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雷雨天氣很頻繁,許多要出門旅行乘飛機的人就有了疑惑,飛機在飛行時遇到雷雨怎么辦?飛機怎么避雷哪?有避雷針嗎?基本上,飛機并沒有裝設(shè)避雷針,因為避雷針是要將空中的電荷接引到地面,而飛機是在天上飛的。 ![]() 飛機上所謂的“避雷針”應該只是作為冠狀放電(Corona Discharge)時使用的金屬凸起吧。當飛機飛行時摩擦產(chǎn)生靜電可以透過“避雷針”漸漸釋放電荷,若遭雷殛亦可利用“避雷針”放電。 據(jù)說飛機每飛行一萬哩就有可能被雷擊中一次,但由于機殼大部分皆是導體,因此當飛機遭雷擊時,電流會經(jīng)由機殼流過,并由機身或機翼伸出的避雷針放電,并不會進入導體內(nèi)部傷害到里頭的乘客,但強電流所形成的磁場,對機上的電子或電氣系統(tǒng)會有影響。不過,萬一遭到雷擊呢?平均而言,飛機每飛行數(shù)萬小時就可能會遭雷擊一次,還好這強大的電流只會平順地流過機身或機翼表皮,留下小小的燒蝕洞或缺口,對飛行并無大礙?,F(xiàn)代新型的飛機都具有密封性佳、防止火花引爆的結(jié)構(gòu)油箱。 ![]() 不過,如果這些電荷不設(shè)法釋放,一旦飛機落地,它們就會極力尋找宣泄的通路,例如人員、油灌車一旦靠近,這些電荷便伺機釋放所有的電能,產(chǎn)生“跳火”的現(xiàn)象,導致人員傷亡、器材設(shè)備損壞,甚至引燃油氣發(fā)生爆炸!因此飛機飛行時,就得設(shè)法盡量將電荷放掉。 如果是小型飛機,機身累積的電荷不會太多,在飛行途中,機翼尖端便可自行放電。但如果是大型飛機,就會在飛機主翼或尾翼裝上“靜電釋放器”,它能夠經(jīng)由尖端放電,在飛行時將過量累積的靜電荷釋放至大氣中,有的飛機的靜電釋放器甚至多達10個以上。 ![]() 等到飛機落地或維修時,就得用接地導線連接至接地栓,這樣可以將剩余電荷安全引導至地面,也可以使飛機與地面保持同一電位,避免感應放電或遭雷擊。如此一來,飛機就“天”不怕、“地”不怕了! 但倘若飛機在起飛階段呢?此時,飛機與大氣的摩擦并不嚴重,不過因為不接地,萬一遭雷擊可是大大不妙,所以只得自求多福了! ![]() 為了減少飛機被雷擊的機會及危害,目前的方式大概有兩種: 1.采用許多從機身或機翼伸出的避雷針以放電。 2.采用良導體把機殼不良導體的部分,加以連接或遮蓋,以疏導電流,減少傷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