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樣本 | 個人專輯 主編:龍歌 山子 歐陽健子 美編 / 淺夏 遠離故鄉(xiāng)的炊煙 在遠離了故鄉(xiāng)的炊煙 遠離了荒蕪的田野,那遍白雪 至少,還有幾聲清脆的鳥鳴 陪伴這寂廖的冬 干竭的溝渠,不再 渴望一洼清水的肆意蔓延 被一枚枚飛舞的雪花所吸引 一同起舞的,還有 漸漸漲起的一紙潔白的心思 雪可以淹沒眼里的灰塵 可以將思念的滋味變得單一 而今,眼前這綠 如何阻擋得住一場雪的到來 白合花,因為一滴水開放 白合花,因為一滴水而開放 走下枝頭 也不用擔心土壤棄你而去 一滴水便能成活 信念就是養(yǎng)活自己的一滴水 在春的枝頭 在夏的腳底 在秋的眉稍,也在 冬天那遇暖則融遇冷則剛的雪花里 也可以,是一縷輕柔的風 可以分成多瓣懂得我的心思 在香味最濃的時候 送出一份愛意送出一份祝福 絲茅草的秋天 終于,等到秋天 等到絲茅草挺直腰桿的日子 傲視蒼穹的勇氣 被春天的花圧得抬不起頭來 被夏天的陽光抽打出一道道血痕 當陽光從枯瘦的肩膀滑落 絲茅草 放棄了一切的榮譽 甚至,連最后的一聲贊美 終于等到了秋天 活出了骨氣 老井 也許,離開太久了 老井長滿綠油油青苔 扶手圓潤而光滑 只是,牽索還是新的 也不知道換了多少條牽索 講不出老井的年齡 更不知道老井養(yǎng)育了多少代人 就像一位長者 守在村口 守護村里每一個孩子的降生 每一位老人的離去 渴望一雙風一樣的翅膀 像一縷清風,一抹淡淡的憂愁 包裹著一枚泛黃的葉子 反復搖晃,似乎 煩燥和不安同時沾染了內心 站在樹頂眺望遠去的人群 或躲在樹底傾聽落葉哀鳴的聲音 搖擺不定的葉片,似在 艱難的做選擇 渴望有一雙風一樣的翅膀 流水一樣的堅韌 再高的山路再遠的行程 也鎖不住那一遍綠色 蔓延至家鄉(xiāng)的山坡 坐在田埂上 一絲鄉(xiāng)愁硬是掙不脫身體的束縛 日益衰老日益濃郁 一枚鄉(xiāng)音一縷炊煙就能喚醒 夏天,是思念頻頻出逃的日子 幾聲蟬鳴幾枚呱噪的蛙聲 便打翻記憶的牢籠 其實,秋才是最美的季節(jié) 守在枝頭,與 一群紅的綠的黃的果實相伴 數(shù)繽紛的落葉,想象 坐在田埂聞著母親與那稻谷的芬芳 而這,缺少了泥土青草氣息的城市 花香也黯然失色 弄堂 陽光,在巷尾盤踞了一小會 就退了出去 屋檐升得老高老高,生生 將太陽擋在身后 夏天,老人和孩子 都會進弄堂,都會為巷口 竄入的一撮陽光一絲涼爽的風 而雀躍 弄堂,南北對流 一絲風可以掀起衣衫 可以撩亂頭發(fā) 也可以傳播祖輩留下的故事 風從身上掠過 田野對這雜亂的禾茬早就心生厭倦 卸下那些谷粒,它被拋棄野外 失去同伴,沒有了 賴以生存的支柱 風從身上掠過 再也沒有了沉甸甸的喜悅 蛙聲走遠連地鼠也棄他而去 兀立在蒼穹的對立面 渴望早日被老農的鏵犁切割 翻出土地褐色的皺紋 然后,放一洼清泉 連接土地的根 【作者簡介】余勝,筆名牧野,湖北省大冶市人,中國當代詩歌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歌網(wǎng)會員,出版?zhèn)€人詩集《旅人與外》《旅行的那些年》文學是一生追求的重要部分,更是一路行走的精神支柱亦是靈魂寄托之所。偏愛短詩,提倡口語入詩,以情入詩,認為真情是作詩之根本,亦是做人之根本。不強求不硬造一首,也不遺漏一句好句。喜歡質樸的語言風格。詩,是靈魂陣痛后心底的聲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