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財富網《交易與投資》直播現(xiàn)場  李林/圖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在7月7日的《交易與投資》直播中,給出了一套宏觀觀測框架。他認為國內的流動性條件主要看廣義貨幣投放量(M2),國外主要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或收縮程度。兩者不盡相同。我國流動性的釋放過程,是由央行驅動,商業(yè)銀行進行流動性追蹤投放。 僅就國內而言,M2的增速是反映流動性是否充裕的指標。2020年廣義貨幣供應增速為11%,今年到目前為止是8%-9%,相較之下,今年以來貨幣供應的速度在下降,也就意味著進入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增量資金在減少。根據(jù)過往30年的經驗,M2增速比名義GDP增速多5個百分點左右,關系平穩(wěn)。去年,受疫情影響,我國名義GDP增長3%,相較于去年全年11%的M2增速,存在8個百分點的差距,邵宇稱之為“冗余的流動性”,這些資金部分進入了資本市場,帶來了A股去年的行情。然而今年有很大的不同。不僅經濟快速修復,M2增速環(huán)比還略有下降。邵宇認為,大部分貨幣供應進入了實體經濟恢復的領域,相較而言,資本市場的流動性邊際減弱。從而對市場形成壓制。今年的經濟增速目標是6%,通脹目標是3%。邵宇預測全年實際增速可能在7%-7.5%,通脹在2%-2.5%,兩者相加,名義GDP將接近9%-10%。而上個月M2增速僅為8.1%,慢于GDP增速。7月7日,國常會釋放或將降準的信號,邵宇表示這一消息符合預期。也意味著,春節(jié)以來市場流動性偏緊的情況將會有所緩解。微觀層面,當流動性進入市場,會推升資產價格。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新基金發(fā)行量是觀測市場流動性的重要指標。去年,爆款基金頻出,也是流動性寬松的反映。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交易與投資》直播間  李林/圖陳靂還表示,政策導向一定程度上引導了貨幣流向。今年以來,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現(xiàn)象是,如果把住房行業(yè)的貸款因素加進來,在一些特定的領域,它的流動性其實是極端的緊張的,因為有限的增量資金,流向了更需要支持的領域,包括科技、醫(yī)療公共衛(wèi)生、精準扶貧等。而這也反映在3月以來,市場中新能源、芯片等板塊備受追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