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似不期而來,又似如約而至。她靈動、迷蒙、纏綿,翩翩而舞,飄然而下。 今夜的雨,可以是暮春江南的杏花煙雨,也可以是漲滿秋池的巴山夜雨;可以是丹河的寒雨,也可以是淮河的冷雨;可以是怨月愁煙的梅子雨,也可以是寂寞玉容的梨花雨。 今夜的雨不可看——看不見“湖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看不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看不見“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也看不見“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今夜的雨卻可聽——聽得見“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的孤寂;聽得見“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的凄涼;聽得見“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的愜意;聽得見“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瀟灑。 今夜的雨卻可夢——夢的是“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 今夜的雨卻可傷——傷的是“已覺秋窗秋不盡,哪堪風雨助凄涼”。 今夜的雨還可思——思的是“枕上詩篇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今夜的雨,還可讀,可品,可悟…… 這樣的雨夜,不宜長袖善舞,管弦齊鳴;也不宜竹杖茫鞋,吟嘯徐行;更不宜將軍夜獵,傾城相隨。 這樣的雨夜,宜獨坐品茗。茶,可以是黑名寺的玉露,也可以是桐柏山的云霧。然后“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這樣的雨夜,宜聚而飲酒。酒,可以是宛城的淮源瓊漿,也可以是晉地的汾酒玉液。飲,可以是“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的痛飲;也可以是“呼爾將出喚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的豪飲。 在暈暈乎乎似醉非醉之中,靜靜地聽雨,是像風在傾訴,又像云在漂流,還像海在呻吟。 這樣的雨夜,宜深思,回憶,冥想... ... 遙想當年南粵的海珠廣場,海珠橋腳,珠江堤邊,榕樹底下,木棉花下... ...那一場場落雨不停的夜晚,還有那五光十色光怪陸離的燈光,在夜色的掩護下,在忽明忽暗燈光的掩映下,那些隨風飄下的雨,顏色也是五光十色的。 那些長長短短的雨夜,濕潤了每個囧色各異的彩色夜晚。 下雨的夜晚,總是讓人想得很多,莫名的感觸,伴著雨滴灑落,一路心緒悠悠細細,綿綿的,有種理不清的思緒縈繞在心頭。 夜深了,窗外的雨聲唰唰的響,敲打著屋外的窗欞,也叩響冥想的心靈。枕邊耳畔總是自己問自己是誰?自己在乎誰?誰在乎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能問自己是誰,自己在哪里,本身就是一種無奈和嘆息。若是沒有雨,世界便少了很多的精彩,少了回憶的寄托,也便少了這份美好。 因為雨,夜靜了,知道了自己在哪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