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金寨:一段紅色之旅

 詩意八公山 2021-06-17

七月流火,請問在39度的高溫下,你會做些什么?我們民建同仁則選擇在這個炎炎夏日里,去往中國第三大將軍之鄉(xiāng)金寨縣,感受一段紅色之旅帶給心靈的別樣風光。

金寨縣位于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解放前,乃至解放后的較長時間內(nèi),這里交通閉塞,經(jīng)濟落后。即便是現(xiàn)在,她也是安徽省的貧困縣。這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在20世紀30年代前后,這里會翻天覆地的鬧起了革命。

當年誕生于這里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至今尤能耳聞。因此,桂花成為金寨的縣花。所以,當我們的車輛穿越酷暑到達金寨老城的時候,沿街看到的行道樹,多是青翠的桂花。

七月的天氣,火輪高懸。在金寨縣革命博物館的門口,停靠著一輛輛大客車或小轎車,汽車的玻璃與頂部反射出一道道炫目的白光,赤裸裸的告白著這是大暑節(jié)氣的驕陽。路過的當?shù)乩先?,頭上頂著毛巾,用手里舉著的芭蕉扇去遮擋漫天的火傘,彎著腰緩緩走過。

遠處,在革命博物館的臺階上,一隊隊瞻仰的人群正在赫赫炎炎之下,扯起紅色的條幅拍照留念。他們用離開的動作迎接著我們的到來。

走進博物館的序廳,解說員用軍人的動作概括介紹了金寨縣的革命史之后,我們跟隨他一起,上到二樓的革命歷史陳列館。

二樓的館內(nèi)陳列以實物為主,有大量圖片和幾座雕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蔣光慈和陳紹禹等等人物的圖片。在教科書上,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被批判的人物——王明,陳紹禹就是王明的原名。

他1904年出生于金寨縣一戶貧苦人家,因為營養(yǎng)不良,成年后身材也很矮小。但是自幼聰穎,有深厚的舊學基礎(chǔ)。他15歲離開家門外出讀書, 20歲考入國立武昌商科大學。1925年,加入共產(chǎn)黨,同年10月赴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留學,在那里認識了他的終身伴侶——婦女運動的領(lǐng)導人孟慶樹。

與王明的貧苦出身截然不同的是,孟慶樹1911年出身于壽縣一戶大地主家庭。16歲那年,她去蘇聯(lián)留學的時候,是坐著滑竿離開壽縣的。到了蘇聯(lián)也是住洋房吃面包,從來沒有受過苦。

王明很喜歡這位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校友,孟慶樹卻對他不多看一眼?;貒?,他去看她,因為次數(shù)頻繁,她惱火的搬去別處。有一天,他到了她的舊屋,發(fā)現(xiàn)人去屋空,很是惆悵,突然之間發(fā)現(xiàn)了她遺落在地上的發(fā)夾,他高興地撿起來,小心地裝入口袋。

1930年7月,孟慶樹被國民黨逮捕入獄,在被關(guān)押期間,王明冒著生命危險,三次與孟慶樹的二叔一起去龍華看守所探望。

后來經(jīng)過她二叔的活動,孟慶樹在同年11月出獄。次日,兩人在他二叔的主持下結(jié)婚。直到1974年王明病逝于莫斯科,夫妻共同生活了44年。

評判歷史人物有許多標準,我喜歡從婚姻角度切入,因為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就這一點而言,在解放前那動蕩的年代,在解放后他被批判的時候,以及在蘇聯(lián)漫長僑居的日子里,兩人相濡以沫,的確不容易。

大家閨秀孟慶樹在生活上對貧苦孩子王明異常體貼。他身體不好,長期有病,她一直陪伴在身旁,有一次孟慶樹自己因病做了手術(shù),剛過三天,她為了照顧王明的病,硬是跪著向他走來。

不過,這兩位曾留學蘇聯(lián)的大學生夫妻,也有吵架的時候。據(jù)說,為了不讓秘書和警衛(wèi)員知道他們吵架的內(nèi)容,兩人常常用俄語爭吵,吵到半夜。

我滴猴來,這就麻燦有意思了。這俄語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我想到了我自己,平時說的是普通話,但是,一到吵架的時候,普通話肯定不造,耶熊吧!只有熟練的淮南話才會被運用的得心應(yīng)手,那氣勢,排山倒海而來!

