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常說先成家后立業(yè),家庭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家對于我們來說,承載了太多,我們在外拼搏,無非就是希望家人過得好一點。家,是我們的避風港,是我們累的時候休息的地方,是我們受到委屈的時候,可以盡情哭訴的地方。 自古以來,我國都是一個十分重視家庭觀念的國家,關于家庭興旺發(fā)達,曾國藩曾經說過:“一個家庭的興旺發(fā)達,在于和睦、孝道和勤儉”,不過我覺得還有一點,那就是良好的家風,這一點上,曾國藩就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一個家庭,興旺發(fā)達的四個征兆,哪怕占一個,就很了不起。 勤儉,乃持家之道 曾國藩曾經說過:“一勤天下無難事”,曾國藩不但在官場上順風順水,他還非常善于持家。曾國藩嚴于自律,非常勤奮,他的成功和自己的勤奮是離不開的。他不僅自己以身作則,還對教育家人,保持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曾國藩去世以后,他的子孫都很有出息,這和曾國藩提倡勤儉有著密切關系。 懶惰的人,人見人厭,不怕你不聰明,就怕你懶惰不干,懶惰是萬惡之根源。一個家庭,如果保持勤儉節(jié)約的良好習慣,不管家族是否能走上成功,但是至少不會揮霍無度,不會出現敗家的現象。所以說,勤儉持家,這就是家道興旺的一個征兆。 孝道,乃固家之基石 自古以來,我國都是把孝順放在第一位,百善孝為先,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一個家庭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孝順父母,不管是在任何時候,一個不孝順的人,在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沒有人愿意和一個不孝順的人做朋友,和她成為生意伙伴,也沒有人愿意用這樣的人當員工,他也做不成興家旺業(yè)的大事。 想要一個家庭長久的興旺發(fā)達下去,不僅自己要做好,還要把這個孝道傳承下去,讓子孫后代都能夠做到,這才是家庭興旺發(fā)達的征兆。 和睦,乃興家之本 家和萬事興,和睦才是一個家庭興旺發(fā)達的根本。一個家庭只有和和睦睦,才能夠團結一致,團結一心,大家擰成一股繩,才會聚集更大的力量,發(fā)揮更大的優(yōu)勢。如果一個家庭,因為利益而心生怨恨,反目成仇,那這個家庭就如同一盤散沙,風一吹,煙消云散。 一個家庭,要以和為貴,和氣生財,都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有什么事情可以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商量,各退一步,不要私心太重,不要把利益看得比親情還要重要,這樣的話,就沒有解決不掉的矛盾。和氣是一個家庭興盛的根本。 良好的家風,乃傳家之寶 留給子女最寶貴的財富,不是金錢,即使家有萬貫,如果坐吃山空,總有花完的一天。如果一個家庭沒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后世子孫揮霍無度,養(yǎng)成不良的嗜好,這個家庭怎么可能興旺發(fā)達下去。良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傳家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這個家庭才會永遠行興旺發(fā)達下去。一個家庭,興旺發(fā)達的四個征兆,占一個,就很了不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