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夫旅游詩抄(組詩) 湖北 耕夫 東坡赤壁 你從歷史的棧道上走來 著一領(lǐng)仿古的長衫 策馬過去就是宋朝 青銅綠銹的飛檐之下 端坐著一位鶴發(fā)須髯的 以歲寒三友為友的老先生 一筆壽式的坐姿 一剪梅般的脊骨 他獨弈,借黃州一方地盤 古長江火燒為楚河漢界 一座言情小說里的古城 被他擺成了一盤棋局 詞和賦 是他手中把玩的兩粒棋子 自《大江東去》之后 一嶺前波,一疊后浪 把《赤壁賦》的名聲 斐然推到歷史的浪尖之上 以致于千年之后的今天 我們?nèi)匀灰老÷犚?/span> 先生子落棋盤的遺響 贏也是他,輸也是他 只是先生不再對弈 古城黃州東坡赤壁 這方被他點睛過的山水 成為他擺下的一盤殘局 自古至今,棋人無數(shù) 卻無一人揭開此謎 造訪沈園 搖一葉烏篷船,去江南 沿一本線裝書,去紹興 踩一疊詞牌子,去沈園 造訪一個凄艷的愛情故事 坐定。在江南的煙雨中 在蒙蒙煙雨罩著的茶肆里 上茶。上唐婉鐘愛的蓮花茶 上酒。上放翁喜歡的黃滕酒 看景。窗外風景被眼簾收納 園中虛掩的木門,欲關(guān)未閉 讀詩。讀墻壁上的那闕詞 六十字,字字是含淚的珠璣 造訪沈園,不是為了抵達 也不是為了別離,愛就愛了 不必讓這個故事不朽和永遠 釵頭鳳里,我讀出了凄美 二泉映月 寂寥之夜。冷月無聲 有月自二泉清冽的井底 浮起,那個瞎子阿炳 用魔幻的手指,彈奏 一匹一卷絲帛的幽怨 兩根琴弦跳躍的凄美 如泣如訴,勝過天籟 月映泉,泉也映月 一眼泉的清亮,流過 他的琴弦,明月如清泉 他把月拉成一把弓 他把背也拉成一彎弓 他把泉拉成一輪月 他把淚也拉成一眼泉 無錫繁華的煙花柳巷 公道有不直他拉不直 世道有不平他拉不平 人情薄,琴弦顫顫 訴不盡血淚,饑寒交迫 人情惡,腳步顫顫 謀不定生計,滿腹冤戾 只是阿炳還是那個阿炳 二泉還是那個映月的二泉 知他者,唯有他的琴聲 琴聲瘦了月也瘦了,兩根 瘦瘦的琴弦,讓我讀懂了 一個藝人顛沛流離的命運 至今,他的琴聲亮著 一如他的生命,亮著 他的琴聲永遠不會失明 他失明的雙眼就是二泉 他將一身才藝化作了旋律 阿炳跪著拉琴,此曲應該 跪著聽。二泉不會發(fā)聲 借他的琴,還二泉以生命 杜甫草堂 結(jié)廬在人境,久了 就不知寂寥為何物了 人匯為川,車織成河 還有一張人氣的網(wǎng) 網(wǎng)住城市蝸住的游民 偷得浮生半日閑 我去叩訪杜甫草堂 堂前一棵千年古樹 緊靠另一棵偉岸的樹 就像我站在我的身邊 孑然一身亦是孤獨 從前的那間茅屋 已被唐朝的秋風所破 八月的秋風刮起來 卷走寒士屋上三重茅 一片花飛,風飄萬點 詩人在長安街頭呼號 聞見朱門發(fā)臭的酒肉 看見路邊凍死的骷髏 安得廣廈千萬間 此屋眼前突兀不見 那么豐腴的盛世唐朝 瘦得只有一個杜工部了 瘦得只有這小小草堂了 讓一個朝代丟盡了顏面 推開故居的柴扉 花徑不曾緣客掃 那扇蓬門今始為我開 季節(jié)在蟋蟀聲里入秋了 詩人的心智是一盞燈 左拐右拐我卻迷了路 虎門銷煙 步入中國近代 我們必須推開一扇門 那扇門很厚重 那扇門很教科書 左扇門叫——林則徐 右扇門叫——徐則林 1840年,一場鴉片戰(zhàn)爭 西方列強用堅利大炮 敲開了中國的大門 然后以鴉片戕害國民 林則徐推開國門 他看清了世界形勢 看清了列強的狼子野心 虎門海灘的沖天一炬 令侵略者們膽顫心寒 當時的皇上是個昏君 林則徐被貶到茫茫大漠 他在伊犁充軍五載 最后抱恨葬身西北邊陲 但是,我們始終記得 林則徐是個清廉的好官 黎民百姓無不擁戴他 都交口高呼他為林大人 他還是一位才情的詩人 他喜歡賦詩作對聯(lián) “海到無邊天是岸 山登絕頂我為峰”—— 氣勢非凡,大氣磅礴 在江蘇任上他自撰對聯(lián) ——“求通民情,愿聞己過” 如今有幾個當官的人 能夠擁有這等胸襟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他為伊犁清真寺寫的對聯(lián) 是他一生真實的寫照 其實林公就是中國一扇門 一扇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門 一扇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門 門上留下了不少的好對子 我在虎門觀炮臺的時候 一邊細心品讀,拍案叫絕 一邊陷入沉思,低下頭顱 2020.05.09·江城耕夫書院 作家名片 【詩人名片】耕夫者,農(nóng)人也,字筆耕農(nóng),號一介布衣,網(wǎng)名風雨齋主、樂耕堂主。上世紀60年代出生、80年代出道的詩歌遺老。著作等身者,科技傳媒人。湖北省作協(xié)會員,國字號期刊主編。《詩人樣本》推介當下最活躍 最具特色的一線詩人 力塑當代詩人群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