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大家都在回憶童年,淮陰語文作者群“淮陰城堡”里更是熱火朝天。我的一篇《挖童年》也挖出了大家的興趣,時不時就有人說,再挖一篇,咋深點。我心想:也沒挖出啥好事不是偷就是撿拾,還是不挖了。前幾天翻看相冊,看到一張我騎在墻頭上的照片,那是春天我把大門鑰匙鎖家,放學(xué)才發(fā)現(xiàn)沒法進(jìn)家了,搬了鄰居家梯子爬墻時孩子拍的。腦子不好使了,常忘這忘那,鑰匙不知道忘多少次了,鄰居開玩笑說,她家梯子成我的專用了。 這照片讓我想起小時候爬樹爬墻曾兩次胳膊摔脫臼,以前都說胳膊摔掉了。 我爸爸在家族中是長子長孫,父輩分家后,我們就和爸爸的奶奶也就是我的祖奶奶住在了一個老院里。模糊記得我家原來是三間低矮瓦房。我家在祖奶奶院子里重新蓋了三間新瓦房,這是第一次搬家。院子很大,有很多樹,院墻是低矮的土墻,挨著墻有大大小小的槐樹、榆樹。東西兩個門口是相通的,鄰居們?yōu)榱俗呓?,都從我家院里來來往往的走過,夜不閉戶,也沒大門。 矮墻和那些樹給我們幾個孩子帶來了樂趣。 挨著墻最近的是一棵不太大的歪脖樹,好像是槐樹,爬到墻上,伸手夠著樹枝,雙手抓緊了,雙腳離開矮墻,身體懸在空中,晃悠悠,就當(dāng)是蕩秋千了。我是比較笨的一個,不敢光顧大樹,這里我可是??土?。有次迷迷糊糊的晃悠著,不知怎么就松手了,從樹上摔到墻上,又從墻上滾到了地上,渾身土,滿臉泥,哪來的泥呢?可能是鼻涕粘土吧。這也沒啥,洗洗就好了。 吃飯了,沒法拿筷子,胳膊抬不起來了,疼啊,一動不敢動,我是家里最愛哭的一個,不敢大聲,這是自找的啊,還是忍不住不停的哭。 爸媽也感覺不對事,也沒咋吵我。爸爸騎著自行車帶我去黃塔骨科。當(dāng)時我也不知道醫(yī)院在哪,有多遠(yuǎn),現(xiàn)在才知道有一百多公里,開車要一個多小時。那次我和爸爸不知道用了多長時間,印象里路上有很多樹,其他的都不記得了。到了醫(yī)院,我不吱聲,醫(yī)生讓怎么做就怎么做,爸爸在不停的和醫(yī)生說著什么。有一個詞我聽得最清楚,就是“麥大夫”。為什么爸爸叫他“麥大夫”???麥大夫可是一種蟲子,收麥時候最多,麥稈上爬的都是,上學(xué)了知道它叫七星瓢蟲,是益蟲,專吃蚜蟲的。 回家后伙伴們都來和我玩,我老老實實的不敢亂動了,就和他們講我在醫(yī)院的事,你們知道嗎?醫(yī)院有一個醫(yī)生啊,叫麥大夫,他給我看的胳膊,貼的膏藥,用紗布包上,再用一條紗布掛在脖子上,胳膊不讓動的。關(guān)于我的胳膊誰都不在意,討論最多的就是麥大夫,從這以后大家都知道有個給我治胳膊的醫(yī)生叫麥大夫,每當(dāng)看到七星瓢蟲,我也就想起了“麥大夫”。 好了傷疤忘了疼,不知隔了多久,和伙伴們爬磚摞,好不容易上高高了,擠來擠去,一個沒注意,又是我摔下來了,不知道啥情況,胳膊又掉下來了,沒的說,爸爸騎自行車帶我又去了黃塔骨科,給我拍片貼膏藥的還是那個醫(yī)生,爸爸還是左一聲大夫右一聲“麥大夫”地叫著。 ![]() ![]() ![]() 經(jīng)過這兩次胳膊事件,鄰里伙伴都知道我的胳膊不結(jié)實容易掉,都不敢碰我了,好像祖奶奶還給我一塊糖。 幾十年過去了,期間胳膊再也沒脫臼過,可是當(dāng)提起這件事,還是會想起“麥大夫”,我那時候怎么就不知道大夫就是醫(yī)生???難怪大家都說我傻乎乎的。 2021.6.12
作者簡介:凌寒綻放(冷梅),河南農(nóng)民,喜歡古詩詞。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養(yǎng)蝌蚪打魚曬網(wǎng)20余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