那——這是不是可以側(cè)面看出兩人確實屬于留過洋的學院派呢?

隨著解說員的講解,我們向前移動著腳步。這時,講解員聲音嗚咽起來,對著一副圖片說,革命時期,張敏等約20名同志躲藏在金寨的山洞里,她的孩子饑渴難耐大聲哭泣。而搜山的敵人正循著哭聲而來,為了保護同志,她活活的捂死了這個還沒有名字的孩子……

通過閱讀大量的歷史書籍,你會發(fā)現(xiàn)在解放前的那段日子里,丟棄孩子的事件屢見不鮮地發(fā)生在革命者的身上,這其中也包括陳紹禹的二妹陳映民。

因為家境貧寒,陳映民剛出生就成為呂紹文的童養(yǎng)媳,后來兩人一起追隨革命,結(jié)婚后育有一子呂美成。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圍剿”失敗后,紅四方面軍主力部隊由皖西經(jīng)鄂東轉(zhuǎn)向外線作戰(zhàn)。陳映名抱起三歲的兒子隨軍征戰(zhàn),后來母子失散。

長征到達甘肅境內(nèi)后,她的丈夫呂紹文犧牲了。呂紹文的二弟和三弟也先后在戰(zhàn)斗中為革命獻身。1936年12月,她被編入西路軍婦女團,后西路軍損失慘重,她與團長王泉媛等被馬家匪軍俘虜……幾經(jīng)死里逃生,最后返回到離別五年之久的故鄉(xiāng)金寨……

我們繼續(xù)隨著講解員的腳步向前緩緩地走動。講解員介紹說,人們耳熟能詳?shù)母锩枨栋嗽鹿鸹ū榈亻_》就誕生于金寨縣。此時,我眼前的櫥窗里呈現(xiàn)出一幅場景模擬圖像,那是詞作者,當時的佛堂坳小學校長羅銀青,還有女教師陳覺名正站在課桌旁邊,在教學生演唱《八月桂花遍地開》。

這里的陳覺民就是陳紹禹的大妹。1929年立夏節(jié),豫皖邊商城南舉行了革命暴動,當時,陳覺民參加了這次暴動,名聲便在豫皖邊鄉(xiāng)村傳播開來……我們現(xiàn)在參觀的這座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就是在1983年5月6日,立夏節(jié)起義54周年紀念日那天正式對外開館的。

暴動成功后,陳覺民就被派到商城縣斑竹園(今金寨縣),舉辦婦女運動講習班,并由她擔任領(lǐng)導和教學工作。

1932年紅軍西征時,陳覺民未跟上部隊,與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1933年受聘于立煌縣(今金寨縣)城廂小學任教,她身處白色恐怖中,設(shè)法掩護落伍的游散紅軍。1935年春,曾任中共赤城、霍山縣委組織部長的詹淑媛一家9口人,被國民黨當局押往麻埠難民所,路過金家寨(現(xiàn)梅山水庫淹沒區(qū)),因陳覺民的營救而脫險。

新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的長子劉煜南,在幼兒時期就被寄養(yǎng)在陳覺民、汪惠生夫妻的家中,陳覺民視他如同己出,一直帶在身邊,并把他改名為汪尊新,在家庭經(jīng)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省吃儉用送他上學。

