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 和田玉獸面紋雙耳活環(huán)壺 清乾隆 高24厘米 口徑 7.8厘米 足徑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碧玉,內(nèi)含細(xì)墨點,局部閃白,質(zhì)地瑩潤。器呈方形,收頸,大腹,方足。平蓋頂,其上減地四獸面,斜坡四邊各琢三個垂云紋,四角凸起帶尾圓環(huán)飾。頸部俯仰蕉葉紋,中間云帶紋,兩側(cè)獸耳套環(huán)。腹部四面減地獸面紋,紋飾極為精細(xì)。方足中央三行豎排"大清乾隆仿古"六字隸款。為宮廷陳設(shè)品。 
202、和田玉夔紋雙耳扁壺 清中期 高25.7厘米 腹寬 17.2 厘米口徑5.4厘米至8.5厘米足徑3.9厘米至 10.1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質(zhì),蛋青色。器作橢圓口,短頸,扁圓腹,長方足。蓋面光素,左右凸雕鏤空半圓夔形紐,上套活環(huán)。蓋及口邊飾陰線回紋。頸兩面淺浮雕相對回首龍紋。腹部兩面飾圓開光陰刻回紋錦地,其上浮雕一獸面紋,周圍滿飾卷曲相連的夔龍紋。肩兩側(cè)為凸雕獸面銜環(huán)耳。器型和紋飾均仿青銅器。 
203、和田玉象首足壺 清中期 高21 厘米 口徑6.9厘米至9.8厘米底徑 3.2 厘米至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閃淺青色,無雜質(zhì)。橢圓形,呈象首倒置狀。在橢圓形蓋面上隱起變形獸面紋兩個,其鼻向上翹起,器體上部兩段變形獸面紋。下部凸雕成象首形,兩牙向前,長鼻向后卷,呈三點鼎立支撐壺體。紋飾仿古,造型別致。 

204-205、和田黃玉獸面紋雙耳瓶 清乾隆 高16.1 厘米 腹寬7.6厘米口徑4.9厘米至 3.3 厘米 足徑3.4 厘米至5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玉栗子黃色,極珍貴。體扁圓形,橢圓口、足。卷草形夔式耳。蓋頂為勾云形,蓋面陰刻錦紋地上隱起云頭紋一周。蓋口和器口外緣陰刻回紋。頸至肩部在細(xì)密錦紋地上仰雕蟬紋六個,其下兩周變體勾連云紋。腹部在錦紋地上凸起獸面紋,其下渦紋、蕉葉紋、回紋各一周。凸足邊回紋。足底中央陰刻雙豎行"乾隆年制"四字篆款。此器為乾隆時期仿古紋飾之精品。 

