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宋時期為公元960—1279年,兩宋前期和中期(公元1200年前)為全球次氣候適宜期(800~1200) 。該時期為近2000年最溫暖的時期。西北歐風暴減少,暖而干,墨西哥熱而濕,尼羅河由于熱帶多雨而流量大增,落基山南部的雪線比現(xiàn)代約高366米,北極流冰的邊界遠比現(xiàn)代偏北。大約在公元900年,愛斯基摩人在極地定居。 兩宋末期(公元1200年后)進入中世紀寒冷期(1200~1450)。西北歐冷而濕,出現(xiàn)嚴酷的寒冬,里海水面上升32米,美洲冷而干,溫度低于多年平均值,尼羅河洪水水位低于平均值。?中世紀溫暖期(1450~1550)。出現(xiàn)世界性的海平面升高,赤道雨量豐富。 中國本國氣候記錄則顯示公元1200年前后的南宋進入了氣候寒冷期。該時期是中國最冷時期之一(另一個是明朝末期),凜冽寒冬屢現(xiàn),太湖、洞庭湖和鄱陽湖多次封凍,熱帶地區(qū)冰雪頻繁,江南柑橘和福建荔枝歷遭凍毀,年平均氣溫比現(xiàn)今約低 1℃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