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1年夏天,胡小石先生過生日, 全家為他祝壽。 他見了家人, 嚴(yán)肅的臉上頓時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4個外孫,大的大,小的小, 最小的躲在父母身后,牽著衣服鬧呢? 胡先生見了哈哈大笑, 情不自禁地吟誦起杜甫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fù)卻去”的詩句來, 并說這兩句是講天真孩子 常久分別后怕生的神態(tài)。 -胡小石先生- 胡先生興致一來,就要揮毫寫字了,幾個外孫就向他要字,他非常高興,說道:“你們幾個人的小名叫'地瓜’、'蘿卜’、'花生米’、'小百合’,我便寫4首兒歌給你們,留作紀(jì)念吧?!彼ズ昧藵饽谧郎箱伜昧思垙?,揮動大筆,一口氣分別寫下4首兒歌。 第一首兒歌: “大蘿卜,二斤半, 頓頓張嘴要吃飯, 小小船、自己搖, 一搖搖到外婆橋。 外婆橋上等著我, 大餅加油條?!?/span> 第二首兒歌是: “花生米,愛吃花生米, 你愛吃花生米,就要會種花生米。 拿鋤頭、去翻地, 下肥料、播種子。 春天種一升, 秋天就收一斗花生米。 花生米,快把干勁鼓起來?!?br> -胡小石先生書自作兒歌- 第三首兒歌是: “小百合,開白花, 搭船過大江,來到外婆家, 外婆見我笑哈哈, 手拿掃帚來掃地, 好像一條大老虎尾巴?!?br> -胡小石先生書自作兒歌- 第四首兒歌是: “咪咪貓、上高橋, 紅眼睛、綠眉毛。 小老鼠,上燈臺, 偷油吃,見貓來, 咕碌碌、滾下來?!?/span> -胡小石先生夫婦與孫女在南京家中- 人們都知道胡小石先生是詩人,所寫古詩有百首,獨(dú)具風(fēng)格,但他擅長寫兒歌,而且寫得這樣生動,這樣親切,這樣擬人化,這是鮮為人知的,他的詩集也沒有記載,所以顯得十分珍貴。這幾首兒歌正是他晚年的行草作品,書法非常成熟,在用筆、結(jié)體、布白上,將書法的風(fēng)格快樂的心情都溶在里面,現(xiàn)在人們終于感到那就是胡先生面對這大千世界,面對著生活,面對著兒童時,心中有著無限的熱情和深情,他把這愛溶到自己的一生中,就達(dá)到了人生的一種境界! 前不同于古人,自古人來,而能發(fā)展古人; 后不同于來者,向來者去,而能啟迪來者。 ——胡小石先生 |
|
|
來自: 同聲相應(yī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