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當(dāng)年,曹丕稱帝,但是稱帝之前,兄弟爭斗不止,他對曹植耿耿于懷,一心想要拔除“眼中釘、肉中刺”。 曹植一首“七步詩”,讓當(dāng)朝文武都心生敬佩。即便如此,曹丕仍舊把他發(fā)配到偏遠之地,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曹植41歲客死他鄉(xiāng)。 兄弟姐妹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人,為什么到頭來卻成為了仇人? 如果你的兄弟姐妹不和睦,相互仇怨,請做好以下5件事,別讓大家庭上演悲劇。 02 第一,感激父母和兒女的“骨肉之情”。 《莊子》里,記錄一個故事。 假國有一個官員,在國家破滅的時候,他舍棄了價值連城的玉璧,卻帶上了嬰兒。 一起逃亡的人,都很奇怪,為什么錢財都扔掉了,要帶著孩子跑?這人說,這個孩子,和他骨肉相連,怎么能夠舍棄呢? 感情,是金錢買不到的,利益換不來的。 不管父母對你好不好,都是骨肉之情。我們都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血管里的血和父親有關(guān)。 所有的孩子,都是父母一生最愛的孩子。當(dāng)你這樣去想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兄弟姐妹的感情,根植在命脈之中,無法割舍。如果一定要舍去,就是忘記了“根”,視為“大逆不道”。 03 第二,看淡父母對兒女的“不公平”。 別指望世上有絕對的公平,父母厚此薄彼,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很多兄弟姐妹不和,起源是父母對兒女不公平,一起成長的時候,有各種積怨。 上世紀(jì)八十年代,我們?nèi)易≡谏疥戈估?,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了下頓。 貧窮,讓父母不得不做出教育的選擇——我和姐姐上了高中,哥哥初中畢業(yè)后去打工。 因為讀書多少的問題,哥哥頗有怨言??墒牵惺裁崔k法呢?畢竟家庭條件有限。 當(dāng)然,也有一些父母,重男輕女,或者重女輕男。在財產(chǎn)分配、教育投資、家庭事業(yè)繼承、贍養(yǎng)費用平攤等方面,無法真正公平公正。 自古以來,家庭的感情和利益如何分配,沒有行之有效的標(biāo)準(zhǔn)。真所謂,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 即便父母薄待了你,也沒有關(guān)系,你仍舊需要理解父母。 父母不是神,不能讓所有的兒女都滿意。 04 第三,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斤斤計較”是一個人的本性,在利益面前,誰能做到“淡泊”呢? 我的一個朋友,在城里有兩套房子,但是他一直在爭執(zhí)父母的老房子。他說,父母的老房子,不值錢,但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老房子在的地方,就是老家。 我問他,如果兄弟姐妹們一起把老房子改造一番,每個人都分一層,可以么? 朋友說,不是不可以,就是他不能多出錢。以前,家里的老二,從父母身上得了好幾樣古董,應(yīng)該多出些錢。 繞了一個大圈,還是牽涉到了“利益”問題。這些年,朋友賺了千萬,但是他卻因為幾樣古董,和兄弟姐妹結(jié)仇了。要房子是假,內(nèi)心不平衡才是真。 我們常說,做人要大度,別計較。 可惜,我們能夠?qū)δ吧舜蠖龋瑓s對兄弟姐妹計較。 所有的矛盾,都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到原因,如果你能夠?qū)ΠY下藥,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放寬心,把平日的恩怨都忘記,大家庭自然就和諧了。 05 第四,保持適度距離,不頻繁來往。 與任何人走得太近了,都是一場災(zāi)難。 兄弟姐妹之間沒有仇怨,但是不能保證“妯娌之間”沒有仇怨。還有,婆婆、媳婦、小姑之間的矛盾,也是難以調(diào)和的。 聰明的人,在成家之后,立馬從大家庭里分離出去,哪怕租房子住,也行。 兄弟姐妹分家了,以后相聚,就是“做客”了,大家都會客客氣氣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距離遠了,相聚的時間少了,兄弟姐妹們,還會常常懷念,能夠通過微信群進行互動交流,誰家有事情了,也能得到及時幫助。 距離產(chǎn)生美,各自安好才是真的好。 06 第五,學(xué)會靠自己,減少對“財產(chǎn)”的交換。 農(nóng)村有句俗話:“兄弟不共財,姊妹少往來?!?/p> 兄弟姐妹長大之后,每個人的命運不一樣,擁有的財富也不一樣。富人幫助窮人,是應(yīng)該的,但是不能有依賴思想。 有的人,看到兄弟姐妹發(fā)財了,就頻繁去借錢,并且沒有打算歸還。一開口就說“他們家,那么有錢,還在乎這一兩萬”? 有的人,和家人一起做生意,在利益分配、虧損承擔(dān)方面,難免會存在爭執(zhí)。 最好是,親兄弟,明算賬。 關(guān)于財產(chǎn)的問題,還是中規(guī)中矩地說清楚為好。送禮是送禮,借錢是借錢,別混為一談;合作的事情,要減少。 07 結(jié)束語。
因為利益而反目成仇的兄弟姐妹,和小人沒有區(qū)別。真正的君子,可以容得下“大家庭”,以道義為做人的準(zhǔn)則。 很多家庭,父母老去之后,兄弟姐妹不來往了;在父母變老的時候,兄弟姐妹都在爭財產(chǎn),而不愿意贍養(yǎng)父母。 其實,兄弟姐妹才是陪你最久的親人,不管有多大的恩怨,都無需計較。 有個詞語叫“情同手足”,也就是說,不管財富在誰手里,利益給了誰,都是在左手或者右手,并沒有弄丟。 家和業(yè)興,理解萬歲。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