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上位唐朝末年,在王仙芝、黃巢帶領(lǐng)下,民變蜂起。是招安還是剿滅,朝堂出現(xiàn)了爭執(zhí)。宰相鄭畋因為反對招安,被排擠到京城門口當了鳳翔節(jié)度使。 廣明元年(881年),黃巢殺入長安,唐僖宗逃入四川。鄭畋又受命為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tǒng),也就是承擔起組織京畿軍隊討伐黃巢的重任。 鄭畋手下有個將領(lǐng),叫李昌言。早在乾符四年(877年)王仙芝攻陷山南東道下屬的隨州的時候,李昌言時任左武衛(wèi)大將軍,率五百騎鳳翔軍前去趕走了王仙芝,也就是說,李昌言具備和農(nóng)民軍作戰(zhàn)的經(jīng)驗。 鄭畋對李昌言委以重任,以為行軍司馬,屯興平。黃巢派將領(lǐng)尚讓、王璠率眾五萬攻打鳳翔,鄭畋命李昌言在要害設(shè)下伏兵,打敗了黃巢,追擊到龍尾陂,黃巢軍丟下兵仗潰逃,被斬首萬計,鳳翔軍得其鎧仗,軍心大振。 但是,這樣將相齊心的局面沒有持續(xù)太久,因為李昌言不只是武將,還是無利不起早的野心家。 打仗是要花錢的,鳳翔軍漸漸地沒錢了,鄭畋只能勒緊腰帶,減少犒賞,削減軍餉。這就給了李昌言煽動軍心奪權(quán)的借口:他以請求當南面都統(tǒng)為由,率軍回鳳翔府,逼迫鄭畋就范。 雖然猝不及防,但鄭畋畢竟是節(jié)度使,如果聲明李昌言兵變,聚集軍隊和李昌言打一架,未必沒有勝算。不過大敵當前,鄭畋決定以大局為重,減少內(nèi)耗,讓李昌言兵不血刃地完成這場非正常的交接。于是他登城喊話:我要入朝了,若你能照顧好此方軍民,為國滅賊,這里就交給你了。 見鄭畋如此表態(tài),李昌言就派兵護送鄭畋離開。鄭畋上表朝廷,說自己病了,推薦李昌言接任。于是李昌言當上了鳳翔節(jié)度行營招討使、兼京城西面行營都統(tǒng)。 這時候已經(jīng)是第二年了,朝廷任命討伐黃巢的總司令(諸道行營都統(tǒng))是宰相王鐸,他命令邠寧節(jié)度使朱玫率鳳翔、夏綏軍屯興平。 下半年,黃巢軍又殺回來了,再攻鳳翔,在澇水交戰(zhàn)。這一次,黃巢打敗了李昌言,再攻打武功、槐里,涇原、邠寧軍都退兵了,只有鳳翔軍仍然堅壁守御,李昌言還算是個合格的軍人,所以第二年,唐僖宗也給他加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榮銜作為褒獎。 這一年,在各路唐軍的齊心協(xié)力下,黃巢終于被打出長安;李昌言因為在長安門口,消息靈通,將這一喜訊告訴了僖宗。 當時,鄭畋已經(jīng)順利與僖宗會合并復出再任宰相。一旦鄭畋隨駕回京,以后和李昌言的關(guān)系怎么處,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卻是朝中有人幫李昌言解決了這個問題——唐僖宗身邊的當權(quán)宦官田令孜及其兄西川節(jié)度使陳敬瑄(田令孜隨養(yǎng)父姓)都和鄭畋不對付,他們指使李昌言上表說:士兵騷亂了,不讓鄭畋回京。 從成都回京,非經(jīng)過鳳翔不可。鄭畋身為宰相,當然明白其中的意思,就辭職了。 角力受挫中和四年(884年),當了三年節(jié)度使的李昌言病重,在任命弟弟李昌符為留后也就是代理節(jié)度使后去世。唐僖宗也順水推舟任命李昌符為節(jié)度使。 當時,黃巢之亂已經(jīng)平定,但節(jié)度使們卻借機做大,自作主張地招兵買馬、收取賦稅,治下儼然一個個獨立小王國,而朝廷對此已經(jīng)無法制約。 京城門口的李昌符也不例外。但是,虎踞關(guān)中的他,不僅沒能成為亂世梟雄,更是僅僅當了三年節(jié)度使后,便人頭落地了。 事情要從一場宦官和藩鎮(zhèn)之間的角力說起。 