206-207、和田黃玉獸面紋雙耳瓶 清乾隆 高 23.3 厘米 寬7.5厘米 厚3.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黃玉,局部呈糖玉色。瓶口橢圓形。有蓋,蓋面光素?zé)o紋,平頂,頂上鏤雕—幾,幾上伏一小獸。瓶口微撇,細(xì)頸,頸兩側(cè)各有一鏤雕夔式耳,耳上套一活環(huán)。瓶腹橢圓,稍扁,兩面淺浮雕變形獸面,紋飾間雕小勾云紋,獸面整體近似圓形,瓶底橢圓形圈足,底心陰刻篆書"乾隆年制"橫排款。 
208、和田玉鶴鹿紋雙耳活環(huán)瓶 清中期 高26.5厘米 寬16厘米 厚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含少量瑕斑。橢圓形口,粗頸,坡肩,圓腹,瓶耳為變形飛獸,獸首似螳螂之頭,長耳雙角。瓶腹凸雕松鶴紋,松下水中,突起巨石,石上立一鶴,回首與松枝上棲鶴相顧望,一蝠飛于空中,瓶腹另一面雕雙鹿立于山崖之上,一鹿臥而回首,另一鹿仰望空中,兩鹿耳后為一巨樹,空中亦有一蝠飛繞。 
209、和田玉花卉紋龍耳活環(huán)瓶 清中期 高27厘米 寬16.5厘米 厚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表面光澤極亮,扁圓形,蓋外四面分別雕蓮花及方折拐子紋,多層重疊形蓋紐,瓶頸較短,兩側(cè)圓雕雙飛龍耳,耳下垂一活環(huán)。圓形腹,淺浮雕蓮花、荷葉及水草,空中一燕飛行,瓶腹兩面圖案相同,含"海宴河清"之意。瓶足近似方形,下部微向外撇。 
210、和田玉古松紋如意耳活環(huán)瓶 清乾隆 高25.3厘米寬11.8厘米厚5.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碧玉,有瑕斑。扁方形,光素蓋,長方形疊層紐,口微散,頸兩側(cè)各有一如意式耳,耳下套一活環(huán)。腹近似梯形,開光內(nèi)凸雕巖石、靈芝、古松,正面雕古松三株,另一面雕古松二株,樹干皆曲折。兩面共雕古松五株,似取“五大夫松”之意。方形足,足內(nèi)側(cè)陰刻隸書“大清乾隆仿古”款。 
211、和田玉纏蓮紋雙耳瓶 清乾隆 高19厘米最寬8.1厘米口徑4厘米至 5.8厘米足徑4.4厘米至5.9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質(zhì)純。扁圓形,有蓋。橢圓口、足。蓋頂兩層上卷菊瓣紋,其下階式弦紋,并襯菊瓣紋一周。器體滿雕減地纏枝寶相花紋。刀法細(xì)膩。足外撤,邊緣飾回紋。頸兩側(cè)鏤空形耳。底中央陰刻隸書“乾隆年制”四字款。 
212、翠虎面紋雙耳活環(huán)瓶 清中期 高20 厘米 腹寬12 厘米 口徑4.5厘米至 7.2厘米 足徑3.5厘米至6.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翠質(zhì)。白和翠綠色分布不勻。體扁圓形,橢圓口、足。無蓋。外口緣陰刻回紋一周。腹部開光內(nèi)飾席紋錦地,隱起變形張口虎面紋。足外側(cè)陰雕回紋一周。頸兩側(cè)凸雕象首雙耳并套活環(huán)。雕琢精細(xì),拋光圓潤。 
213、和田玉龍紋蝶耳活環(huán)瓶 清中期 高21.2厘米 口徑 4.3厘米腹寬 12.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碧玉,圓腹,長頸,頸外飾變形蟬紋六組及圓形蝶耳,耳下各垂一活環(huán)。瓶腹淺浮雕穿花龍圖案,龍長須,闊嘴,獸腿鳥足,身無鱗,尾端分權(quán),卷向兩側(cè)。龍身旁有花枝纏繞。瓶底圓形圈足。 
214、和田玉菊瓣紋天雞活環(huán)耳瓶 清中期 高 30厘米 寬 12.5 厘米口徑6.5厘米至 8.6厘米 足徑 5.7 厘米至8.5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有皮色,立體圓雕。橢圓口、足,腹上較寬。蓋頂橢圓形,兩側(cè)夔式套活環(huán)。瓶體滿琢菊瓣式條紋。頸部兩側(cè)鏤雕展翅天雞耳,并套以繩紋活環(huán)。琢制精細(xì)。 
215、和田玉瓜棱紋蜻蜓耳活環(huán)蓋瓶 清乾隆 高23.7厘米腹寬10厘米口徑4.4厘米至6.2厘米足徑3.8厘米至5.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微閃淡青色,局部含色白斑。扁圓形體,橢圓菱花式口、足。蓋淺浮雕雙云幅捧雙桃紋,為福壽意。從蓋面至瓶體隨形凸凹琢瓜棱紋。瓶頸兩側(cè)透雕蜻蜓展翅耳并套活環(huán)。在內(nèi)縮矮足中央陰刻兩豎行“乾隆年制”四字篆款。造型秀氣新穎,玉質(zhì)潔凈,琢磨瑩潤。為乾隆時期宮廷陳設(shè)之精品。 
216、和田玉谷穗鶴鴨雙耳活環(huán)瓶 清中期 高25.7厘米寬12. 8厘米口徑5.1厘米至7.2厘米足徑 5.3厘米至7.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質(zhì),略呈蛋青色,質(zhì)地純正扁圓形體。蓋頂鏤空對稱五靈芝,蓋面光素。腹部一面隱起兩棵谷穗,其間雕鶴鴨五只,姿態(tài)各異;另一面琢谷穗三棵,鶴熟四只,局部施以烤色。頸兩側(cè)各鏤空靈芝耳并套以活環(huán)。 谷穗和鶴鵡,寓“歲歲平安”之意,是清代常用的吉祥圖案。 
217、和田玉茶花山雀寶月瓶 清中期 高18.5厘米 寬14.8厘米 厚4厘米 口徑 3.3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質(zhì),內(nèi)含白斑,有綹紋。作扁圓壺形。體厚重,直口,厚唇。頸較長,兩側(cè)雙弧耳。瓶面減地凸雕山茶花,枝上落一山雀。底部平倭足。比例適度,圖案素雅。為宮廷陳設(shè)品。 

218-219、 和田玉山水獸耳瓶 清乾隆 高 31.2 厘米 寬17.9厘米 厚6.1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瓶體橫截面為海棠式,蓋稍尖,蓋頂?shù)襁B珠及錦帶紋,長方形紐。瓶口寬唇,飾回紋兩周,短頸。腹一面陰刻戧金蘭亭修楔圖;高山之下,翠竹叢中,有一小亭,亭中端坐一人,亭外二人對語,八人列坐曲水之旁以待流觴。水旁有崖石高樹,草茂如氈。瓶腹另一面鐫乾隆御筆《蘭亭序》,上部有"時和筆暢"四字及"乾隆宸翰"篆書印,皆陰刻填金。矮足,足外撇。雙獸首耳。 
220、和田玉龍紋寶月瓶 清中期 高15.3 厘米 口徑 2.4厘米至3.6厘米足徑5.7 厘米至1.9 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青玉,內(nèi)含白斑。扁圓體,橢圓口、足。蓋頂鏤雕蟠龍。腹部兩面開光內(nèi),各浮雕正面三爪蜷曲舞龍,其周圍飾云紋。龍張口,兩綹粗發(fā)向側(cè)后飄。肩之兩側(cè)鏤雕行龍各一,上唇與口側(cè)邊相連,其孔之間可以穿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