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 鳴 寺 雞鳴寺位于南京雞籠山下,北鄰玄武湖,依山傍水。蜿蜒曲直的雞鳴寺路上,燦爛奪目的櫻花,悅耳動聽的梵音妙語,這里有傳奇的故事,是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創(chuàng)建于西晉元年。 梁武帝曾四次于此舍身出家,每次都是朝庭撥款將皇帝贖回,國不可一日無君,梁武帝在此修行、講經、說法,寺廟香火旺盛,通常上萬人前來燒香、拜佛、聽經。我很難想像這么小的寺廟怎能容納得下那么多人。古時候道路泥濘,交通工具是馬車,即便上茅廁也會人滿為患。 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釋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出現(xiàn)在北印度。根據中國歷史記載,佛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入滅,住世七十九年。歷史記載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為大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一千年也就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胺稹边@個字是智慧,覺悟的意思,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佛的智慧無量無邊,用哲學名詞來講就是正確了解宇宙的本體,宇宙之間的現(xiàn)象,種類怎么產生的?從哪里來?現(xiàn)象過程如何?后來結果如何?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了,沒有迷惑,佛法無邊。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xiàn)在、未來,怎樣修行,休行的方法,怎樣脫離六道輪回。 中國的禪起源于印度的禪那,是在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由菩提達摩帶到了中國,達摩是婆羅門種姓,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禪宗又稱達摩宗。達摩被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于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yè)會梁武帝,面談不契,渡江,北上到北魏都城洛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后出禹門,游化終身。 梁武帝身著布衣,不好酒色,從五十歲起不再娶后宮,提昌后宮節(jié)儉,又始終以正人君子的標準約束自己。他要求全國祭祀宗廟,不準再用豬、牛、羊,要用蔬菜代替,他吃素,蔥姜蒜也不能吃。 梁武帝幾次入寺做和尚,精心研究佛教理論,這使得他沒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的人也出現(xiàn)了奸臣,造成朝政昏暗。老年的梁武帝剛愎自用,亂建佛寺,不聽勸諫,導致后期的政績下降,朝政混亂,最后連自己的命也保不住了。 司馬光的史記對梁武帝亡國評價是,任用小人,國力衰退,他活活被餓死,沒有援兵都是咎由自取。 歷史記載南朝國還是亡在梁武帝之手,后來隨朝統(tǒng)一了紛亂局面。 雞鳴寺雖小但歷史久遠,這座寺廟屢遭戰(zhàn)火摧殘。明朝皇帝朱元章是和尚出身,他弘揚佛法,曾撥款重建重修。抗日戰(zhàn)爭,文化大革命又遭毀壞。1958年改為尼姑道場,是眾尼姑修行的場所。 梁武帝修行期間請達摩到金陵問道,他問達摩大師:“我一生造寺廟,剃度許多出家人為僧,施舍財務救濟窮人,為僧人提供食物,這有什么功德,”?達摩說:“沒有功德”。你不懂真正的佛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這叫做求福報,不可將福報當作功德。功德存在于自我本性中,并不表現(xiàn)在行善事求福報上。認識自己的本性為功,平等待人即德。內心謙虛是功,行為有禮是德,萬種佛法為功,不受虛妄心念的干擾即德。因此福德與功德是有差別的。到現(xiàn)在這座寺廟依然香火旺盛,游客絡繹不絕,朗朗的誦經聲回蕩在寺廟的每個角落。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電視連續(xù)劇《新白娘子傳奇》雷峰塔就是在這里取景。 (關注ID:wang2050164243) (書香雅韻歡迎您) 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激發(fā)民族奮進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