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即田中螞蝗,當(dāng)歸酒飲之。地鱉蟲竹刀切斷,過夜能續(xù)者,可用。亦以當(dāng)歸酒飲之。兩味不拘多少,入布袋內(nèi),浸清尿中,1個月取起,又浸圓沙內(nèi)抽淡,焙干研末,敷傷處即能續(xù)生。
共為細(xì)末,茶湯調(diào)敷患處。又接斷方:亂發(fā)燒灰敷舌上接之,必須口合,以防其冷,凡耳鼻斷落,乘熱蘸之,接上即愈。亦須保暖,勿冷方效。能以口合,更妙。
別名玉貞散(《梅氏驗方新編》卷六)。
處方南星 防風(fēng)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解痙,止痛。治破傷風(fēng),牙關(guān)緊急,角弓反張,甚則咬牙縮舌。亦治瘋?cè)?。外治跌打損傷,金瘡出血。
本方是由《普濟本事方》玉真散發(fā)展而來,是治療破傷風(fēng)的常用方劑。方中白附子、天南星祛風(fēng)化痰,解痙止痛為君;羌活、防風(fēng)、白芷疏散經(jīng)絡(luò)中之風(fēng)邪為臣;天麻熄風(fēng)解痙為佐;以熱酒或童便為使,有通經(jīng)絡(luò)、行氣之功。
王真散
生白附子600g 防風(fēng)50g 白芷50g 
生天南星50g 天麻50g 羌活50g
上六味,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即得。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
傷科回生第一仙丹主治:跌傷、壓傷、打傷、刀傷、割喉,吊死,凍死,溺死,雷震死;火器傷,木器傷,遍體鱗傷,骨折,筋斷,腸出,腦漏。
雖遍體重傷,死已數(shù)日,只要身體尚稍軟,用此丹灌服,少刻即能有微氣,再服一次即活。大便如下紫血更妙。若身體已僵硬則難救。
處方來源,制備方法,用法用量,用藥禁忌:
藥物組成:
大土鱉蟲(活大而公者。去足,放瓦上,木炭微火焙黃,研細(xì))5錢,自然銅(研細(xì))3錢(放瓦上,木炭火燒紅,入好醋內(nèi)淬半刻,取出,再燒再淬,連制9次),真乳香(研細(xì))2錢(每1錢,用燈草1分5厘,在砂鍋內(nèi)同炒枯,與燈草灰同研,吹去燈草灰,再另研細(xì)),真陳血竭(研細(xì),飛凈)2錢,真辰砂(研細(xì),飛凈)2錢,全當(dāng)歸(研細(xì))1兩(用陳醋泡透,砂鍋炒干,研細(xì)),真正當(dāng)門麝(研細(xì))1錢。
處方來源
《集成良方三百種》卷下引彭竹樓方。
制備方法
如法炮制,稱準(zhǔn)分兩,為極細(xì)末,用小瓶盛入,每瓶1分5厘為1服,用蠟封口,切勿泄氣。
用法用量
遇受傷人,即用1瓶,以好黃酒沖服;能飲酒者,多飲尤好,使瘀血下行,小兒減半。傷重者,3-5服,傷輕者1-2服。立效。倘致命重傷,酌以數(shù)瓶敷之,其效尤速,傷非致命,即不用敷。
用藥方法禁忌
凍死者放暖室中,不可近火,多墊稻草,棉被褥;溺水死者,須令將水吐出;割喉者,將頭扶正,合住刀口,用生松香、生半夏等分,共研極細(xì)末,在傷口周圍厚厚敷緊,外用膏藥,周圍連好肉一并裹住,再用布條圍裹,用線縫好,一月平復(fù)如故;腸出者,用好醋1盆煎熱,不可太熱,尤不可涼,托腸火盆洗之,隨洗隨收,用尋常膏藥,加此丹貼傷口;溺水死,及吊死者,不可令泄氣。以上均即速服藥1瓶,活后以及傷愈,切宜避風(fēng),尤宜避房事、氣惱。
秘傳劉伯溫家藏接骨金瘡禁方
  接骨丹
  小拳雞一只,干拔去毛,搗爛入官桂末,再搗勻敷骨斷處,一周時其骨接上矣,即去之。如時間過長,恐生多骨而長出。
  接骨丹(作接骨膏亦可) 雞一只,去凈肉,將全身骨酥油炙為末。每服三錢,酒送下。又骨末三錢,取熱雞血調(diào)敷患處,再以生雞皮綁縛,經(jīng)一周時即去之。
  接骨奪命丹:
如死有微氣者,灌入可治。自然銅 古老錢(各醋 七次,各三錢) 地鱉蟲(五錢) 黃麻(燒灰,三錢) 大黃(酒煎,五錢) 桃仁 當(dāng)歸尾 紅花(各一錢) 骨碎補(去毛,酒蒸) 乳香沒藥 血竭 兒茶 朱砂 雄黃(各三錢) 麝香(五分) 共為細(xì)末,入瓷瓶內(nèi),以蠟封好,勿令泄氣,遇癥有微氣者,即用此藥,元酒釀送下即活,連進數(shù)服即愈。
民間高人特效接骨中藥方:消除所有的骨折后遺癥;專治粉碎性骨折,藥到可自動復(fù)位而痊愈!
內(nèi)服藥酒方:翠蛇,五加皮,土鱉蟲,紅花,杜仲,血竭,乳香,沒藥,桃仁,三七,黨參,牛膝,地龍,骨碎補,麝香,倒擦花,四塊瓦,竹葉青,毛青杠,巴巖龍,伸筋草,泡酒十斤,早晚各服一兩,此方能消除所有的骨折后遺癥。
外敷藥方:翠蛇,杜仲,五加皮,牛膝,土鱉蟲,紅花,四塊瓦,地五加,魚鰍患,水冬瓜根皮,母豬藤,伸筋草,骨碎補,麝香,小公雞一只。
此方為為全自動良方,不要上夾板,藥到自動復(fù)位。外敷藥一包就可以了,不要換藥。內(nèi)服藥酒方可以消除所有的骨折后遺癥。
又內(nèi)服方:骨碎補,當(dāng)歸身,祖師麻,制乳香,沒藥,血竭,兒茶,自然銅,土鱉蟲;
先將傷處整理復(fù)原,小夾板固定,前七味藥煎汁沖服后兩味,半小時就可以聽到局部有響聲,一米外都可以聽到,幾天內(nèi)可以痊愈。
公雞接骨法
海桐皮10克,龍骨10克,血竭10克三七10, 制乳香10,制沒藥10,桃仁10克,紅花10克,土元10克,川續(xù)斷10克,水蛭10克,共十一味中藥材粉碎,3至4斤小公雞一只,去毛,頭,爪,內(nèi)臟,切碎,與中藥一起打成肉泥,攪拌均勻,攤均勻在白布上,外敷于骨折部位,用保鮮膜包住藥面,24小時取下。
這就是傳說中的公雞接骨法,骨折好的快,不留遺癥,不發(fā)生骨頭壞死。
活雞接骨秘法
中藥方:
當(dāng)歸15、赤芍15、川芎15、三七10克、生地10、川斷15、杜仲15、骨碎補15、土鱉蟲15、紅花10、桃仁10、牛膝20、透骨草20、伸筋草15、乳香10、沒藥 10、血竭10、麝香1克(必須真和純)。
用原藥或者打成粉備用,活公雞一個。
用法:把上方藥物和活公雞一起快
速搗成糊狀之手捻不扎手。趁熱敷在骨折部位,24小時取下來,超過24小時會起泡。一般一次骨折即可愈合。
功效:破血逐瘀、消腫止痛、活血止血、續(xù)筋接骨,促進骨折愈合。
適用于:適合新骨折(一周以內(nèi)最好)、不適合陳舊性骨折。
經(jīng)百年臨床驗證:有祛瘀血、生新血、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生肌、促進組織再生,促進骨折愈合,續(xù)筋接骨的良好功效。是骨折不可多得的良方。
【白云方氏后裔】
 
