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易昨天公布了2021年Q1的財報。 第一季度整體營收為205億元,同比增長20%,創(chuàng)歷史新高。其中在線游戲凈收入150億元,同樣創(chuàng)歷史新高。 盡管業(yè)績持續(xù)上漲,網易仍然游離在大眾凝視之外,成了“最低調的大公司”。 有人把這種“低調”歸結為缺乏爆款——在現象級游戲《陰陽師》之后,網易在長達五年的時間里都沒有打磨出同等話題量級的作品。那么,增長從何而來,又如何解釋呢? 有些湊巧的是,前陣子巨人網絡CEO吳萌在一封內部信里,高度評價網易是游戲領域“過去十年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研發(fā)公司”。這位在游戲圈浸泡了20年的同行認為,網易“平衡的很好”,既做到了規(guī)模,又做到了保守和創(chuàng)新之中的平衡。 這種巧妙的平衡,似乎能為網易的“低調發(fā)育”做出解釋。 巨人網絡85后CEO 吳萌 01 兩個“西游”打天下? 游戲行業(yè)有一個樸實但確切的觀點:游戲和電影一樣,生死看爆款。 這樣的邏輯適用于許多公司。 比如騰訊。吳萌在評價騰訊時,將其在移動時代的市場話語權歸結為兩款游戲,一是《王者榮耀》,二是“吃雞”系列。目前游戲業(yè)務在騰訊的營收中占比約30%,其中大部分是這兩款游戲貢獻的。即便是不缺少流量的騰訊,也沒有改變“爆款依賴”的鐵律。 網易類似。只需稍微細究下網易的營收分布,就能得知占據收入大頭的是《大話西游》和《夢幻西游》這兩款推出近20年的作品。不同的是,網易的“爆款”盡管貢獻了大量營收,但在輿論場上的存在感遠不如同類產品。 知乎有眾多類似“都9012年了為什么還有人在玩《夢幻西游》”的問題。內容更新多、裝備不會貶值都是答案,但更多人提到的是“世外桃源”般沉浸感體驗——游戲日新月異的今天,還能讓玩家在“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之中找到足夠的的快樂,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當年關于《夢幻西游》的回憶 《巴倫周刊》曾專門撰文比較騰訊和網易優(yōu)勢,給出的結論是:騰訊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MOBA類(多人在線戰(zhàn)術競技游戲),以一己之力占據了中國MOBA端游、手游市場超過90%的份額;網易最擅長的恰恰是MMORPG(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兩款“西游”都可歸為此類。 有別于MOBA對日活的深度依賴,MMORPG的特征是日活規(guī)模相對較少,但用戶的ARPU值更高,這是因為MMORPG對游戲的沉浸感、玩法的豐富度、迭代節(jié)奏和游戲內經濟系統(tǒng)的可持續(xù)性有著極高的要求。深諳這一特點,騰訊也曾重磅推出《天涯明月刀》,試圖借此鉗制網易在這一領域的優(yōu)勢。但兩款產品行至今日,《夢幻西游》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丁磊在本季度財報電話會中被問及對爆款新作的看法。他認為,年輕的公司開發(fā)一個成功的IP固然值得驚喜,但是持續(xù)經營更重要。創(chuàng)造一個IP很容易,但是持續(xù)的經營一個IP是比較有挑戰(zhàn)的事情。 不賭爆款、在擅長的領域做漸進式的微創(chuàng)新,這是網易在規(guī)模和精品兩端的平衡之道。 02 《陰陽師》后無爆款? 吳萌還在文章中試圖解開這樣一個問題:
反觀網易,最近幾年雖然沒有像《陰陽師》這樣大爆的作品,卻也不缺少表現出色的新品。 數據分析機構Sensor Tower每個月都會根據中國游戲廠商在App Store 和Google Play 的收入進行排名。在2021年1-4月中,網易幾乎每月都有5款左右的游戲進入TOP20。除了前面提到的《夢幻西游》和《大話西游》,《率土之濱》、《天諭》、《明日之后》、《倩女幽魂》、《第五人格》、《光·遇》都是熟面孔。 數據來源:SensorTower 正如吳萌所說,不是這些產品不行,而是對于網易這個級別的公司來說,這種產品的長期來講意義還是有限的??梢钥吹降氖?,網易近幾年更傾向于嘗試不同類型的游戲,產品的豐富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對于以自研為壁壘的網易來說,多樣化嘗試的目的并不局限在營收上,更多的是研發(fā)經驗的積累 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會和中國企業(yè)家協(xié)會在“2020中國企業(yè)500強榜單”中,將網易列為國內研發(fā)強度前三的企業(yè),僅次于百度和華為。網易官方也在上個季度的財報中對外透露,2020年網易的研發(fā)投入超過100億元。 和百度、華為等技術導向的研發(fā)不同,網易的研發(fā)有著清晰的應用導向。比如在游戲方面,網易過去幾年中不斷強化機器學習、AI對話、智能捏臉、智能蒙皮等技術的研究,用以提升游戲的工業(yè)化效率。同時,網易還在加拿大和日本組建了2個3A游戲工作室。 在創(chuàng)新和保守之間,網易似乎從不“All in”,靠著穩(wěn)定的研發(fā)投入,巧妙地維護著平衡。 03 “中概股茅臺”的平衡術 2020年網易上市20周年的時候,有媒體扒出了這樣一組數字: 上市20年中,網易股價增長了100倍以上,平均投資回報率超過25%,遠超市場平均水平。即便是在中概股普遍暴跌的2021年,網易仍然有超過10%的漲幅?!爸懈殴擅┡_”的稱謂,越拿越穩(wěn)。 中國大多數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都離不開一個快字,增長路徑和建造摩天大樓的過程很像,短短幾年的時間就能拔地而起甚至刷新高度,但在結頂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被超越的命運。 網易的經營策略則像是歐洲的教堂,建設周期往往有一兩百年的跨度,有著典型的長期主義色彩。期間需要不斷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適當調整自己的生存姿態(tài)。長期目標不變,短期的策略又相對靈活,二者之間的平衡十分關鍵。 在吳萌眼中,聚焦的核心是敢于放棄,敢于放棄掉不屬于自己的機會。有所不為,才能聚焦。 不止游戲業(yè)務,網易對互聯(lián)網產品的取舍也是如此。2019年,網易戰(zhàn)略性剝離了考拉等重資產業(yè)務,將優(yōu)勢資源進一步集中給游戲,以及有道和網易云音樂為代表的創(chuàng)新業(yè)務。當時,外界幾乎一面倒唱衰網易。但兩年后,網易印證了自己的先見之明。 直到今天,關于網易過于佛系、缺少爆款、創(chuàng)新業(yè)務難以盈利的聲音依然層出不窮。但如果讀懂了網易的平衡之術,讀懂了網易的長期目標,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理解。畢竟長期主義不是教條主義,不是遵循刻板的計劃,而是在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中能夠游刃有余,找到能夠被時間檢驗的長久價值。 主理人 | 張賀飛(Alter) 前媒體人、公關,現專職科技自媒體 虎嗅、鈦媒體、36kr、創(chuàng)業(yè)邦、福布斯中國等專欄作者 轉載、商務、開白以及讀者交流,請聯(lián)系個人微信「imhefei」 |
|
|
來自: 新用戶84877682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