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老佛堂,是淮南市成立較早,并且香火一直繚繞的佛門清凈之所。她坐落在田家庵老街深深的小巷里。今年五月份,我第五次慢走田家庵老街的時候,曾經留步這里,與比丘尼釋宗凈師父有過一次接觸。 當時,我倆站在廟宇的走廊下言談,屋檐下面的乳燕,正在走廊頂部的燕窩里呢喃。一只老燕展開翅膀,斜斜的掠過,在走廊外盤旋。宗凈師父用手勢告訴我,母燕要喂食,我們需要禁言。 然后,我們一起仰視母燕落在巢邊,仰視幾只乳燕把金黃色的喙圓圓的張開。我和宗凈師父都會意的笑了,佛門清凈之所,善待一切生靈。 我對宗凈師父說,我的散文詩歌集《詩意八公山》即將公開發(fā)行。打算在7月16號,舉辦一個“崔小紅詩歌朗誦會暨《詩意八公山》首發(fā)式”,可否請您為其中的《報恩寺》這首詩歌的朗讀,做一次背景誦經呢? 宗凈師父是政協(xié)委員,她深明大義,即刻答應了我的請求。我又歉意的補充道,因為我的出版和本次活動全是自費,財力緊張,中午就不請大家吃飯了。宗凈師父微笑著說,佛家素食,你管飯,我們也不會在那里用餐的。 白駒過隙,時光稍縱即逝,我的詩歌朗誦會和首發(fā)式,很快由將來時變成了過去時。朗誦會舉辦的較為成功。所以,我要一一答謝那些幫助了我的人,這其中當然包括老佛堂的釋宗凈師父和信眾朋友們。因此,有了我今天的第六次慢走田家庵老街。 走在去往老佛堂的窄窄街巷里,酷熱的暑氣蒸騰而上,在快要到達老佛堂的時候,小巷里的穿堂風變得涼爽起來,在老佛堂的大門附近,誰家飼養(yǎng)的一群元寶雞又像上次那樣在走東走西。這群黑色的元寶雞還帶著一群剛剛孵化的小雞仔,它們走走停停尋覓著水泥地上的食物,頭頂上的紅色雞冠顫來顫去。 我的到來是沒有預約的,我喜歡這種隨性的方式,很真實,并且不給別人帶來負擔。如果我造訪的主人不在,那也不遺憾,我相信我親自拜訪的真情,是可以準確送達到主人那里的。 老佛堂面積不大,堂皇的廟宇隱在鬧市之中。小小的天井里,還在站立著那臺多級的香爐。日月穿梭不停,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晝夜交替的很快,有時候,我們又會覺得一切都被一只神奇的手給定住了,除了人不是那個人之外,物好像永遠還是那個物。 我走進廟宇的一樓,宗凈師父正在與人談話,看到我的到來,她很開心。拉著我的手坐下。把餐桌上的網罩打開,請我欣賞那些素食,讓我中午留下來吃素餐。我說還需要去老街采風,怕是時間不允許。她馬上切開一個西瓜給我解暑,佛家永遠都是慈愛的。 我說明來意,非常感謝那次的誦經,營造的氛圍很好。與會的朋友們仿佛都被她們帶到了報恩寺里,在那座古寺里瞻仰。我說從大處里講,淮南地方文化乃至淮河文明的推廣,都有我們這些普通民眾的一份小小的功勞,她笑了。 宗凈師父對我說,你上次來沒有撞鐘,今天我?guī)阕茬娙?。我說,老佛堂有鯨鐘嗎?我上次僅僅看到的是一口喚鐘呀!所以還專門在文章中寫明這里是沒有大鐘的。她又笑了,說老佛堂有鯨鐘,晨鐘暮鼓每天都會按時響起。盡管這里沒有山峰悄上白玉階,古墻探出菩提葉,但是,同樣會有蓮花座前香火幽,鐵馬輕聲喚明月。面對我的失誤,她沒有責備,佛家永遠是包容的。 我和宗凈師父像上次一樣,站在二樓的走廊里說話。又像上次一樣,一只老燕斜斜的飛過來,在走廊外盤旋。她又像上次一樣用手勢告訴我要禁言。老燕飛向巢穴,所不同的是,并不是原來的那個巢穴,那個老巢燕去穴空。燕子飛向旁邊新起的一個巢穴,里面居然還有幾只可愛的乳燕。乳燕們爭相張開黃黃的圓圓的嘴巴,在等待著老燕的喂食。 我驚異了,今天才知道燕子不僅僅是春天的使者,它的繁殖可以持續(xù)進行。感謝這種平民化的益鳥,希望它所代表的吉祥、美好和時事變遷永遠停留在我們的身邊。感謝淮南老佛堂,為這群生靈提供庇護場所。 我與宗凈師父話別,她再三挽留我在老佛堂吃素餐。我謝絕了她的好意,因為時間不早了,田家庵老街還在等著我去采風呢。我請宗凈師父幫我拍攝一張圖片,畫面的構成是:我面對鯨魚做沉思狀,鯨鐘下面有菩薩,有花朵。我要用這張圖片提醒我,在知識的道路上,我永遠都是剛剛起步的那個人。 我把這張圖片發(fā)到微信朋友圈,馬上有好友留言——“我很好奇,撞鐘的時候,菩薩不頭暈嗎?”我連忙刪帖,然后電話聯(lián)系宗凈師父,詢問有沒有出錯呀?她說那是地藏王菩薩,需要擺放在那里,阿彌陀佛……她并沒有責怪誰,佛家是寬容的。 我離開了淮南老佛堂,這里不是豪家,卻有五色泥香,這里的燕子銜泥營巢匆忙,這里佛門清凈,在平息著佳人晝夢長,這里有燕子棲息,雙雙落于雕梁…… 《淮南老佛堂》 2017.7.23 作者:崔小紅,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