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大約40年前吧,在老家附近農(nóng)村,有這樣一種習(xí)俗:在宴席上面(比如婚宴、會節(jié)),入席后,主人家每上一道菜,客人都每人先夾一塊放到自己帶來的大碗里,帶回家去給家里人吃。每人夾上一輪后,這道菜就空了。夾回去的主要是肉類,剩下的蔬菜、粉條之類是不夾的,現(xiàn)場就吃點蔬菜及粉條等素菜填填肚子。這種做法,在我們那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兜菜”,意思就是把菜打包“兜”回家里去吃。 宴席上的美食 在宴席上“兜菜”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年紀的婦女,坐男人的桌子是不會這么做的?;蛟S是因為男人們要喝酒,那些肉菜是要吃掉的,打包不大適合;又或者男人比較愛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兜菜”;還或者是因為女人更懂得勤儉持家,才會把好吃的菜帶回家去給家人分享。不管怎么說,因為這是一種當時的風(fēng)俗,大家都習(xí)以為常,沒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主人家也不會見怪,反而會幫客人包好。 瀝林特色碌鵝 當然,這些都是在當年物質(zhì)貧乏的年代的做法,因為那時一年中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有肉菜吃,因此那些肉菜才特別珍貴,需要打包回去給家人分享。后來隨著人們生活的好轉(zhuǎn),每天的伙食都跟過節(jié)沒有兩樣,酒席上的菜也不稀奇了,這樣,“兜菜”的做法很自然地就不復(fù)存在了。 男人們的座席 可是在不久前,在仲愷區(qū)瀝林鎮(zhèn)羅村一場在祠堂里舉辦的婚宴上,我又見到了久違的“兜菜”?!岸挡恕钡囊廊淮蠖嗍巧狭四昙o的女同胞們,不同的是她們“兜”的容器不再是自己帶來的大碗,而是主人提供的塑料袋。她們依然是把每樣菜都夾到自己的袋子里,帶回家去吃??吹轿遗恼?,她們還有點不好意思呢。 每一桌13道菜,當?shù)鼐葡淖罡咭?guī)格 現(xiàn)在當然不是因為物質(zhì)貧乏、少吃肉菜而“兜菜”了。后來我問了一下主人家,他們說出了真正的原因:因為開席的時間較晚(可能是選定吉時的原因,下午2點多才開席),大家其實在家都已經(jīng)吃過午飯,來到這里赴宴已經(jīng)吃不下了,所以才會把菜打包回去。我想:這除了是一種習(xí)俗的流傳,也是一種節(jié)約食物不浪費的良好習(xí)慣呢。 兜菜打包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