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苗爸一直忙于學校的高考魔鬼訓練,以至近半個月沒有更新原創(chuàng)文章了。今天,苗爸整理了有關家庭英語啟蒙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鶈l(fā)。 01 理論和實踐 家庭英語啟蒙,究竟是理論重要,還是實踐重要?應該是先學理論,還是先行動起來?關于這些問題,有不少人糾結(jié)過,下面苗爸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先理念,后實踐的方式,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沒有用的。為什么這么說呢?對于初次接觸家庭英語啟蒙的父母來說,往往是看了一大堆國內(nèi)外大牛們的英語啟蒙理論,結(jié)果仍然是一頭霧水,不知道該如何執(zhí)行。 也有不少父母在各種啟蒙群里,聽了“專家們”講如何學好英語的理論,聽到最后,卻找不到一個可以落地的操作方法。這就屬于理論太多,反而讓人無所適從。 毫無疑問,在實踐之前,咨詢老師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老師多年的經(jīng)驗可以幫助自己少走許多彎路。關于這個問題,苗爸有個朋友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鑒。 他在請教老師的時候,直接問老師,應該如何做?等實際操作了之后,再請教老師:為什么要這么做?有了正確的實踐之后,再了解其背后的原理,就比較容易理解,而且也不耽誤孩子啟蒙的時間。 很多父母現(xiàn)在非常熱衷于學理論的東西,唯一缺少的是親身實踐,不敢試錯,當然也就無法積累實踐經(jīng)驗。還有的父母喜歡以考試來測試孩子學英語的效果,以分數(shù)的高低來評價孩子的努力程度。 上面這兩種父母的做法都是需要改進的。首先需要明確學英語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學以致用。將孩子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之中,也只有學英語生活化,才能幫助孩子真正掌握英語,而不是死記硬背一些單詞和語法點。 要想學好英語,就是做到知行合一,即邊做邊學,而不是先理論再實踐。 02 激發(fā)興趣 在使用閃卡與寶貝互動的時候,經(jīng)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寶貝已經(jīng)會了的閃卡,你再讓他點,孩子就會不耐煩,甚至跑去玩其它玩具了。這時候,就需要換一些新的閃卡,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幼兒的注意力非常有限,一般在5分鐘左右,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BBC出品的很多英文動畫片,每一集都是3-5分鐘左右。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這一特性,充分利用孩子這有限的注意力,不能搞疲勞戰(zhàn)術。 換了新的閃卡之后,孩子通常會有一點新鮮感,這時候需要趁熱打鐵,多與孩子進行親子互動,增加重復的次數(shù)。在重復的時候,寶貝經(jīng)常會缺乏耐心,自己玩去了。 這時候,父母只需要使用點讀筆自己點閃卡,畢竟,他的耳朵還在繼續(xù)工作。所以,不必強求孩子在旁邊聽看,但可以故意發(fā)出夸張的贊嘆聲,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有位寶媽的做法比較接地氣,在與孩子玩閃卡的時候,“我問她,水果那一頁她并不是全會,但就是不喜歡,我最后拿著玩偶一個人在哪兒玩了半天,假裝喂食游戲,才把她吸引過來?!?/p> 每個寶寶的實際情況都不相同,不用一刀切,強行規(guī)定一個學閃卡的期限。根據(jù)多位寶媽的親身實踐,苗爸認為,一般來說,三至五天左右換一個游戲,父母點讀閃卡,或是自己讀閃卡,讓孩子指認,如果能夠正確指認,就說明孩子已經(jīng)會了,可以換新的閃卡了。 03 合理利用點讀筆 雖然說如今的寶爸寶媽們的英語口語水平已經(jīng)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但是,大多數(shù)父母還是對自己的英語發(fā)音不自信,生怕孩子跟自己學走樣了。于是,選擇利用點讀筆作為孩子的英語啟蒙工具的家庭越來越多,包括許多英語老師,也使用點讀筆作為啟蒙輔助工具。 其實,對于大多數(shù)的父母來說,點讀筆是幫助大家解決的自己發(fā)音不地道,以及不敢開口說英語的難題,其積極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在于父母的正確引導和合理使用。 已經(jīng)會說話的寶寶,只要可以稍微引導一下,讓他學著點讀筆說出來,并且多鼓勵多獎勵,一般兩到三個星期左右,寶寶自己就會跟著點讀筆讀了。 當然,在上幼兒園之前,應該以聽力輸入為主,不宜強求孩子跟讀。例如,孩子一邊翻看英文繪本,一邊使用點讀筆點讀,聽得多了,孩子就能逐漸將聲音和圖畫建立聯(lián)系了。 如果可能的話,在孩子玩?;虺燥埖臅r候,可以將當天看的英文繪本音頻作為背景音,給孩子磨耳朵。經(jīng)過多次重復之后,孩子就會根據(jù)聲音聯(lián)想到故事畫面,甚至能夠聽上句說下句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給點讀筆。有的父母可能是忙于家務,或是為了自我放松一下,把點讀筆交給孩子之后,就不管不問,去忙自己的事務了。這種啟蒙教育的方式,是有較大的弊端的。 雖然點讀筆可以激發(fā)孩子學英語的興趣,但是,只有父母的聲音能夠給孩子帶來快樂和安全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敢于開口,并且要經(jīng)常用英語與孩子交流,哪怕是最基礎的TPR(全身肢體反應)親子互動,都要勝過點讀筆的被動回應。 04 中文強勢與二胎 孩子英語啟蒙晚的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簡單的繪本嫌幼稚,不愿意看,適合心智發(fā)展水平的英文繪本有看不懂,自然就不看了。除了繪本之外,動畫片的情況也不例外,這讓許多父母心急如焚,一籌莫展。 事實上,啟蒙晚的孩子,最主要的問題在于“中文強勢影響”,人類的一大共性,就是避難趨易,小孩更是如此。在通常情況下,孩子們自然會選擇讀起來“輕松”的中文圖書,而不是看不懂的英文繪本。 當然,為了孩子的英語啟蒙,即使是中文越來越強勢,每日的英文訓練也要跟上。其實,大童也有大童的優(yōu)勢,那就是學得快,接受得快,吸收得也快。 所以,父母的主要任務是想方設法提高孩子學英語的興趣,然后堅持每天學一點,從量變到質(zhì)變,等孩子突破自主閱讀關了,父母就越來越輕松了。 小童或二胎學英語的優(yōu)勢比較明顯,父母通常是在游戲的過程中,幫助孩子自然掌握了基本的聽說能力。不過,與大童相比,幼兒學外語會比較費勁,父母往往是比劃半天,孩子卻依然呆萌萌地看著你,“考驗”著你的耐心和毅力。 對于不同的孩子,已經(jīng)孩子的不同情況,父母需要做的是因材施教,找到好的方法,讓孩子學英語的過程變得盡量輕松一些。 大童可以從中文版的圖書和動畫片入手,再慢慢引導孩子閱讀和觀看對應的英文版圖書和動畫片,這樣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幼兒學英語,盡量借助不同的游戲,例如撲克牌、捉迷藏、尋寶、小貓釣魚等游戲,使孩子在玩耍中學會英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