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周王朝從無到有,從偏僻部族成長為中華王朝,整個過程可謂十分的“勵志”,他們原本生活在黃土高坡之上,先祖不斷努力,厚積薄發(fā),終于在武王時期戰(zhàn)勝并消滅東方強大的商王朝,建立了大周政權(quán)。 可惜的是,兩個世紀之后進入到春秋時期,周天子就成為了天下諸侯隨意擺弄的“道具”,威嚴盡失,這不得不讓人感嘆,為什么大周始終沒有培養(yǎng)出英明的君主?為什么沒能逃脫覆滅的命運呢? 
 一、“謊言”的形成1、最佳時機 我們從最早的文王說起,周文王姬昌統(tǒng)治周人長達半個世紀,他重視領(lǐng)地發(fā)展,招攬各種人才,由于賢名在外,天下不少能人異士都樂于投奔他的麾下,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和一些商王朝的名臣。 姬昌還興兵征服了周圍的很多小國,地盤逐漸擴大,軍力強盛,直接對東部的商王朝形成了包圍之勢。 此時商王朝在末代君主紂王的統(tǒng)治下漸漸民心渙散,分崩離析,在商王朝的國都朝歌內(nèi)部就流傳著“執(zhí)天命之人即將來臨”的傳言,遺憾的是,姬昌做好了伐商的所有準備,奈何還沒行動就去世了。 姬昌之后,兒子姬發(fā)繼位,是為周武王,他繼承父親的遺志,開始著手覆滅商王朝,不過他并不著急,而是不斷的等待,他在等什么呢? 由于紂王的統(tǒng)治越來越慘無人道,在殺害了重臣比干之后,很多商臣開始外逃,其中就有商朝的太師和少師,他們攜帶著商朝的祭器和禮器到了周國,姬發(fā)得到這些東西后,認為伐商的時機到來了。 
 2、“周因于殷禮” 公元前1027年,武王姬發(fā)成功會盟,以代天行道為由開始攻伐商王朝,牧野之戰(zhàn)中,周軍力挫商軍主力,并乘勝追擊直抵朝歌,商紂王眼看大勢已去,自焚而亡,商朝至此覆滅,武王姬發(fā)建立大周王朝。 
 喜歡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先秦時代,祭祀不管是對于國家也好,對于個人也好,都是生活中最為重要的一件事,當然了,那時的祭祀規(guī)模遠超我們現(xiàn)在可以理解的范疇,十分的隆重。 周王朝建立之初,就通過祭祀來給臣民灌輸天命思想,也就是讓自己作為上天的代理人,名正言順的管理這個國家的一切。 我們伐紂,商王朝滅亡,大周作為接班人等等,這些都是老天爺?shù)囊馑?,是因為殷商氣?shù)已盡,周室以德配天,所以一切都沒有問題。 
 二、“謊言”的影響1、沒有德才兼?zhèn)涞拿骶?/strong> 周文王到周武王,能夠覆滅商王朝并建立大周統(tǒng)治天下,和后世任何一個王朝的更迭一樣,都是靠的人,也是靠的武力征服,然而周王室卻把這一切歸結(jié)給了天意,這就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在世俗世界里的作用和意義。 
 周朝初期大封諸侯,讓他們承認自己繼承了天命,后周公制定周禮,再次對周王室的地位進行了鞏固,周成王之后,一直到周幽王西周結(jié)束這段時間里,基本沒有哪個周天子能稱得上明君、賢君。 不過暴君、昏君到是不少,比如周厲王,因為過于貪婪殘暴,竟然被趕出皇宮流亡14年之久,還有好戰(zhàn)的周宣王,“烽火戲諸侯”荒唐的周幽王等等。西周滅亡,周平王上臺遷都,進入東周時代,其實從歷史斷代上劃分,這個時候就是春秋時代了。 
 2、窮困潦倒的王室 我們后人說到春秋時代的霸主,有晉文公、齊桓公、楚莊王等等一籮筐,但唯獨周王室依舊沒走出什么賢明的君主,甚至越往后存在感越低,很少有人去關(guān)心他們究竟生活的如何,到底在干什么了。 周平王之后的王室所能控制和管轄的土地越來越少,到周襄王的時候已經(jīng)少到只剩一百多里的土地,土地越少能收的稅自然也不會太多,所以周平王時期當?shù)孛癫涣纳?、?jīng)濟不蕭條,據(jù)說周平王死后,治喪的錢還是王室向魯國借來的。 周桓王繼位時多少還有點周天子的威嚴,一次鄭莊公派人搶收了周王室土地上的糧食,周桓王興兵討伐,沒想到在戰(zhàn)場上被一箭射傷,敢傷天子這可是大逆不道啊,但是天下的諸侯沒有人愿意站出來幫助天子說話,紛紛選擇了沉默。 
 周王室從繁盛到?jīng)]落,數(shù)個世紀里沒有走出賢君,問題就出在祖宗提出的“天命論”,歷代周王都認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是天下共主,完全沒有想過如何自強不息,那么滅亡就是遲早的事情。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 
|  | 
來自: 昵稱55301288 > 《夏商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