他們也沒有迂腐的將住宅或者墳墓轉向,沒有強制改變坐向,而是繼續(xù)順著氣脈,自然立向,不合三合,即使是病死墓絕來水,養(yǎng)生冠臨旺衰方出水,也就這樣了,不管了。只是將分金調到旺相分金上而已,這是民間自古以來的搞法。 7、民間地理師傅全面衰落 筆者十余年來,近距離,接觸了上千個民間地理先生,民間的地理業(yè)務,選墳、蓋房、下葬等工作,基本上都是他們在干,他是真正的一線的地理先生。其中大量的地理先生,手里的秘籍和祖?zhèn)髅乇?,就是手抄本的《地理五訣》和《陽宅三要》。 而城市的地理先生,主要忙著發(fā)明新的理論、授課和參加會議。有近一半以上的城市地理先生,對祖墳或者老宅,沒有去過一次。 所以多接觸民間地理先生,不管他們水平怎么樣,但是他們是接地氣的一線的先生。 但是經(jīng)過數(shù)十年鄉(xiāng)村的衰落,鄉(xiāng)間的文化人走了,明白人死了,智慧的老人去世了,留下的大量風水師,都是一些文盲和半文盲的地理先生,號稱祖?zhèn)?,號稱秘傳,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鉆研和學習的能力,一生就是三五個常見的口訣,就是靠這個混飯而已。 如果,您想真正的了解傳統(tǒng)的地理和風水學說,仔細讀一讀《地理五訣》和《陽宅三要》,遠遠比靠近那些半文盲的風水先生,或者那些城市忽悠派的大師,更加有收獲。 山窮落平處,穴在平崗,坦夷曠蕩,鋪氈展席結穴,王氏家族滿門富貴 高嶺頂上結穴,左右沒有護衛(wèi),沒有龍虎,但是氣脈興旺,陳氏后人王牌大學生近20人
8、真正的地理的力量在哪里 筆者說了,專業(yè)的地理先生,更多關注的是坐向、分金、擇日,消砂納水、畫符念咒等等,這些東西多數(shù)都是地理學說的糟粕的技術。 地理學說,不是忽悠技術,是傳統(tǒng)文化中少有的、真正有應用價值的學說。其核心規(guī)律依然在微觀地形、陽宅內部格局、外部格局等問題上。并不是那些恢弘的氣勢,漂亮巒頭,漂亮的朝山,漂亮的太師椅等等問題上。 不信,你去現(xiàn)實走一走,有幾個大發(fā)家業(yè)的家族老宅和墳地,是這樣的地形。多數(shù)都在極其普通和平凡之中,有那么一絲閃光點而已,這就是真正的地理風水的規(guī)律。真正的地理不是像唱大戲,不是到處都是旗鼓兵馬、金瓜斧鉞、文筆貴人、彩旗飄飄、巨門高聳、捍門華表,滿山遍野的樣子。 全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