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期回顧 作者:張國華 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前夕,市工信黨委組織了一次瞻仰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接受紅色傳統(tǒng)教育活動,恰逢周六,于是我忙里偷閑成行了。 中巴汽車行駛了兩個小時,停在長治市武鄉(xiāng)縣城一個開闊的廣場,“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個醒目的大字首先映入眼簾,導游介紹說,這是1979年鄧小平敲定并親筆題寫的館名。該館1988年開館,2015年曾提升建造,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zhàn)史的大型革命紀念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館內藏有豐富珍貴的歷史資料和革命文物。 關于“八路軍”這一名稱的來歷。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為實現(xiàn)全民族共同抗戰(zhàn),中共就紅軍改編同國民黨當局進行了談判,直至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始達成協(xié)議。1937年8月22日,就是洛川會議召開的當天,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宣布,將在陜甘寧邊區(qū)的中國工農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第115、120、129三個師6個旅12個團,每師編制1.5萬人。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X路軍”編制最高到第27路軍。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fā)布了改紅軍為八路軍的命令,向全國人民承諾:八路軍將“效命疆場,誓驅日寇,收復失地,為中國之獨立自由幸福而奮斗到底”。 就在“八路軍”番號公布僅僅17天后,1937年9月11日,蔣介石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zhàn)斗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并下達命令:將“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同時,也改變了隸屬關系,即:不再直屬國民政府,轉隸閻錫山第二戰(zhàn)區(qū),成了不折不扣的二級兵團!當時閻錫山的部隊稱為九路軍,人們表示九的時候,是單手握拳、伸出食指半彎曲來表示,形似勾子,所以又稱閻軍為勾子軍。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fā)布了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雖然八路軍這個番號實際只存在了17天!但由于八路軍名聲遠揚,八路軍這一稱呼仍被廣大指戰(zhàn)員和人民群眾習慣地沿用下來,成為令日本鬼子聞風喪膽的夢魘,也成為日本鬼子統(tǒng)稱抗日志士的代名詞?!澳愕?,八路的干活?”就是我們兒時看抗日戰(zhàn)斗片中日本鬼子的經(jīng)典“口頭禪”。 進入紀念館主展區(qū)大廳,迎面而來的是群山溝壑的紅褐色巨石造型,長達40米重達100多噸花崗巖制作而成的太行豐碑矗立在大廳中央,上書“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熠熠生輝。我們一行三十余名黨員干部懷著崇敬的心情集體獻了花籃。導游說,抗戰(zhàn)時期,武鄉(xiāng)是華北抗日的指揮中樞、八路軍總部、129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首腦機關的長駐地。當時僅14萬人的小縣,就有1.5萬人參加了八路軍,2.1萬人為國捐軀,9萬人參加各類抗日團體?!按宕遄∵^八路軍,戶戶出過子弟兵”就是那時武鄉(xiāng)的真實寫照。太行精神是什么?就是當國家和民族處于危亡時刻,太行兒女展現(xiàn)出的勇敢頑強、不畏艱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展現(xiàn)的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精神,就是為人民利益展現(xiàn)的勇于犧牲、樂于奉獻的精神,是數(shù)千年來中華民族精神的積淀和延續(xù)。之后,在大廳左側巨幅黨旗下,我們緊握拳頭,集體高聲誦讀了入黨誓詞。 之后,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依次參觀了八路軍抗戰(zhàn)史陳列廳,主要分出師抗日、創(chuàng)建根據(jù)地、粉碎掃蕩、敵后游擊戰(zhàn)、局部反攻、全面反攻等六大展區(qū)。展線長1450米,展出圖片600余幅,文物1000余件。特別是以仿實景觀、雕塑復原場景16組,綜合運用聲、光、影技術,配以幻影成像、立體景觀技術,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了八路軍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搏斗的歷史畫面。如平型關大捷,奇襲陽明堡,窯洞戰(zhàn)景館,百團大戰(zhàn)半景畫館,抗戰(zhàn)聯(lián)盟旗、八路軍行軍鍋、繳獲的汽車坦克大炮等。最具代表性的是長達80米的“八路軍抗戰(zhàn)文化墻”,集中展示了抗戰(zhàn)時期八路軍部隊及根據(jù)地出版的圖書、報刊、繪畫等文藝作品,形成了一條視野廣闊、信息量較大的展覽輔線。 出了主展廳,兩側分別是“八路軍將領館”“八路軍研究中心”,后者暫不開放。八路軍將領館展覽面積1400平米,主要展示了1937年7月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后,958位正旅級以上八路軍將領的生平事跡,同時展出了八路軍中1955—1965年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1337人;還刻錄著抗戰(zhàn)期間犧牲的八路軍團級以上將領727人,他們?yōu)槊褡濯毩⒑腿嗣窠夥帕鞅M了最后一滴血。“名將以身殉國家,愿拼熱血衛(wèi)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這是朱總司令憑吊左權的詩句。1942年5月25日,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在山西省遼縣(今左權縣)麻田反掃蕩戰(zhàn)斗中犧牲,他是抗戰(zhàn)中八路軍犧牲的最高將領。 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正前方中軸線上,有一組大型八路軍將領雕像,是10大元帥中除陳毅之外的9人,加上鄧小平、左權共11人,群雕長10米、寬3.5米、高3.8米,是目前國內展示人物最多、體量最大的領袖群雕。據(jù)說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雕塑家李象群設計制作,如今成為游客集中照相的最佳取景之地。 出了紀念館東約500米,就是八路軍文化園,占地6萬平米。我們乘坐游覽電瓶車依次觀看了八路軍村,村內有豆腐坊、油坊、染坊、郵局、食堂、商店、槍械局、地雷坊等建筑。最引人矚目的是一處展示飛機、坦克和大炮的地方,足足有20多輛,供游客零距離接近這些軍事器械。有3場演出比較有意思,第一場是5個老漢表演類似彈唱節(jié)目,雖然當?shù)乜谡Z味兒很濃,還是能聽出是講述朱總司令把馬匹讓給傷兵的故事。第二場是“武鄉(xiāng)頂燈”,就是表演者頭頂著大碗做的燈進行類似秧歌舞表演,據(jù)說已經(jīng)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遺保護名錄中。第三場是最精彩的大型情景劇《反掃蕩》,大意是軍民共同抗擊日本鬼子的一場戲。場面恢宏逼真、槍炮隆隆,震撼人心、觀者如潮。 中午我們就在八路軍文化園入口處的“武鄉(xiāng)人家”就近就餐。主食是武鄉(xiāng)小米飯、玉米面饸撈、棗糕餃子等農家飯,看得出這是一處新開的飯館,干凈衛(wèi)生分量足,大家感覺吃的舒心開心。 短短一天時間的紅色之旅,盡管時間緊湊略感意猶未盡,但八路軍的宏功偉績,革命先烈的家國情懷,已深深烙印在我們的腦海里,將永遠激勵著我們愛黨愛國、愛民愛軍,為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早日實現(xiàn),努力工作奮斗不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