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的質量一般,書中的核心洞察自我,這是一項可以培養(yǎng)的技能。 第一天:選擇你的自我意識領域 在一張紙上寫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三部分內容,可以是工作、學校、家庭、婚姻、友情、社會、信仰、慈善,等等。 (1)關于每個重要的內容寫幾句話,描述一下成功是什么樣子,記住這個“神奇問題”:如果明天你一覺醒來,你在意的一切都接近完美了,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2)然后,按照你對成功的定義,從1(完全不滿意)到10(完全滿意)選一個數字,為自己的滿意度評分。 你實現自我意識的最大機會,是在那些滿意度低于個人期待的領域中圈出一兩個你最想提升的領域(這就是你的自我意識目標領域)。想想是什么妨礙了你獲得成功,而你又可以做出何種改變以達成目標。 第二天:學習七大支柱 找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家人或者同事。瀏覽一下“洞察力的七大支柱”。對照每個支柱描述一下你對自己的看法(例如,你的價值觀是什么),然后讓別人談談他們對你的看法(例如,他們認為你的價值觀是什么)。討論過后,仔細考慮一下你對自己的評價與你信賴的人對你的評價兩者有何異同。你從這項練習中學到了什么?你又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勇敢前行? 1.價值觀:我們行事的原則。 2.熱情:我們熱愛的事情。 3.追求:我們想要體驗和實現的事情。 4.理想環(huán)境:我們要求有一種能讓自己開心和全心投入的環(huán)境。 5.模式:我們始終如一的思考、感受和行為方式。 6.反應:體現我們優(yōu)點和缺點的想法、感受和行為。 7.影響:別人通常如何看待我們的行為。 第三天:探索自己的障礙 選出你覺得會干擾自己生活的一兩個自我意識障礙(即認知盲點、情感盲點、行為盲點、自我崇拜、感覺良好效應、自拍綜合征)。接下來的24小時里,請盡量找出現實生活中出現的(各種)障礙,你可以對自身行為及假設提出質疑,也可以觀察他人。一天結束時,想想自己學到了什么,如何運用公眾號 提到的各種方法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 額外加分:接下來的24小時里,請注意你隔多久關注自己一次,隔多久關注他人一次,線上和線下都在內。當有人誘使你曬出最近的度假照或者告訴進餐的客人最近工作中自己取得的成績時,問問自己:“我希望通過這種做法獲得什么?” 第四天:提升你的內在自我意識 從下面選擇一種方法試用一下。在一天結束時,花點時間想想這個方法效果如何,你了解到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特質,你又如何在這個基礎上勇敢前行。 1.為何不問為什么。 2.比較和對照。 3.換個角度思考。 4.摁下暫停鍵。 5.停止思考。 6.現實核查。 7.尋求解決方案。 第五天:提升你的外在自我意識 在培養(yǎng)自我意識的目標范圍內,請一位細心的批評家講一下欣賞你的原因,舉一個事例,再讓他說說他認為會讓你止步不前的一件事。在傾聽反饋時,請試試3R模型。 首先是接收反饋。并不意味著被動地傾聽,而是要通過主動問問題尋求理解。 思考反饋。針對這一反饋,我要采取行動嗎?如果想,該怎么做呢? 回應反饋。 第六天:幸免于自欺欺人之苦 想想誰是你認識的最自欺欺人之人(最好是你今天要見的人)。你認為這個人屬于哪種類型(注定要失敗之人、明知卻不在意之人、需要助推之人)?你為什么得出這個結論?下次再見到這個人,你會選擇下列哪一種方法來處理你們之間的關系。 1.不加判斷的憐憫。 2.腳先踩水上浮。 3.重新整合。 4.他能教會我什么? 5.背景笑聲。 6.闡明你的需求。 7.守住底線。 8.離開。 9.以憐憫之心面對。 第七天:評估狀況 回顧你在應對挑戰(zhàn)過程中所做的筆記,回答下列問題: 1.現在你對自己一周前尚不了解的事情有何了解?對自我意識的整體把握如何? 2.你下個月會為自己設定什么目標,以保持當前的良好態(tài)勢? 如果本書讓你相信了什么,我希望是“自我意識并非獨角獸們所獨有的”。誠然,我們都能獲得洞察力,收獲應得的回報;能認識到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做出更好的選擇;能了解到什么對我們而言是最重要的,并采取相應措施;還能了解我們對他人造成的影響,這樣就可以改善最重要的關系。了解我們是誰、了解別人如何看待我們是一生要尋找的答案,這個過程可能會困難重重,充滿艱難險阻。這個過程可能很艱難、痛苦、緩慢,會讓我們覺得不完美、無助、自卑。但它同樣充滿了機遇。C.喬伊貝爾·C曾清晰地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我覺得我們像星星一樣。有些東西恰好猛地打開了我們的心扉;但當我們打開心扉,覺得自己行將就木時,實際上正在變身為一顆超級新星!當我們再次審視自己時,我們會發(fā)現,我們突然間比從前的自己耀眼許多。 自我意識把我們變成了超級新星,讓我們比從前的自己更優(yōu)秀、更美好、更耀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