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是去梭龍立戰(zhàn)功,為什么納蘭性德感嘆,不知征戰(zhàn)幾人還? “欲寄愁心朔雁邊,西風濁酒慘離顏。黃花時節(jié)碧云天。 古戍烽煙迷斥堠,夕陽村落解鞍韉。不知征戰(zhàn)幾人還?!鼻宄?納蘭性德《浣溪沙》 康熙21年的8月15,就是全國過中秋的好日子,天上一輪明月。28歲的納蘭性德接到了康熙皇帝的口諭,從即日起,他跟隨副都統(tǒng)郎坦公彭春,去往梭龍。此前康熙接到了,黑龍江邊境不安寧的消息,北方的羅剎國就是歷史上的沙俄,在邊境上生事,強占土地已經(jīng)達30年之久,而這片土地正是清朝的發(fā)祥地附近,康熙皇帝決定派副都統(tǒng)前去摸清邊境的地理地貌,敵人所在的據(jù)點,以便獲得第一手翔實的偵察資料。 而納蘭性德,作為乾清門的侍衛(wèi),此時負有重要的任務(wù),就是作為皇帝的親信,陪同郎坦,考察沙俄侵擾東北的狀態(tài),并觀察將軍行事,最后對康熙做匯報。 這個軍事任務(wù),長達4個月。 有人以為納蘭性德是康熙皇帝的近臣,雖為近臣不假,但絕對不是登堂入幕那種,他只是特殊的群體,皇帝身邊的侍衛(wèi)之一,且在乾清門侍衛(wèi)之上,還有御前侍衛(wèi)若干人。這些都是八旗子弟的精英,以護衛(wèi)皇帝和宮廷的安全為首要任務(wù)。納蘭性德是其中幾十名中的一員。 他們擁有特殊的身份和榮譽,可以穿黃馬褂戴花翎,英姿颯爽,如果皇帝是太陽,他們就是圍繞太陽的黃色光芒。從侍衛(wèi)走出的朝廷武將,重臣不在少數(shù),但考察期是相當漫長的,而工作十分枯燥而嚴謹。 納蘭性德已經(jīng)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五年,實際他和皇帝正面的交集并不多,除了皇帝高興的時候,讓他這個文進士出身的帥哥陪做幾次應(yīng)制詩,他其實就是長期跑龍?zhí)椎?,軍國大事沒有他的份。在乾清門這個角度,他看到的更多的是官員的升遷或者惶恐吧。他無數(shù)次看見父親進入朝堂,也無數(shù)次聽聞了許多內(nèi)幕。 康熙選中納蘭出使梭龍,因為他相信納蘭明珠家族的忠誠。納蘭在侍衛(wèi)這個崗位上也有五年,是時候,讓他有更多的歷練。這對于納蘭家族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獲得皇帝的信任,為將來外放做官,是打下基礎(chǔ)的。 但納蘭性德卻有另外的想法。 納蘭性德一直回避官場,從他的志愿來看,他一直喜歡讀書,最希望進入翰林院,和大儒研究文化知識?;蛘哌@是從小看到父親做官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得出的不詳。又或者是家族的血淚歷史,他們家族曾經(jīng)是明朝關(guān)外的藩王,但因為皇太極的鐵血征服,險些滅族,雖然祖父以降獲得了后人生存的機會,并納入貴族體系,但家族失去了大片土地,且嚴密受控于清朝皇帝,這種高處不勝寒,沒有未來和安全感的感覺,是這個家族所特有的。 所以當翰林院落選,反而被康熙選作侍衛(wèi),納蘭性德并不算太開心。如果是為家族的榮譽,或者納蘭會有豪情和激動,但顯然整個家族都被劫持到以武功論賞的尚武體系,納蘭性德覺得這是一件比較沒有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雖然他人前是那樣的風光和給人前途無量的感覺。 納蘭性德自然是完美主義者。自妻子離世之后,侍衛(wèi)的工作可以扈駕康熙到全國各地游歷,多少緩解了那種親密愛人離世的悲傷。