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面積760萬平方公里,是一塊孤懸海外的最大的島嶼,當然也可以認為是一塊獨立的最小的大陸,所以澳大利亞有的時候也被稱為澳洲。 澳洲和分布在太平洋上一系列的島嶼組成了大洋洲,在遠古時代它們是連在一起的,因為地質運動而破碎。 大洋洲以澳大利亞為主導,包括新西蘭、新幾內亞島、巴布亞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 分布在大洋洲上的動物都很奇怪,尤其是澳大利亞這個地方,盡出幺蛾子。 澳大利亞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有袋類。 這個有袋類,實際上并不是澳大利亞獨有的。 在遠古時期地球上曾經有一段時間有袋類是非常繁榮的。 在南美洲出土過大量的有袋類的動物化石,它們生活在1.2億~3000萬年前,那里才是有袋類的真正的故鄉(xiāng)。 大約在6,000萬年前到3,600萬年前,南極洲非常的溫暖,并且有路橋和南美洲、澳大利亞相連。 大量的南美洲動物,先轉道南極洲,再通過路橋到了澳大利亞。 后來由于路橋斷裂,大量的動物被困在澳大利亞,完成了獨立的演化。 人類把貓、狗、豬等動物帶到澳大利亞之前,澳大利亞島上沒有哺乳動物,動物只有有袋類、爬行類以及昆蟲。 澳大利亞的昆蟲都長得特別大,這是因為在那里昆蟲很少遇到天敵。 最近,在澳大利亞一所學校的建筑工地上發(fā)現了一種人類幾乎從未見過的巨大飛蛾。 ●建筑工人用一個木鋸托著這個巨大昆蟲的尸體,估計他用手不敢拿。 這種巨大的昆蟲就是巨型木蛾(Endoxyla cinereus)。 這種巨大的飛蛾非常的重,所以它們無法飛行,在交配之前會長到身體的最大尺寸,交配以后就死了。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蛾類。 蛾是一大類昆蟲,包括鱗翅目中不是蝴蝶的所有成員。多數蛾類是夜間活動的,那是它們尋找食物的時間。 蛾與蝴蝶的主要區(qū)別: 蛾子的翅膀關閉的,而蝴蝶的翅膀張開;蛾子在夜間活躍,而蝴蝶在白天活躍;蛾類具有羽毛似的觸角,而蝴蝶具有長而裸露的觸角;蛾類往往更結實,有毛茸茸的身體,而蝴蝶則光滑而苗條;蝴蝶色彩艷麗,蛾子暗淡無光。 但是蛾類和蝴蝶的最大區(qū)別在于:蛾子的身體上有一個特殊的結構,這個結構被稱為系帶,會限制翅膀的活動。 所以蛾子和蝴蝶看起來,蝴蝶的飛行比蛾子要更加舒展。 當然,作為同為鱗翅目下的昆蟲,蝴蝶和蛾子的前身都是同一個物種。蝴蝶、蛾子有一些中間形態(tài),在澳大利亞被保存著。所以澳大利亞有些蛾子和蝴蝶,看起來和大陸上的蝴蝶、蛾子不太一樣。 巨型木蛾就是澳大利亞的獨有品種。它們是世界上最重的蛾,雌性的大小是雄性大小的兩倍,有些雌性體重達30克,翼展可以達到25公分。 第一眼看到巨木蛾很容易把它們看成是某種飛禽或者是鳥類,褐色、圓滾滾的身體,很難想象一個飛蛾能到如此之大。 有的網友稱,這簡直就是摩斯拉的幼蟲啊。 在電影哥斯拉里面,摩斯拉是哥斯拉的死敵。雖然在自然界中摩斯拉是不存在的,但是這種昆蟲確實比較大,比喻摩斯拉也是可以理解的。 巨木蛾的幼蟲只生活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森林中。成蟲有可能會被城市的燈光所吸引,而飛入城市中,所以它們在城市里出現是非常罕見的。 巨木蛾雌蟲一次可以產下2萬枚卵,這些卵孵化出小的幼蟲以后,就鉆入桉樹皮下,并且以啃食桉樹的樹干為生。 幼蟲通過不斷的啃食木頭,不僅讓自己的身體變得粗壯,同時讓自己的房子也不斷的擴大。幼蟲完全成熟會最長可以長到15公分,有1.2公分粗,白白胖胖的一大條。 巨木蛾的幼蟲,看起來就像一條放大的蠶。在荒野求生者的眼里,它們肯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一些荒野求生的節(jié)目里面,經常會有生吃活蟲的這樣一些情節(jié),遇到貝爺和德爺這樣的人,發(fā)現巨木蛾的幼蟲,肯定會把它們當成食物。 實際上,這種動物是澳大利亞的保護動物。 由于其生長環(huán)境很特殊啊,所以巨木蛾的數量比較稀少,人工養(yǎng)殖比較困難。 有人覺得毛茸茸的大蛾子經常在夜間爬上爬下,有點恐怖。不過這種蛾子不會咬人,而且它們從幼蟲羽化以后就完全不吃不喝,直到交配完成以后就死去。 澳大利亞的一些昆蟲愛好者把它作為寵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