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濟(jì)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xué)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人生如寄 作者:於恢 向上滑動(dòng)閱覽 延伸閱讀 人生如寄,漢語成語,拼音是rén shēng rú jì,意思是指人的生命短促。出自三國魏·曹丕《善哉行》。 善哉行 其一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 溪谷多風(fēng),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還望故鄉(xiāng),郁何壘壘!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 隨波轉(zhuǎn)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 載馳載驅(qū),聊以忘憂。 其二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yáng)。 妍姿巧笑,和媚心腸。 知音識(shí)曲,善為樂方。 哀弦微妙,清氣含芳。 流鄭激楚,度宮中商。 感心動(dòng)耳,綺麗難忘。 離鳥夕宿,在彼中洲。 延頸鼓翼,悲鳴相求。 眷然顧之,使我心愁。 嗟爾昔人,何以忘憂? 作品(一)賞析 上山采薇,薄暮苦饑——上山去采摘薇草,天要黑了,仍然饑渴難耐。采薇:《詩經(jīng)·小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瓚n心烈烈,載饑載渴。”詩寫戍卒征戰(zhàn)之苦,和本詩旨趣相同。薇,豆科植物,野生,可食。薄暮:傍晚,太陽快落山的時(shí)候。薄,迫近。 溪谷多風(fēng),霜露沾衣——山澗中的風(fēng)很大,霜露沾濕了我的衣服。溪谷:有流水的山谷。以上為第一解。 野雉群雊,猴猿相追——野雞成群地鳴叫著,猿猴互相追逐嬉戲。雉:野雞。雊(ɡòu):野雞鳴叫。 還望故鄉(xiāng),郁何壘壘——回頭遠(yuǎn)望故鄉(xiāng),重重疊疊、郁郁蔥蔥的草木多么茂盛啊。郁:繁盛的樣子。壘壘:重疊的樣子。以上為第二解。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高大的山峰尚有邊際,林中的樹木尚有枝葉。此二句與《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句意同。崖:邊際,界域。一作林。林:一作崖。 憂來無方,人莫之知——只有我的憂愁來時(shí)不定,沒有人真正地了解知道我啊。無方:無常,無定。之知:一作知之。唐·歐陽詢《藝文類聚·舟車部》:“越人擁楫而歌曰:'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币陨蠟榈谌?。 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人生短暫,如同地寄存在世上,多愁善感有什么用呢?如:一作若。寄:寄存,暫居。 今我不樂,歲月如馳——如今我抑郁寡歡,歲月像快速奔跑一般匆匆逝去。今我不樂:《詩經(jīng)·唐風(fēng)·蟋蟀》:“今我不樂,日月其除。”以上為第四解。 湯湯川流,中有行舟——在急速流淌的河水中,有一只行駛的小舟。湯湯(shānɡ):河水急流的樣子。 隨波轉(zhuǎn)薄,有似客游——它隨著波浪回旋停泊,好似客居在外的游子,行蹤不定。轉(zhuǎn)?。阂蛔鬓D(zhuǎn)泊,一作回轉(zhuǎn)。轉(zhuǎn),回旋。薄,通泊,停泊。以上為第五解。 策我良馬,被我輕裘——我穿上輕柔的裘衣,用鞭子催動(dòng)我的駿馬。策:馬鞭。此用作動(dòng)詞,鞭打。被:同披,穿。裘:用毛皮制成的御寒衣服。 載馳載驅(qū),聊以忘憂——騎著馬飛快地奔馳,暫且忘記心中的憂愁。載馳載驅(qū):一邊鞭打馬匹,一邊奔馳前進(jìn)?!对娊?jīng)·鄘風(fēng)·載馳》:“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載,助詞。馳,車馬疾行。驅(qū),鞭馬前進(jìn)。聊:暫且。以上為第六解。 此詩借樂府舊題寫游子思鄉(xiāng)之情。首句用典,借《詩經(jīng)·采薇》“載饑載渴”的意象寫羈旅之苦。三至六句寫景,山谷多風(fēng)、霜露沾衣、野雞群鳴、猿猴相追,詩 人以衰敗的荒涼無人襯托游子的孤獨(dú)凄涼?;赝枢l(xiāng),歷歷在目。游子的憂愁究竟來自何方?游子為什么遠(yuǎn)離故鄉(xiāng)呢?詩人沒有說??墒?,如果我們聯(lián)系《詩經(jīng)·采 薇》抒寫戍卒征戰(zhàn)之苦的內(nèi)容,似可以找到答案。《毛詩序》認(rèn)為,《詩經(jīng)·載馳》的作者是許穆夫人。今人認(rèn)為這首詩抒發(fā)了愛國主義情感。詩的結(jié)句化用《詩 經(jīng)·載馳》成句,據(jù)此也可見游子羈旅他鄉(xiāng)還與保家衛(wèi)國相關(guān)。詩含蓄蘊(yùn)藉,真摯感人。 作者簡介: 於恢,1992年出生,山東微山人,高中歷史老師,自幼手不釋卷,熱愛古典文學(xu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