 斷骨一夜愈合的接骨
偏方
 
用五加皮30克,.自然銅10克.,續(xù)繼30克,.共為末.和一個剛出世的小雞一起沖爛和均.貼扶在骨折處。
 
直到奇癢難忍時才取下.看看是否接上呢?然后囑病人休息一星期才可用力。
 
這也是一個老中醫(yī)傳我的.
 
療效:對20歲以下的人可以一夜接好。但是年齡大的要幾天才行,還要內(nèi)服幾付中藥,就沒有問題了。我用了幾十人,效果不
 
錯。請大家試試。
【方劑來源】《外治壽世方》
 
【組成白附子十二兩,天麻、白芷、羌活、防風(fēng)、南星各一兩,均生曬,研極細(xì)末,和勻
上藥不見火,共研細(xì)末敷破處。傷重或內(nèi)傷者,用酒調(diào)服數(shù)錢。不避風(fēng),不忌口。 
【功效應(yīng)用】凡-切破爛,旨可敷之即愈。此方傳自磨東,凡遇刀欣致命重傷,以及跌打命在旦夕者,無不立奏奇效。
 
黑藥方∶
松木桴炭十?dāng)?shù)塊,燒紅乘熱于石臼內(nèi)杵細(xì)。另用紅糖二、三兩,銅銚內(nèi)化烊,將炭末合入,調(diào)勻,攤于布上,乘熱貼于傷處(需溫?zé)岬弥?,不可過熱),以帛扎好,二、三日后解開看之。如不青黑,即用原藥熨熱貼之。倘或血瘀結(jié)腫,即以后開白藥敷之,仍用原布包好。(如系骨損,須七日后方可解動。)
 白藥方∶
白附子十二兩,天麻、白芷、羌活、防風(fēng)、南星各一兩,均生曬,研極細(xì)末,和勻。青腫者童便調(diào)涂,破則干摻之,雖腎子破出可治,立能止痛生肌、止血去瘀,且不忌風(fēng),真良藥也。此方本名玉真散,為傷科仙方,予嘗修制備用,價廉功捷,洵非他藥可及。
 杉木炭研極細(xì)末,用白沙糖蒸極融化,將炭末和勻攤紙上,乘熱貼之。無論破骨、傷筋、斷指、折足、數(shù)日可愈,屢試屢驗,不可輕視。忌食生冷發(fā)物。無杉木炭,用杉木燒枯亦可。
 又方∶凡骨斷痛極者,先用鳳仙花根一寸(以肥大者為佳),酒磨服之,揉動則不知痛,然后可用藥治?;蛴寐樗帲ㄒ姲b毒諸方)敷之,亦不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