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化媽:孩子,這世上有太多你要感知的情感,善良絕對是其中最重要的。 作者:雨漫 來源:爸媽進化論原創(chuàng) 親愛的兒子: 還記得幼兒園時,你總是在媽媽耳邊背誦:“人之初,性本善?!?/p> 那時的你全然不知,這句話的含義。其實啊,它是在提醒,我們最初的心,都是善良的。 什么是善良呢? 給你講個故事吧。 前幾天,媽媽看到一段視頻,云南瀘水的一個小男孩,哭著教育了他的爸爸。 當時他和爸爸在餐廳吃飯,一位推銷員來到他們面前推銷洗衣液。 爸爸的態(tài)度很強硬,堅決地把推銷員趕走了。 小男孩突然停止用餐,一本正經(jīng)地對爸爸說: “你不買也就算了,你不用給他趕得那么直接。 如果我換做是他的話,我給你推銷你就一直趕我走,你覺得這有多傷別人的自尊心嗎?” 話語未落,男孩便抽泣了起來。 許多人被小男孩善良的舉動,感動得哭了,媽媽也是。 同情容易,理解很難。 曾經(jīng)有一位總統(tǒng)說過:如果你正直,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善良,那什么也都無關緊要了。 是啊,孩子,這世上有太多你要感知的情感,善良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種 。 善良不是本能,但是一種選擇 寶貝,還記得你最喜歡看的那部電影《奇跡男孩》嗎? 里面的小主人公奧吉,剛出生就被判定只能活三個月,因為患有疾病,他的面部有很多皺褶。 經(jīng)歷了27次整形手術后,奧吉堅強地活了下來,只不過從那以后,他總是帶著一頂宇航員的頭盔,因為人們看到他的臉,都會嘲笑他。 5年級,奧吉的爸媽終于鼓起勇氣送他進學校,希望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讀書學習。 但小奧吉的學校生活并不順利。他遭到了歧視和排擠,甚至還有同學嘲笑他像怪物。 寶貝,我記得電影看到這里的時候,你非常氣憤。 你說:“媽媽,我要是奧吉,我就去用腳踢他們。” 但小奧吉是怎么做的呢? 他并沒有選擇用暴力去回擊,而是接受了家人對他的鼓勵,用寬容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嘲諷。 小奧吉沒有被善待,但是他卻選擇善待整個世界。 電影的最后,有一句話讓媽媽一直記在心里: “善良一點,因為每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zhàn),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他人,你只需要用心去看。” 遭遇是任何人無法選擇的,我們唯一可以選擇的是如何面對。 孩子,若今天你經(jīng)歷和奧吉同樣的境遇,媽媽希望你能堅強面對,用你的勇敢直面歧視,用你的善良包容無知。 請不要吝嗇你的善良,那是你通向美好的路。 善良的初衷,是擁有同情心 那到底怎樣才算得上善良呢? 媽媽給你分享一件事情,你就能體會了。 小男孩路過一家店時,透過玻璃門看到一只貓咪蹲守門內,店門雖然上了鎖,卻能拉開一條縫。 男孩拿出一把小尖刀,從門縫塞進去,逗得小貓伸出爪子不停地抓小尖刀。 突然,小男孩把刀收走,惹得小貓從門縫探出頭來。 就在這時,小男孩左手拉門、右手推門,死死地把小貓夾在了門的中間,動彈不得。 即便小貓想要逃走,又幾次三番地被小男孩踹了回去。 寶貝,這不是媽媽編造的故事,這是小店監(jiān)控視頻拍下的情景。 看到這個事情,媽媽心里很難過。 無法想象,這么小的男孩怎能如此殘忍? 寶貝,媽媽突然想到了你。 那次,我們帶著妹妹在外面散步,你突然大叫一聲:“媽媽,你快來看,這是什么?” 我跑過去看,原來是一只長著長長翅膀的螞蟻。 你蹲在地上看了好久,還不停地問我,它要去哪里。 接著你起身離開,媽媽看到你特地從螞蟻身邊繞了一圈,還不忘提醒我和妹妹:“你們走那邊,千萬別踩到它哦?!?/p> 同樣是小孩子,但你和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面對比自己弱小的生物時,卻是截然不同的方式。 孩子,世間萬物的關系,大多時候不是你弱他強、就是你強他弱,我們不應恃強,更不能凌弱。 因為欺負弱小,是失敗的人才會去干的事。 只有當你收起微不足道的優(yōu)越感,保有一顆同情之心,才不會狂妄。 善良,需要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 寶貝,還記得李阿姨家的小天哥哥嗎? 比你大一個月,也是讀一年級。 那次我和李阿姨帶著你和小天去游樂園玩,在路上你倆激動地聊著一年級的學習生活。 小天哥哥突然提高了嗓門:“你們知道嗎,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我們班有個女生上著課,突然就大哭了起來。” 我們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讓小天突然這么激動。 小天哥哥一下子捧腹大笑:“她居然拉肚子在褲子上了,班上都臭得不行了?!?/p> 李阿姨生氣地制止了小天哥哥:“小天,那個小女孩都哭了,你還笑,她當時得有多丟臉。” 李阿姨說得對,女孩當時的心里一定是慌張又焦急,再加上同學們一起哄,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在這,媽媽想要教會你一個詞:共情力,也叫做同理心,這對你以后為人處世有很大的用處。 現(xiàn)在你或許還不能理解什么是共情力,其實,它就是一種能設身處地地體驗他人處境,然后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媽媽為什么希望你能夠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別人,是因為每個人的經(jīng)歷都不同。 正因為沒有同樣的經(jīng)歷,我們才無法感知他人的感受,更容易冷漠對待。 但是孩子,如果每個人都只關注自己的感受,那這個世界就沒有溫暖,我們也將失去所有快樂。 所以當你面對不同人的遭遇時,媽媽希望你能用心去體會,試著去理解。 情感上的理解絕對更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當你理解了別人,心就暖了。 ![]() 請把善良留給真正需要的人 媽媽希望你用善良待人,同時也期望你能善待自己。 你5歲時,有一次我們聊天,你突然冒出來一個詞:過猶不及。 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凡事都要有度,過了頭就不見得是好事。 古時候,村子里有個富人。 一天,有乞丐敲開富人家的門,說自己已經(jīng)很多天沒吃飯了,希望富人可以施舍一點飯菜給他。 富人很善良,馬上叫人去廚房拿了熱飯熱菜。 第二天,乞丐又來了,不僅如此,還帶來了自己的妻兒。 富人看他可憐,把他們一家請了進來,還盛好熱飯熱菜,端給他們,臨走時富人還給孩子準備了衣服和玩具。 接下來幾天,乞丐更過分了。 他不僅帶著妻兒、還叫來了朋友,敲開富人家的門,不等邀請就直沖了進去,把所有東西都拿走了。 你的善良過了頭,就會滋養(yǎng)他人的貪婪。當付出變成負擔和自我壓抑,助人又何談快樂。 與人為善,同樣如此。善良不是隱忍、不是屈就,當你覺得不舒服,請遠離。 點個在看,孩子,善良很貴,請留給值得的人。 ![]() 作者簡介:雨漫,富書專欄作者,文章首發(fā)公眾號: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