1946年5月,陳覺民被捕,以異黨分子罪被國民黨當局判處死刑。后經(jīng)親友營救,于1948年底于霍山出獄……

1953年,劉煜南在六安上高二時,其生母袁凌漪來到陳覺民夫婦家中,將他接走。1955年10月,陳覺民失足落水,不幸身亡于金寨縣。

1955年的王明已不再擔任政府任何工作,這位實際控制共產(chǎn)黨達14年之久的人,此時已經(jīng)被定性為錯誤路線的頭號代表人物。在這之前,王明做過一些法律草案的起草工作,比如他主持制定了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

《婚姻法》的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秘書記錄的。那天,王明一口氣講述了17個小時,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經(jīng)過修改,新中國第一部《婚姻法》于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一直使用了30年,直到1980年才修改。

《婚姻法》里規(guī)定了離婚的法定條件,其中有一條是“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也就是說,如果男女雙方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法院應(yīng)當判決離婚。

事物之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的法律規(guī)定是有淵源的。王明當年主持起草《婚姻法》的時候,法理借鑒的是蘇聯(lián)法律,事理依據(jù)的是中共蘇維埃的實際工作情況。

前文說到的西路軍婦女團團長王泉媛,是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王首道的妻子。當年西路軍慘敗,損失了約90%的兵力,王泉媛率領(lǐng)的約1300名紅軍女戰(zhàn)士犧牲的犧牲,俘虜?shù)姆?,她自己也被脅迫給匪軍頭領(lǐng)做妾。共產(chǎn)黨這邊沒有任何訊息,以為是犧牲了。三年后,好像是劉少奇吧,給王首道牽線的時候說,依據(jù)蘇維埃的法律規(guī)定,夫妻分開兩年的,就自動解除婚姻關(guān)系,你可以再次結(jié)婚……而九死一生的王泉媛在76歲高齡的時候,才享受到了紅軍老戰(zhàn)士的待遇……

這可能就是今天適用于普通民眾的神圣法律的起草泉源吧。

通過參觀革命博物館,我們又被喚醒了記憶,仿佛回到了解放前那風起云涌的年代。那時物質(zhì)匱乏,民不聊生,有許多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勞苦大眾揭桿而起,在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去粉碎所謂萬歲的封建等級制度,呼喚民主民生!還有許多家境殷實,受過高等教育的仁人志士,為了民族大義而選擇拋頭顱,灑熱血,義薄云天,更是令人欽佩。

比如中國民主建國會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黃炎培先生。他的次子黃競武早年畢業(yè)于清華之后,考取公費留學,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經(jīng)濟學,1929年獲得碩士學位后回國服務(wù)。

1949年初,國民黨政權(quán)面臨崩潰,策劃將中央銀行庫存的財物偷運到臺灣,在中國銀行工作的黃競武響應(yīng)中共的號召,秘密發(fā)動部分職工采取抵制行動,于1949年5月18日凌晨慘遭活埋……

離開革命博物館,我們一行民建同仁來到紅軍廣場。大暑天氣的酷熱鋪天蓋地而來,滾滾熱浪也不能阻止我們瞻仰先烈的步伐。

走近廣場,有一隊隊的參觀人員在烈日下或者宣誓入黨,或者重溫入黨誓詞。旁邊的工作人員一遍遍地提醒大家:地面上已經(jīng)刻好了數(shù)字,大家按數(shù)字站好,領(lǐng)導站中間,注意了,領(lǐng)導站中間……我說中國共產(chǎn)黨,你們說萬歲萬萬歲……

在我們的前面有一波波的參觀者走過,他們年齡各異,有的隊伍戴著統(tǒng)一的遮陽帽,有的隊伍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人們絡(luò)繹而來。驀然回首,在我的身后,我看到一對年輕的夫妻扶著一位老奶奶,拉著一位小姑娘蹣跚而來。我在想,他們不畏炎炎烈日,又有著怎樣的一段故事?

金寨紅色之旅即將結(jié)束,現(xiàn)記下同行者名單:邵卓敏、李烽、黃少華、張躍新、荀守奎、王松、康愷等民建同仁約30名。

《金寨:一段紅色之旅》   2017.7.26

作者:崔小紅,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