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朝歷代,從秦始皇嬴政、漢高祖劉邦開始近兩千年,真正濫殺開國功臣的開國皇帝,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一個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間,先后以“胡惟庸”“藍玉”兩大案,大殺功臣、或論罪其子孫,不止是先后處死了韓國公李善長、凉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 穎國公傅友德、開國公常升(開平王/鄂國公常遇春之子)、 申國公鄧鎮(zhèn)(寧河王/衛(wèi)國公鄧愈之子)這六個國公, 還處死了南雄侯趙庸, 臨川侯胡美, 定遠侯王弼, 德慶侯廖永忠,永平侯謝成, 崇山侯李新, 淮安侯華中, 宣寧侯曹泰,徽先伯桑敬,西涼侯濮玙,忠勤伯汪廣洋…… 還滅族了江夏侯周德興,延安侯唐勝宗,吉安侯陸仲亨,平?jīng)龊钯M聚,河南侯陸聚,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靖寧侯葉升,鶴慶侯張翼,景川侯曹震,會寧侯張溫,普定侯陳桓,舳艫侯朱壽,懷遠侯曹興,合計一共是二十三個侯爵,二個伯爵; 此外, 汝南侯梅思祖,東平侯韓政,濟寧侯顧時,靖海侯吳禎,鞏昌侯郭興,營陽侯楊璟,臨江侯陳德,六安侯王志,南安侯俞通源早死……這些早死之人,也被追罪為“胡惟庸黨羽”或者”藍玉黨羽”,除爵,處死其子,甚至滅族。 甚至連信國公湯和,雖然除了追封中山王的魏國公徐達,追封黔寧王的西平侯沐英,以及武定侯郭英等少數(shù)幾人,就只有他這個朱元璋的幼時好友,及時地告老還鄉(xiāng),做個老農(nóng),得以在其晚年大肆殺戮時,仍得善終,追封東甌王,然而他的子孫也不得嗣爵。 一直到百年之后的嘉靖年間,紹封開國功臣“六王后裔”,湯和后人才得以襲封靈壁侯,和 襲封懷遠侯的常遇春后人,襲封定遠侯的鄧愈后人一起,獲得了紹封。 然而,就在朱元璋殺戮滅門無數(shù)的同時,卻又給自己那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侄孫盡數(shù)封王,更讓他們世襲罔替,裂土封藩一方。 而且,朱元璋還給了自己這些兒孫,遠超之前歷朝皇子親王的物質(zhì)待遇,禮絕百僚的尊崇地位、代代不減的肥田厚祿。 朱元璋的那些親兒子都干了多少奇葩暴行,全寫在朱元璋自己編撰的《御制紀非錄》里,秦王、潭王、魯王、齊王……朱元璋最后又是怎么處置他們的? 他的大肆殺戮,究竟是為國家為百姓,還是為自己兒孫杜絕隱患,坐穩(wěn)江山,顯而易見,一目了然。 朱元璋一共斷絕了六個公爵三十三個侯爵的蔭封, 殺戮甚至滅門了其中大多數(shù)與他一齊光復華夏有功的功臣。其對功臣的殘酷程度,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空前絕后。 功臣的“功”,重則說是對國家,輕則說是對君主個人。如果說開國君主于國于民有“大功”,那功臣們也當然要分去相當一部分。開國功臣確實不見得都是品行高尚的好人,可開國君主的子孫們,那些同姓藩王,原本于天下無尺寸之功,難道他們就不魚肉百姓? 秦朝滅亡的原因很多,唯獨扯不到秦始皇厚待功臣上,反而是秦二世濫殺重臣,自毀柱石。漢高祖劉邦誅滅異姓諸侯王毫不手軟,但對絕大多數(shù)功臣富貴始終。 后世更有漢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厚待功臣的許多現(xiàn)成例子,甚至是“爾本夷狄”的元世祖忽必烈,莫非他們不殺功臣,反而厚待之,天下就因此大亂了? 劉秀這句「古之亡國,皆以無道,未嘗聞功臣地多而滅亡者」,難道說得不對? 連朱元璋的兒子朱棣,都對跟從自己重新打了一遍江山的靖難功臣們,非常優(yōu)待,封官賜爵,以定國公府、英國公府、成國公府為首,勉強重新建立了一個明朝的勛貴體系。 ——所以,難不成大家全錯了?只有朱元璋對?還只有朱元璋一個人有封建帝王的“歷史局限性”? 用朱元璋生平最討厭的孟子名言:【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其實,朱元璋廢掉六個公爵三十三家侯爵,滅門那么多開國功臣,為什么沒人反?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那些沒被上司牽連、受到清洗的中層軍官,可都過得太滋潤了,甚至能把自己的指揮使、千戶、百戶之類的軍職,往后傳上一兩百年。 明朝這種將軍的兒子繼續(xù)當將軍,不止爵位連職位也能世襲,十幾歲的戚繼光可以直接繼承祖輩傳下來的正四品“登州衛(wèi)指揮僉事”的奇葩制度,就是朱元璋發(fā)明的…… 之前再如何厚待開國功臣的秦漢唐宋各朝,可都并不存在!功臣的子弟升官再快,也不能直接繼承父輩的軍職。 顯而易見,這也是一種“推恩令”,朱元璋一邊誅殺開國功臣,一邊將此前各朝用來贖買開國功臣的各種代價,全推恩給那些距離權力中心更遠的中下層軍官身上,以此免除功臣對皇權的威脅。 然而,十幾代帝王、二百余年傳承,獲得世襲軍職的軍官數(shù)量浩如煙海,其中如戚繼光這樣的人才當然鳳毛麟角,絕大多數(shù)必然是尸位素餐之徒,從朱元璋時代就傳下的衛(wèi)所兵制與世襲軍官制,到明末早已經(jīng)是公認的不堪一擊了。 最大的禍端在于,正因為朱元璋完全破壞了從嬴政與劉邦開始,近兩千年以來,開國皇帝與功臣共天下的血酬法則, 所以,從南明時期一直到清朝末年,各個反清勢力無不是諸心不齊,互相拆臺,令清朝中樞竟得以從容調(diào)遣,各個擊破, 人人都生怕別人當朱元璋,而自己做了陳友諒、做了藍玉/傅友德的結果,就是“天父殺天兄,依舊姓咸豐”,生生讓清朝破了“胡人無百年運”魔咒,僅憑那么區(qū)區(qū)十幾萬、幾十萬的人口,統(tǒng)治天下上億生靈二百余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