河東節(jié)度使李克用是另一宦官楊復恭的隊友,在平定黃巢時立下大功,當然引起了楊復恭的政敵田令孜的忌憚;另一方面,田令孜缺錢花,盯上了河中護國軍節(jié)度使王重榮治下的鹽池。但王重榮本身就是一方軍閥,又是李克用的隊友,能把錢給田令孜嗎? 于是田令孜想了一個辦法:利用自己親近僖宗的機會,讓僖宗下詔把王重榮調(diào)走。 王重榮不愿坐以待斃,與李克用聯(lián)手發(fā)難;田令孜也找了倆幫手,就是京城門口的邠寧節(jié)度使朱玫和鳳翔節(jié)度使李昌符。因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們還勾搭上了李克用的死對頭汴州宣武軍節(jié)度使朱全忠。 李克用本來要和朱全忠決一雌雄,但王重榮提醒他,后方安穩(wěn)更要緊,雖然滅朱全忠很重要,但剪除朱玫、李昌符更重要。于是李克用上書說朱玫、李昌符勾結(jié)朱全忠,自己為了自保不得不出兵十五萬討伐,滅了這倆就會回家再找朱全忠算賬,整個過程保證不驚擾京城。 田令孜當然也不會坐等李克用打上門來,他派自己麾下駐扎鄜、延、靈、夏等州的神策軍和朱玫、李昌符各自的本鎮(zhèn)軍隊各三萬屯沙苑,討伐王重榮。李克用也趕到與王重榮會師,也屯兵沙苑,上表請求誅殺田令孜、朱玫、李昌符。 大戰(zhàn)在所難免,結(jié)果是王重榮和李克用獲勝,朱玫、李昌符大敗,各自逃歸本鎮(zhèn)。李克用乘勝進逼長安,田令孜聲稱李克用、王重榮造反了,隨即挾持僖宗逃往寶雞縣(陳倉)。 追殺天子黃巢剛剛平定,田令孜就挑起內(nèi)戰(zhàn),最終導致京城再次歷劫、皇帝再次出奔,本就不佳的名聲愈發(fā)掃地,朱玫和李昌符也開始思考和田令孜劃清界限。在目睹了李克用、王重榮的強大后,轉(zhuǎn)過年來,他們立刻換了碼頭,表示愿意和他們聯(lián)合。 寶雞縣恰在鳳翔府治下,如果二位趕緊動手,對大反派田令孜進行肉體消滅并不是什么難事,但是,有人走漏了風聲,等兩鎮(zhèn)軍隊圍攻寶雞縣的時候,田令孜早就不見了,當然唐僖宗也不見了。 先前,因為僖宗出奔倉促,百官來不及跟隨,御史大夫孔緯來找李昌符請求借五十騎護送自己隨駕,李昌符覺得孔緯是義士,贈他裝錢五十緡,遣騎兵護送到散關(guān)。孔緯覺察到朱玫有異心,告訴了僖宗,讓僖宗趕緊離開,駕幸山南西道軍部興元府。 邠寧、鳳翔軍派出一萬騎兵攻打散關(guān),追殺田令孜。但因為田令孜和僖宗在一起,所以他們的這個行為,其實外在也好,內(nèi)在也好,都和追殺皇帝沒有區(qū)別。 當時為僖宗守衛(wèi)大散關(guān)的將領(lǐng)叫楊晟。其實楊晟本來是李昌符的部下,因為勇敢被李昌符忌憚,只能逃離投效了神策軍。 雖然起初是兩鎮(zhèn)聯(lián)軍打敗了楊晟,但并沒有突破大散關(guān)。整體上看,李昌符不僅白送了對面一個信使,還白送了對面一個勇將。 楊晟兵敗后,僖宗聽到追兵的戰(zhàn)鼓聲,明白這時候只能靠楊晟了,任楊晟為興鳳感義軍節(jié)度使,一方面也加緊步伐,前往興元府。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此次出奔,僖宗歷盡艱辛: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石君涉也和朱玫、李昌符勾結(jié),燒毀棧道、驛站,等僖宗趕到,棧道已經(jīng)被燒了一丈多,搖搖欲墜,若不是田令孜奉命開路的養(yǎng)子神策軍使王建扶著他冒著濃煙跳過去,僖宗年輕熱情的生命就要交代在極限運動中了。 投機搖擺與此同時,王重榮、朱玫、李昌符屢次上表請求誅殺田令孜,但聯(lián)軍既然沒能追上唐僖宗,也就無法逼迫他點頭同意。 朱玫突然靈機一動:只要姓李都能當皇帝,何必吊死在僖宗這棵樹上呢?眼下京師無主,為什么不自己創(chuàng)造一個主公呢?至于人選,他也有了,掉隊的宗室李煴。當時以宰相蕭遘為首的百官因為厭惡田令孜沒有隨駕,朱玫覺得以后的執(zhí)政班底也不用愁了,就和李昌符迫使蕭遘率百官推李煴監(jiān)國,迎回長安。 