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寫作的秘密,說來很是尋常:輸入決定輸出。 你讀什么,決定了你會寫出什么。你每天讀什么,決定了你每天能寫什么。 2. 你也許還不知道:職業(yè)寫作的要義是每天都寫,絕不停止。 你和他們的差別,正在于此。 3. 熟練的寫作者,大多采取“層涂法”來工作。 簡言之,要先寫樹林,后寫樹,先寫全部,后寫局部。 4. 常常怯于下筆的人,可以考慮以下三種解決方案: (1)從你能想到的任意一句開始寫,不要停,直到進入心流狀態(tài)為止; (2)從得意的段落寫,之后再寫它的上下文; (3)從結(jié)尾處開始寫,如果結(jié)尾是總結(jié),那就再去寫能支撐結(jié)論的論證,直到辭章、考據(jù)都一一涌現(xiàn)。 5. 認真地寫,誠懇地寫,滿含激情地寫,用盡全力地寫。 杜課的老讀者Dr.wang 昨天給我留言說:“杜老師,純粹的、真誠的文字最感人,其實這是讀過一點書的人都心知肚明的?!?/span> 6. 修改,修改,無休無止地修改,直到你自己認為無一字不妥帖為止。
7. 高水平的寫作,有兩個關(guān)鍵要素: (1)經(jīng)歷過專業(yè)訓練; (2)但仍然保持著業(yè)余的激情。 8. 當寫作慢慢成熟時,你會懂得:一個寫作者,原本應(yīng)當只寫他本人不得不寫的作品——無論是寫思想,還是寫人、寫物、寫事、寫感情。 9. 最好的寫作者,如同一個偉大的心靈舞者: 他遵循內(nèi)心的指引,走上觀念的舞臺,以修辭為技藝,面對著誠實,付出思想和情感的努力,完成名為“關(guān)懷”的作品。 10. 一流的公共言說,并不考慮同道的掌聲,而是要贏得論敵的尊敬。 對此,鄧建國教授補充說:前提是論敵也具有溝通理性——“只服膺于一個更好的論證?!?/span> 我同意他的意見。 11. 真正的靈感,是一種有方向的驚奇,你和它一見鐘情,只因為彼此傾慕已久。 在靈感的高級階段,寫作的意念不是逐次展開的,而是一種有生命的“降臨”——亦即:它會整體性地出現(xiàn)在寫作者的內(nèi)心。 12. 寫作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一個文本的流傳,如同任何富有價值的人類傳播那樣,其使命不在媒介,不在信息,而在它亟欲實現(xiàn)某種心靈之間的連接。
13. 如今,無論是新聞、文學還是學術(shù),傳統(tǒng)的知識分子的學識和風骨問題,一再被人們提起。 這不是因為老派學人的漸次離去,而是因為,在這個時代里,已經(jīng)看不到多少傳承前賢的可能。那些勇毅、高貴、謙和、誠真的讀書人的品格,已慢慢隨風而去。 取而代之的是:追名逐利的圈子,裝腔作勢的發(fā)表,犬儒主義的人品。 14. 今年,在王小波的忌日里,我寫道:我們久已失去胡適,而王小波也已離去二十四年了。 當年,在王小波的葬禮上,沒有一個文學界的同行為他送行。這真是一個關(guān)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絕妙而悲傷的隱喻。 15. 讀到一篇有趣的東西,《我文稿中的涉黃詞句》,它實在是太好玩了——尤其是作者修改那一部分。 至少在當下,機器人審查還能給寫作者們帶來行為藝術(shù)般的樂趣。但著眼未來,那就難說了——畢竟,一種不知道自己荒謬的荒謬,比起知道自己荒謬的荒謬,要更危險一些。 16. 德尼羅在《實習生》中說,音樂家永不退休——直到他們頭腦中沒有音樂為止。 其實,一切保持思考、保持寫作的人生,都是如此。 17. 不用理會作品之外的批評。 一個作家的原則是這樣的:我對寫下的每一個字負責,但闡釋,永遠是他人的事。 18. 記一次談話?!渡骄邮銘眩①浬曩x漁》: 山居夜晚無人跡, 拄杖徘徊竹徑斜。 素壁推開天上月, 青燈看透眼前花。 星河欲挽凌云筆, 玉井難承入海沙。 獨舉匏樽輕五岳, 有仙客處有煙霞。
杜駿飛 2021年4月-6月 |
|
|
來自: 圖書館1jjds61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