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起床,端坐書房, 屋外的小鳥已歡快地歌唱起來。 這樣美妙的聲音,在孔子的故里也曾聽到。 屋外綠樹成蔭,清爽悅目, 這樣美麗的景色,在前往曲阜的路上也常常看到。 景隨心轉,心情好了,周圍一切皆美。 沒有風,記憶在安靜的狀態(tài)中擴散, 讓我繼續(xù)回顧那一次我們與孔子的故事: 由于人數(shù)較多,2019年8月26日,當我們從蔡邕的故鄉(xiāng)尉氏前往山東的孔子故里曲阜時,隊伍分成三隊。一輛小轎車,一輛中巴,一輛旅游大巴。 旅游大巴上,主要乘坐的是學生和帶隊的老師。 樹人學校的劉婷婷老師是其中一員。拍攝過程中,她將是帶領學生們游學的老師代表。 此前,我沒有與劉婷婷老師接觸過,但當我請大巴上的每一個人(包括學生、老師乃至攝像)都寫下“對孔子的認識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后,在顛簸的路途中,她認真地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如果說有哪一種思想能夠涵蓋中華傳統(tǒng)的核心,我想那一定是儒家思想;如果有哪一位人物能夠代表中華圣賢儒者的形象,我想那一定是孔子。 雖已離世數(shù)千年,但孔子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 學生時代,學習《論語》明白了何為“仁、義、禮、智、信”,懂得了怎樣“溫、良、恭、儉、讓”。圣賢先師啟發(fā)我們“學而思”,教導我們做人做事要知禮、守信、誠實,幫助我們塑造君子品格。 工作之后,再讀《論語》,驚艷于圣賢思想的高度、純凈度。作為老師的我更深刻理解了夫子所說的“有教無類、教學相長、誨人不倦”…… 人生路漫漫,我將在余生領悟孔子更多的思想,規(guī)范自己、勸勉自己、激勵自己…… 劉婷婷 19.8.26 樹人學校的薛德貴老師,是一位非常有經(jīng)驗的體育老師。在學生管理方面,他很有自己的辦法,會嚴格要求,也會循循善誘,還能用風趣的話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大巴上,薛老師總是坐在最后一排,以便能隨時關照每一位學生。 8月27日,我們行進在曲阜的路上。在前往孔子博物館的大巴中,他這樣寫道: 有緣與樹人學校的領導和北京的專家出來研學,一路走來,到開封文廟、夏邑還鄉(xiāng)祠及山東的孟母三遷,今天又將去孔子博物館,讓我以前從書本上看到的知識得到重溫,又親臨現(xiàn)場地觀摩了一遍,感受太深、太深,也更加激勵我對古代文學的學習勁頭。 學無止境,加油吧! 讓自己的文化知識快快地增長! 樹人學校 薛德貴 2019.8.27於曲阜 此次游學的學生共計18人,最小的學生只有8歲,雖然他(她)都在樹人學校讀過《論語》、《大學》,但我們不可能要求他(她)們現(xiàn)在就對孔子有多深的理解。 不過,也未必,孔夫子這樣的老師,對年少的學子也有很強的感召力,而他(她)們也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比如,在我前一排坐著的崔楨同學,字跡工整地寫下這樣兩句話: 孔子:德高望重,品德高尚,懂得民心,誨人不倦。 我以后想做一個像孔子一樣的人,品德高尚。 趙婧雯同學這樣寫著: 孔子是一個喜歡學習的人,還是一個勤勞的人,我想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所以我要向孔子學習。 李琰同學則寫道: 孔子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還是一個有文才的人,對人平等、品德高尚,所以我要向孔子學習。 我很喜歡的王樂天同學只有9歲,他這樣寫道: 孔子是很善良、樂于助人。學文(問)高,大度無倫,什么人都愿意教別人的人,而且獨開私人講學,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我長大想當科學家或古生物學家。 您瞧,王樂天同學的這些文字中有錯字,有些標點符號也標得不對。不過,這些小問題,不會掩蓋里面閃閃發(fā)光的善良的種子! 他的好朋友張知我同學,只寫了一句話: 孔子是“禮”的創(chuàng)始人。 我想,這也沒什么不好。不知禮,無以立。以后的人生大道,要做一個知書達禮、知行合一、從而獲得真正幸福的有學問之人。大道就從現(xiàn)在開始吧! 有一點值得重視。有的學生既尊崇孔夫子,但也開始思考孔夫子是否完美。 王上庥同學這樣寫: 我認為孔子很親民,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人寬厚,懂得思考,善于觀察。同時呢,又很謙卑。 但孔子,也有他的缺點,“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靳璇同學則寫道: 我認為孔子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只不過他與普通人的差別就是:他是學無止境的。他先前并不是在每一方面都很厲害、很權威,那他是怎樣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這種境界呢?答案就是:不恥下問。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地位和面子,虛心地向別人請教。我就是想做一個真正做到這一點的人。 我想,這樣的文字并不能說她們給孔夫子挑刺,而是她們將孔夫子的言行與自己連得更近了。 她們或許有意無意地把孔夫子從萬世師表降為自己身邊的老師,在潛意識中建立了要與孔夫子一起進步的心理。(待續(xù)) |
|
|
來自: 經(jīng)史博物館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