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庭有余閑,竹露松風蕉雨;家無長物,茶煙琴韻書聲”,可以說是千百年來文人逸士終極的生活理想,尤其是對于那些即將步入年邁、或者已經(jīng)步入年邁的人來說,這種生活方式意味著安定、舒適和富足,但這種富足,更多指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大家都知道,古代物質(zhì)生活相對比較貧乏,甚至是戰(zhàn)亂頻頻,想過著一種“庭有余閑,竹露松風蕉雨;家無長物,茶煙琴韻書聲”的生活,有時候簡直就是一種奢望。即便是在太平盛世的年代,也只有極少數(shù)貴族、朝廷高官或士大夫,方才能夠達到這種生活目標。 “庭有余閑,竹露松風蕉雨”,即最起碼建有自己的房屋,房屋可以不是很大,但必須有足夠?qū)掗煹耐ピ?,春天,可以在庭院里賞花酌酒,夏天,可以在庭院里仰望滿天星辰,秋天,可以在庭院里的葡萄架下與孩子們嬉鬧,冬天,可以在庭院里賞雪賦詩,把酒言歡。 屋后滿山的翠竹葉子上,清晨掛滿了的晶瑩的露珠,時不時傳來陣陣松風,無不令人浮想聯(lián)翩。遇到雨天時,淅淅瀝瀝的雨滴,落在家門前不遠處的芭蕉葉子上,不由得不讓人詩興大發(fā),潑墨揮毫,這是何等的詩情畫意??! “家無長物,茶煙琴韻書聲”,表面上看是說家無長物,但下一句緊接著又說,茶煙琴韻書聲,這幅圖畫多么令人心醉神迷?。∮胁栌袩?,在大多的時候,能讓一個男子陷入靜謐之中,古代沒有卷煙但卻有水煙,而茶又幾乎是每一個男人的摯愛。 有琴有韻,說明家里至少還有一張古琴,可供主人翁在情緒高亢的時候,像陶淵明說的那樣,“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當然,也可以像王維說的那樣,“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屋子內(nèi)時不時還會傳出郎朗的讀書聲,可以是自家孩子稚嫩的背誦千家詩的童聲,也可以是主人翁誦讀陶淵明詩、蘇東坡詞的蒼老之聲。 想象了這么多,這就是我對“庭有余閑,竹露松風蕉雨;家無長物,茶煙琴韻書聲”的理解,或者說是我對晚年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然而,在當代社會城市中密密麻麻的水泥建筑森林中,還有那高企的房價像攔路虎一樣在前面阻擋著,可以說要實現(xiàn)這樣的生活理想無異于是一種奢望。寫到這里,我不禁又想起了一千多年前杜甫,他的“安得廣夏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詩句,在現(xiàn)實中是多么的無情和殘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