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九要中有一“扣”字訣,扣肩、扣膝,關于扣膝,其中誤會太大,以至于很多人功夫還沒練出來,先壞了膝蓋。孫祿堂講膝,說了兩句話:兩膝往里扣勁,但不可顯露扣。這兩句話,千金不易??梢话闳司毿我馊?,總是于有形有相上求之,只記住孫祿堂前一句,極力去扣膝,沒有去琢磨什么是不可顯露扣。 扣的不是膝蓋,是勁。 勁,相爭而來。好比拔河,兩方勢均力敵,都在極力拉扯。但你看上去,繩子兩頭的人都沒動。沒動,但仍然在用勁。再比如站樁,前撐后靠,上頂下踩,外形雖然沒動,但整個軀干每個關節(jié)都在用勁,勁力非常飽滿。怎么到了膝上,就瞎整了呢。 膝蓋外形沒有扣,才能扣勁;反之,膝蓋如果外形顯露了扣,必然就沒有扣上勁,因為缺乏相爭之勢。好比拔河,一方力氣大,都已經(jīng)拉著另一方跑了,實際用勁也就少了。 無論三體式還是五行拳單操,膝蓋始終都要跟腳尖一個方向,而且不要站得太低。 武術有上、中、下三盤練法,三盤練法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練中盤乃至下盤,膝蓋彎曲幅度過大,再加上長時間靜態(tài)站樁負重,膝關節(jié)負荷過大,久而久之就容易出問題。其他拳術很少膝蓋出問題,但太極拳卻練出了太極膝,形意拳也有不少人練傷了膝蓋。主要原因就是太極拳動作慢,形意拳強調(diào)站樁,緩慢和靜態(tài)的負重狀態(tài)下,更容易磨損膝蓋。有的是動作不正確造成了,但即使動作完全正確,練得過多,架子過低,沒有注重保養(yǎng),同樣會壞膝蓋。不少成名的太極拳師換半月板,或者晚年坐輪椅,這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他們的動作自然是正確的,只不過年輕時練得過多,而又保養(yǎng)適當,所以才有壞膝之痛。 人老腿先老。隨著年齡增大,關節(jié)總會老化。膝蓋承受一身之重,最容易出問題。不練拳,膝蓋老了同樣不靈便,練拳原本可以起到保養(yǎng)膝蓋的作用,但如果練不得法,用得過多,往往適得其反。 因此,在練拳的時候,時刻提醒自己,架子不可過低,膝蓋要與腳尖一個方向,不要去別膝蓋,扭膝蓋。每次站樁打拳之前,應該進行必要的熱身,可以懸腿晃腿,做一些深蹲站起的動作,讓膝關節(jié)松弛下來,然后再練;練完之后,適當?shù)淖邉右粫?,讓氣血更加順暢圓融。如此的話,不僅不會傷膝,耄耋之年,也有望有一雙靈便的腿腳。 |
|
|
來自: 博博3pqcfp2dm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