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常說,一個女人最大的改變,就是在生育孩子后。初為人母的她們,小心翼翼地照顧著自己的孩子。雖然笨手笨腳,但身上卻閃耀著母性的光輝,偉大而燦爛。自古以來,孩子就與母親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這不僅是因為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更因為母子之間血濃于水,有一定的心靈感應。而在元朝時期,一位知縣就利用這份心靈感應破獲了一樁案件。 小樹林驚現(xiàn)嬰兒焦尸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元朝時期,浙江省烏程縣有個知縣名叫于文博。有一天,他正在衙門辦公,突然有一個鄉(xiāng)民前來報案。于文博命人將鄉(xiāng)民帶上公堂,鄉(xiāng)民急忙報告了他的發(fā)現(xiàn)。原來鄉(xiāng)民在路過一片樹林時,看到幾只野狗在爭搶著什么。他好奇心重,便湊近看了幾眼。只見野狗口中爭奪的東西竟是一具焦黑的嬰兒尸體。 知縣 鄉(xiāng)民大駭,急忙趕走野狗,搶下尸體,前來報案。于文博震怒,自己治下竟然發(fā)生這種傷天害理之事,若不徹查,如何對得起朝廷和父老鄉(xiāng)親的信任?在鄉(xiāng)民的帶領(lǐng)下,于文博來到了案發(fā)現(xiàn)場,果真發(fā)現(xiàn)了一具焦黑的嬰兒尸體。 張家內(nèi)部糾紛是什么人下的毒手,這個嬰兒又是誰家的孩子,為何沒人前來報官?一個個問題堵在于文博的心頭。他梳理了線索,安排手下開始調(diào)查最近兩月出生的嬰兒。很快,衙役便查到,當?shù)馗簧虖埣准抑姓Q下一子。張甲年輕時家境貧寒,靠著艱苦打拼攢下萬貫家業(yè)。令他感到遺憾的是,發(fā)妻王氏一直無所出,導致張家后繼無人。 小妾生子 張甲不想家業(yè)便宜外人,便瞞著妻子王氏金屋藏嬌,在外面包養(yǎng)了一個小妾。小妾也確實爭氣,不久之后便懷有身孕,并成功為張家誕下一麟兒。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很快王氏便得知了此事。據(jù)說王氏先禮后兵將小妾請到張家,在奪走嬰兒后,將小妾趕了出去。張甲回家后,王氏將此事告知了他。 王氏 王氏是張甲的原配妻子,雖說多年無所出,但一直以來任勞任怨,跟著他白手起家,張甲對王氏是三分畏懼、七分敬重。再說他金屋藏嬌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有兒子,如今兒子到手,小妾的死活他也不太關(guān)心,便點頭說了一聲:“知道了”。 王氏過堂由于張家距案發(fā)地比較近,所以于知縣便命人叫王氏過堂。王氏上了公堂后,于知縣問道:“近日發(fā)生一起嬰兒被殺案,此事可與你有關(guān)?”王氏擺擺手道:“大人說笑了,此事怎么可能與民婦有關(guān)?我家孩兒如今正在府中,大人不信可以叫人前去查證。”于是,于知縣命人去張府帶來了嬰兒。 知縣 結(jié)果在審訊期間,嬰兒哭鬧不止,于知縣突然計上心頭。他借著嬰兒哭鬧的由頭,讓王氏為嬰兒哺乳。王氏訕笑道:“此子為家中小妾所生,民婦無法給他喂奶?!庇谥h道:“既如此,那就叫孩子的親生母親來?!蓖跏蠜]辦法,只好告知小妾娘家的住址,讓衙役將小妾帶來公堂。 小妾在衙門見到孩子后,急忙將孩子抱在懷中,一邊搖一邊輕拍。當她按照于知縣的指示給嬰兒喂奶時,嬰兒卻一直掙扎,并不接受。小妾疑惑道:“這是怎么回事?”于知縣冷笑道:“你的兒子早就被人殺了!”小妾驚叫一聲:“啊!是誰殺了我的孩子?”于知縣轉(zhuǎn)頭看向王氏,問道:“本官說得可對?” 殘忍的真相王氏神色慌張,卻強裝鎮(zhèn)定地說道:“這就是我張家的孩子,可能是與她多日未見,有了生疏感?!庇谥h反問:“是么?”王氏補充道:“肯定是這樣的!”于知縣搖搖頭說:“王氏啊,王氏,你可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本官給你機會你不珍惜,既如此,就別怪本官無情了!” 鄰居 只聽于知縣大喝一聲:“帶上來!”一名女子走上了公堂。在于知縣的示意下,她從小妾手里接過孩子進行哺乳,孩子竟然不哭不鬧,安安靜靜地吃奶。“這是怎么回事?””她是誰???”圍觀的吃瓜群眾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一些熟識兩家人的鄉(xiāng)鄰叫道:“這不是張家的鄰居么?孩子是她的?” 知縣 見眾人目睹了一切,于知縣命人對王氏大刑伺候。王氏一介女流,自然扛不住,只好招供。原來當日從小妾手里奪走孩子后,她還稀罕了一陣子。但她命人給孩子喂奶,孩子卻哭鬧不止。王氏被吵得心煩意亂,竟然當場摔死了孩子。后來她又將孩子偷偷帶到一片小樹林燒掉,埋在樹下。 審案 她知道孩子是丈夫的心頭肉,如果得知孩子死去,丈夫會發(fā)瘋。恰巧鄰居家生了個兒子,她便花重金買來欺騙丈夫。張甲對小妾感情也沒多深,此事便被瞞了過去。為了防止小妾回來鬧,王氏又花錢收買了小妾的父母,讓他們看好女兒,不準再在張家出現(xiàn)。只是王氏千算萬算,沒想到野狗會將孩子的尸體刨出來,并被人發(fā)現(xiàn)。最終,王氏被判處了死刑,小妾因傷心過度,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而張甲也是妻離子散,后繼無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