李煴政權(quán)很快得到王重榮等大多藩鎮(zhèn)的擁戴,朱玫以李煴名義任命自己為侍中,總領(lǐng)朝政。 李昌符覺得朱玫這是在獨占果實,不干了,不僅不受李煴官職,還上表僖宗表忠。當時僖宗也已經(jīng)改從其他道路出奔到興元府,石君涉跑了。 長安城又冒出一個皇帝,田令孜捅下的簍子越來越大,更愈發(fā)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只能黯然下課,被楊復恭取代。 楊復恭得勢,那邊廂李克用也高興,此時不拿另立新君的朱玫當投名狀,洗刷自己為臣不忠、洗劫京城的惡名,更待何時? 李昌符表忠時,正好走的也是楊復恭的門路。 僖宗大喜,李昌符迷途知返啊,那必須得賞啊——加檢校司徒! 楊復恭代表朝廷開出了殺朱玫者可取而代之的賞格,朱玫派去追殺僖宗的將領(lǐng)王行瑜正因為屢戰(zhàn)屢敗而苦惱,聞訊大喜,回頭就殺了朱玫,李煴政權(quán)也隨之滅亡,李煴的人頭上了王重榮的功勞簿。 自取滅亡京城平定了,僖宗當然要再次回京了,途中又經(jīng)過了鳳翔。這是李昌言當初就經(jīng)歷過的事,但這時的李昌符已經(jīng)沒有了當時李昌言的底氣,他心虛了。 因為,一旦僖宗回到長安,他當初與朱玫勾結(jié)甚至同謀干掉僖宗的事情就會大白于天下…… 李昌符只能以長安宮室尚未修復為由,好說歹說,總算讓僖宗答應暫緩回京。 僖宗還能一輩子不回京不成?丑媳婦就不用見公婆了? 李昌符還真想過讓僖宗一輩子不回京。 有一次,他和楊復恭的養(yǎng)子左神策軍天威都頭楊守立爭搶道路,彼此所部士兵各為其主打起了群架,僖宗派宦官來勸解,也不管用。 這件事成為了他鋌而走險的導火索。說干就干,第二天晚上他就發(fā)兵火燒鳳翔行宮,又攻打大安門。 然后,他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失道寡助,哪怕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事到臨頭也并沒有看起來那么柔弱怕死:特進、中書侍郎兼兵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杜讓能獨自步行入內(nèi)侍衛(wèi);司空韋昭度將全家交給禁軍為人質(zhì),誓言共同討賊,士兵感動。 而他的對頭楊守立,當然站在皇帝這一邊了,而且討伐叛軍,天經(jīng)地義,師出有名。 楊守立就在大街上打敗了李昌符,李昌符只能聚集家屬和部眾逃到隴州,投靠刺史薛知籌。 別的地方出了叛軍僖宗都忍了,家門口出了叛軍不能忍。他環(huán)顧左右護駕將領(lǐng),選擇了扈駕都將武定節(jié)度使李茂貞擔任隴州招討使,務必直取隴州,斬盡殺絕。 勝負已分,薛知籌也不想給李昌符陪葬了,學習王行瑜好榜樣,把李昌符全族都送去陪朱玫喝酒聊天了。 后記李昌符的小妾周氏當初曾提醒楊晟逃離李昌符,可以說對楊晟有救命之恩。李昌符敗亡后,她正好被楊晟收留了,想嫁楊晟為妻,但楊晟卻堅決拒絕了,事之如母,早晚問候,然后才處理事務。 善有善報。 而掛帥討伐李昌符的李茂貞,其實本名宋文通,當初正是得到鄭畋的提拔,才有今日立大功、領(lǐng)藩鎮(zhèn)、入宗籍、賜名字的風光,當初鄭畋被李昌言排擠,他當然要在李昌符身上為恩主討回來。 惡有惡報。 僖宗認為亂軍都是被李昌符脅迫的,都予以了寬大處理,至于鳳翔節(jié)度使一職,還有比鄭畋的愛將、平叛總帥李茂貞更合適的選擇嗎? 他有理由相信,這個被他親自賜予佳名的護駕大將,和曾救護過他的王建一樣,對他、對大唐忠心可鑒;他一定可以為大唐看好京城大門,為拱衛(wèi)大唐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IOS系統(tǒng)打賞通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