納蘭性德雖然不情愿從武,但是他貴族的身份和嚴謹?shù)墓ぷ鳎驳玫焦ぷ髦械馁澷p,比如他曾經(jīng)做過弼馬溫,就是宮廷的馬政,短暫的牧馬生涯,讓他成為辨別培養(yǎng)馬匹的行家??滴蹩粗厮?,自然是工作的縝密和忠心。 納蘭性德因為妻子早逝,比別人更多一份愛惜家人的情感。無論他心中有怎樣的男兒情懷,但總有揮之不去的憂傷底色。 此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通過官方的軍事驛站,一路加鞭往北,朝行暮宿,日行百里,到重陽節(jié)前后,已經(jīng)北行千里外,塞外的秋天比皇城高曠寒冷,納蘭性德經(jīng)過的是各種古戰(zhàn)場,看到了歷歷秋墳。他充分領(lǐng)會了前人征戰(zhàn)的那種鐵血與蒼茫。而行軍途中,總會有各種危險和意外,讓他再次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渺小。 他分外思念親人。 ”欲寄愁心朔雁邊,西風濁酒慘離顏。黃花時節(jié)碧云天?!?/p> 我想將我的心情,由天上高飛的大雁帶回去,可是在這個地方只有西風吹面,濁酒溫腸,我的面容不但為風沙所侵蝕,也為別離的情緒所左右而顯得分外黯淡吧。 只是這塞外,如此美麗寂寞的古原,一天如碧,滿地菊花。這正是家園好酒團聚的日子呀。 “古戍烽煙迷斥堠,夕陽村落解鞍韉,不知征人幾時還?!?/p>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納蘭性德行的軍事驛站,那些古代的軍事建筑仍舊在使用,烽煙是用來傳遞軍事消息的。有可能是納蘭性德一行,通過烽煙來傳遞到下一站,也有可能還有零星的邊境沖突和戰(zhàn)爭,但顯然,這里不是指的沙俄。是未臣服的部落間的? 在夕陽里有村落可以留宿,但這應(yīng)該還是算驛站之類。 ”不知征人幾人還?!斑@個就頗有意味了。 第一可以說是他自己,因為按照行程來算,他還沒有到達要去的地方,起碼還有2/3的路程。連目的地都沒有到,何談歸期?這里也可以看到納蘭性德在軍旅途中的辛苦。連他自己都不清楚,什么時候才能夠回家? 第二,此次要深入戰(zhàn)爭沖突之地,而且也是做好了思想準備的,可能這一去會發(fā)生戰(zhàn)爭和沖突,他們是做了死的打算的。幾人可以回家? 第三,這個征,很有意思,有征服,遠征的主動,也有被征的含義。他納蘭性德也很搖擺,這次是他主動請纓還是康熙拿來就用呢? 第四,放在寥廓的邊境背景上,放在大歷史中,凡是戰(zhàn)爭就意味著犧牲,意味著有些人永遠埋骨邊境。這里有強烈的反戰(zhàn)情緒,甚至早已經(jīng)洞徹戰(zhàn)爭會帶來創(chuàng)傷和悲哀。 第五,他或者因此有對家人的愧疚吧。畢竟他死過妻子,那種親密之人的離開帶給他無盡的痛苦,那么他這一去不還,他知道總會傷到愛他人的心。 這首詩其實有濃濃的歷史感和反戰(zhàn)情緒。但與此情緒相反的是,納蘭性德經(jīng)過艱苦的跋涉,以及縝密的偵查,獲得了第1手翔實資料,供康熙皇帝決策。 兩年之后,梭龍戰(zhàn)報傳來,前線大捷。一場勝利平息了多年邊境的沖突,人們獲得了安寧的家園環(huán)境。康熙帝認為納蘭性德偵查提供的資料,是這次勝利的基礎(chǔ),有功社稷。但是此時納蘭性德剛剛以31歲的華年因病謝世。 納蘭性德身上,同時有忠誠和厭戰(zhàn)兩種思想,構(gòu)建起他短暫生涯的多面人生。關(guān)于納蘭性德身上還有很多謎團,比如他對滿清王朝的真實看法,他的思想,他的憂郁氣質(zhì)的真實來源,包括他的死亡,都是巨大的謎題。我寫下的僅僅只是一種可能。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