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慈禧“變法”
慈 禧
都知道慈禧是個頑固的保守派,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僅維持103天就被她絞殺,怎么會“變法”呢?還真有,1902年,慈禧發(fā)布了一道上諭:“漢人婦女,率多纏足,由來已久,有傷造物之和。嗣后縉紳人家,務(wù)當(dāng)婉切勸導(dǎo),使之家喻戶曉,以期漸除積習(xí)?!笔莿窠淅p足的,在這一點上,慈禧一點也不保守,革除弊端,大有開放之態(tài),真是慈禧“變法”?。?/p>
(二)鼻煙壺選進士
花樣繁多的鼻煙壺
進士的選拔那可是國家大事,直接關(guān)系到人材的選拔、國家的興衰,所以皇帝都是任命那些最寵信的、有真才實學(xué)的大臣擔(dān)任主考官。清朝道光年間的穆彰阿,就曾主持過五次會試、三次鄉(xiāng)試,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穆彰阿,滿州鑲藍旗人,進士出身,任軍機處大臣二十多年,還是軍機處領(lǐng)班,可見皇帝對他的寵信。但穆彰阿在主持會試判卷時,由于懶政,便用他獨特的招術(shù)~~用鼻煙壺來判卷。
天然瑪瑙浮雕鼻煙壺
這位穆大人把事前準備好的鼻煙壺放在口袋里,手下官員每判一份試卷請他最后拍板,穆大人就摸一次鼻煙壺,如果摸出的是琥珀的,就錄取,如果是白玉的,就不錄取,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如果取夠了名額,那些沒來得及參加“摸獎”的試卷,就只好落榜了。
(三)一個雞蛋30兩銀子
1850年(道光30年),道光皇帝要到南北海游玩,所以這南北海總得修茸裝裱一番才行。于是道光就派了幾個信任的太監(jiān)全權(quán)負責(zé),這幾個太監(jiān)修理時只是拆了后墻補前墻,再涂染裝飾一下,竟然花了13萬兩銀子!這太監(jiān)要是貪污起來也真夠狠的,道光居然沒有驚詫懷疑!因為道光在宮里吃的雞蛋,是30兩銀子一個!所以,有一天道光皇帝跟一大學(xué)士聊天,聽說大學(xué)士早上吃了三個荷包蛋,便驚訝地說“你好闊氣呀,一頓早餐就吃掉一百多兩銀子!”而大學(xué)士也沒有捅破“雞蛋沒有這么貴”的窗戶紙,當(dāng)時正常的價格是一個雞蛋才6文錢。
(四)沒進考場先中進士
老話說“自古沒有考場外的舉人',但在大清朝,卻有一位士子還沒進考場就確定能中,只要他到時進考場交卷走個過場就行。
這位考生就得感謝太平天國了。太平天國鬧騰了十多年,滿清政府花了好大力氣愣是不能剿平。到咸豐十年(1860)的時候,整個清廷也破敗不堪、搖搖欲墜,科考也受到了嚴重影響。這年的庚申科會試,各省舉子到京趕考者連正常年景的一半都不到,尤其是南方舉子,想去北京,比登天還難,有些省份甚至連一個人都沒有,云南舉子倪恩齡是早幾年前到北京親戚家居住的,是整個云南省唯一參加考試的人,那時朝廷也是考慮南北差異搞均衡的,有照顧偏遠省份的政策,也就是說,他只要進考場,只要交卷就能中,所以進考場前親戚朋友就向他表示祝賀。倪恩齡大概是自科舉以來最幸運的讀書人了。果如眾人所料,他中了,后來做到知府的官職。
(五)縣令找“馬”
左宗棠有個部下,姓武,老鼠尿書~~識(濕)字不多,但因為跟著主子鎮(zhèn)壓太平天國有功,左宗棠還是保舉他做了華亭(上海松江縣)縣令。
一次縣考(選秀才的考試)之前,武縣令找人出了題目,他順手藏進自己靴筒的夾層里。等到考試那天,武縣令卻忘了考題放哪兒了,翻箱倒柜楞是找不到,急得滿頭大汗。下屬問他可否還記得考題,武縣令說只記得里面有一匹馬,下屬和師爺趕緊找來《四書》,尋找有“馬'的句子,找到“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至于犬馬'等句,但武縣令都說不像,因為他的那匹馬是在前邊第一個字,于是又找到“馬不進也”一句,武縣令還是說不像。這時突然有下屬提醒說是不是順手放靴筒里了,武縣令這才忽然想起,趕忙拿出來,大家一看,原來是“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武縣令得意洋洋地說:“你們看,還是我的記性好,這馬不是在前邊嗎?”下屬和師爺面面相覷:武縣令居然連“焉”和“馬”都分不清,真令人啼笑皆非。
后來有好事者寫了一首打油詩記錄這件事:縣太爺呀頂呱呱,請人出題放靴下。焉字當(dāng)作馬來騎,難怪塞翁會失馬。
結(jié)語:只有荒唐的時代,才有荒唐的人,才會做出荒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