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楚龍是家里的獨子,他的父親及祖父同樣是。他的祖父曾經(jīng)讀過幾本舊書,了解一點中國歷史,本想給他的寶貝孫子取名為“成功”。不料,他的這一計劃被他的一個親戚給阻止了,那位親戚說,“這名字有點大,小孩子將來怕是受不住呀?!崩项^子一開始并不聽勸,后來他的兒子也跑來使勁搞破壞,他只好繳械投降,——盡管心里邊并不十分樂意。既然“成功”有點大,那么,取什么名字好呢?這一家人及幾位重要的親戚為著這事商量了好些天,有時候簡直是扯著嗓子在爭吵,最終,老頭子在近十份“提案”當(dāng)中選定了“楚龍”二字,“楚”代表了孩子的出生地,“龍”是望子成龍的意思。“我怎么覺得這名字也挺大的呢?”老頭子的兒子,也就是楚龍的生父李有為念叨了一嘴。他年輕的時候當(dāng)過村官,以“倔”出名,自以為有點能力的他因之始終無法爬上高位,年紀大了之后反倒成為一個硬過硬的農(nóng)民,什么苦活都得自己親手去干。偶爾有人埋怨他做官太“正直”,容易得罪人,不過,這樣的看法并非群眾的共同心聲,只是,老頭子愛聽這樣的話,聽了之后覺得自己的越混越差根本上是因為品行過于高潔的緣故。老頭子的兒子較之同村的同齡人,著實多讀了幾年書,拿到了高中學(xué)歷。父親當(dāng)官之時,兒子正處在青少年階段;父親一退下來,兒子面臨著出了學(xué)校找事做的麻煩。老頭子本想著安排兒子到村里教書,后來不知道怎么費了好大勁卻沒有將關(guān)系跑通,他只好沉重地嘆了口氣,問一問眼前不到二十歲的年輕人將來想做點什么。“爸,教書我是不愿意的,不如學(xué)門手藝?!蹦贻p人說道。“你是真蠢啊,教書有什么不好?工作穩(wěn)定,假期還多?!崩项^子有點憤憤然。這句話一說完,他才發(fā)覺自己并沒有十分底氣,萬一這兒子跟他一樣發(fā)起倔來,改變主意要去教書,那可怎么辦?這事他辦不妥?。?/span>他靈機應(yīng)變,順著兒子的想法說道,“學(xué)手藝就學(xué)手藝,問題是你自己得先拿個主意,看看學(xué)什么比較好。泥工,木工,還是篾匠,又或者是道匠師傅,要想一想?!?/span>他這兒子,除了沒有去學(xué)做道匠,其它能學(xué)的都學(xué)了個遍。若不是嫌做道匠太吵,同時又費神耗損精力,估計這活他也得嘗試著干上幾個月。他拜了好多個師父,每個師父都很不巧的帶他不超過半年,幾個月之后,功夫還沒有學(xué)好,他就開溜了,他覺得“沒什么意思”。老頭子罵他太“耐不得煩”,沒有出息,他反駁道:您老人家要是有出息,我現(xiàn)在不正教著書嗎?老頭子很生氣,但又無可奈何,他想動手打人,心里卻十分清楚自己不是他兒子的對手。他的兒子混著混著混成了他老爹一樣的純粹農(nóng)民,種著幾畝地,不勤奮也不偷懶地成日里忙活著,只是,他的種田水平遠不如他爹,他很“耐不得煩”,一點也不關(guān)心田里的收成?!菚r候,種稻子可是要向國家“交糧”的。李家的日子就這么稀里糊涂地過著,與村里的其他人家并沒有多少區(qū)別。夜深人靜的時候,李老頭偶爾會感慨家里一代不如一代,他不甘心有著高中學(xué)歷的兒子竟然做了一個農(nóng)民,——而且是一個在他眼里完全不稱職的農(nóng)民。喝多點酒,轉(zhuǎn)過頭來,他會想著,也許這一切都是命吧,老天爺如此安排有什么辦法呢?他的老伴也信命,時常在夏天的晚上搖著蒲扇感嘆著:人呀,什么都可以不信,不信命是要不得的!她并不解釋不信命為什么要不得。其后幾年,李老頭娶了兒媳婦,——這兒媳婦是隔壁村的,頗有長相,腿腳也好,而且有點文化,是個初中生。其后再幾年,李家的長孫出生了。這一路下來,李老頭覺得自家的命并不比別家差,要差也只能說比他自己心里頭的期望差。他覺得人生在世還是要懂得知足比較好,事實上,他幾十年來就不是一個不知足的人,否則的話,他年輕時候做著小官,手上有權(quán)力,好歹要給自己家里抓點啥,撈點啥,然而,這一切都沒有?!粧炅藗€名聲——他一家人對外都這么講。李老頭六十六歲那年,家里邊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他那不爭氣的兒子李有為喝多了酒,誤將一整瓶的“敵敵畏”吞下了肚子。老頭子喊著一眾鄰居將兒子送去衛(wèi)生院,洗腸洗胃地折騰了整整一天,直到夜幕降臨,噩耗才終止了他們的搶救行動。他兒子死了,死在三十三歲的大好年紀。這個時候,他兒子的兒子還不到六歲。家里遭遇變故之后,李老頭變得不再愿意跟人聊天,更不必說跟人回顧他年輕時候的光輝歲月。他年輕的時候,他兒子還是個孩子,生機勃勃,前途無量,而如今,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他肚子里邊除了苦水,腦袋里邊除了憂傷,眼睛里除了無望,他還能有什么呢?他照樣種田種菜養(yǎng)牛養(yǎng)豬,只是干什么都提不起勁,在農(nóng)村,六十幾歲可正是干活的好年齡啊。不只李老頭,李老太、李家媳婦也都完全變成了另一個樣,她們甚至都不想出門,每天眼睛干巴巴地發(fā)著呆,實在熬不住了就逗一逗楚龍,從這個可愛的孩子身上尋求一點微不足道的安慰。她們恨不得楚龍永遠停留在六歲的年齡,她們又不愿意孩子永遠停留在六歲的年齡,這一年實在太令人悲傷,這悲傷幾乎要將李家活著的人都席卷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