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患牙痛1個多月,消炎止痛藥、清熱瀉火藥服了不少,也扎過針灸,就是效果不好。1994年10月1日求我治療,問知患者左下側(cè)牙齦疼痛,口中不干微苦,牙齒不長,也說不清楚究竟哪一顆牙齒疼痛得最厲害;望其牙齦不紅不腫;切其脈右關脈弦數(shù)。即用瀉法針刺合谷、太沖,牙痛當下減輕,患者千恩萬謝。同診室的一位醫(yī)生大惑不解,悄悄地跑過來問:“這個患者也找我看過,我沒針太沖,但針刺的是合谷、上關、頰車等,怎么就沒有你扎這兩個穴的效果好呢?”
我笑著說:“這個患者雖然看起來火勢不大,但從癥狀、脈象分析,還是一個肝火引起的牙痛。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jīng)的輸穴、原穴,有清肝瀉火之效,經(jīng)云'病時間時甚者,取之輸’。該患者牙痛日久,故當取太沖;原穴能激發(fā)原氣,調(diào)動體內(nèi)的正氣以抗御病邪,通過調(diào)整臟腑經(jīng)絡的虛實來去除病變,也應當取太沖。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之原穴,有泄熱止痛之效,為治療口腔疾病之要穴。四總穴講面口合谷收,合谷與太沖相配,既能清肝火,又可瀉腸胃之火,治療肝火牙痛,屢驗屢效?!?/section>
在人體有十八對上下相配的穴位臨床治療效果較好,它是根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病在上,取之下”的原理選取的,故稱十八對穴,簡稱對穴。這十八對穴位分別是——
百會、涌泉 主治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卒中、休克、昏迷、癲狂等,可針可灸,二者一補一瀉,效果神速。
太沖、合谷 主治筋脈拘急、痙攣、頭痛、牙痛、疝痛、無汗等。
肩髃、環(huán)跳 凡肢體一部分或半側(cè)發(fā)生的拘攣、疼痛、麻痹用之效果很好。
尺澤、委中 凡瘀血阻絡、時疫吐瀉、急性腹痛、急性胃痛等以二穴放血,立竿見影,效果神速。
人中、風府 治療卒然口噤,昏不識人,癲狂歌哭,精神失常效果也很好。
少商、隱白 能治出血、癲狂。
天樞、足三里 主治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腹痛、嘔吐、泄瀉、痢疾等。
胃俞、梁門 主治胃脘疼痛、痞滿、嘔吐泄瀉等消化系統(tǒng)的疾病也有良效。
肺俞、俞府 主治咳嗽、哮喘、咳血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命門、關元 主治一切虛脫,用灸法效果更好。
中脘、至陽 主治一切脾胃疾病。
公孫、內(nèi)關 主治心腹胃痛、胸痛、痞滿、嘔吐等。
后溪、申脈 主治頭面頸項及目腫、喉痛、癲狂諸疾。
臨泣、外關 主治手足麻痹、頭風、耳聾諸疾。列缺、照?!≈髦勿逇?、痔瘡、便血、小便淋瀝不盡及牙痛。
三陰交、間使 主治男女生殖器疾病、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及寒熱瘧疾。
絕谷、支溝 主治熱結(jié)便秘、腹脹、脅痛、膽石癥等。
曲池、陽陵泉 主治四肢疼痛、麻痹、癱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