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黃鼬,可能還有些人會感到陌生,但要是說黃鼠狼,也許所有的人都聽說過。那一句“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的諺語,把黃鼠狼說成了專職的偷雞賊了,其實是冤枉了它們。 黃鼬之所以叫黃鼬,主要是因為它有一身黃色的外表,不管是深是淺,總之離不了黃色調。又因為它對待老鼠象狼一樣狠,所以叫它黃鼠狼。 知道了吧?黃鼠狼其實是以吃老鼠為主,只是偶爾會偷食家雞。 黃鼠狼一般在早晨或黃昏出來活動,當然晚上的上半夜是它們的活動高峰。 它的身體靈活,既善于奔跑,又善于匍匐侍機攻擊。既善于攀緣登高,又善于游泳。所以無論是河谷、林緣、灌叢、草坡,還是村莊附近,都可以是黃鼠狼的安家之所。 它對家的要求也不高,樹洞、石穴或枯木也都可以是它的家。 為了能爬進鼠洞捕食老鼠,還練就了一身縮骨神功。別看它個子比老鼠要大得多,對于那些小老鼠洞,只要頭部進得去,身子就一定能夠過得去。 人們只知道貓頭鷹是捕鼠的能手,其實黃鼠狼捕鼠的能耐一點都不比貓頭鷹差。一只黃鼠狼一個晚上可以捕食6-7只老鼠,一年要吃掉1500-3200只老鼠。要算捕鼠保糧食的功勞,黃鼠狼應該算得上頭功。 也捕食野兔,與野兔拼耐力,窮追不舍,總會把野兔累得趴下,就成了它果腹的美餐。 只要找得到,什么蛙呀,魚呀,昆蟲呀,小鳥呀,鳥蛋呀,都是它的美餐。 有時還會抓小蜥蜴和蛇吃,只不可如遇到毒蛇,還是要冒風險的。 當然,如果餓極了,也會爬進雞籠,干起了偷雞的勾當。黃鼠狼偷雞時,一般一口咬住雞的脖子,雞叫不出聲,也反抗不得,它會快樂地先將雞血吸干,然后將死雞拖走,吃掉內(nèi)臟和身軀。 若是遭到追擊,感覺到危險來臨,除了拼命逃跑外,還會使用它的獨門暗器——肛門兩邊的臭腺。逼急了它會將臭腺中的液體射出,那種惡臭難聞的氣味不光是不好聞,還有一定的毒性,可以致追擊者短時間內(nèi)頭昏或直接昏迷,它就可以趁機逃走。 本來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重要物種,卻被冠以偷雞賊的壞名聲。本來不去招惹人類,但卻因為它的一身好毛皮而招來厄運。當人們手握“狼毫”展示書法時,可曾想到過那是黃鼠狼的尾巴尖? 盡管它一胎可以產(chǎn)下3-8只幼仔,也敵不過那些裘皮大衣商的殘害。本來是為捕鼠而來,卻因鼠藥而讓它們一命烏夫。本來它呆在大自然中控制著老鼠的種群,但由于環(huán)境的破壞,現(xiàn)在許多地方已經(jīng)看不到黃鼠狼的身影。 那句諺語應該改改了,干脆改成“人類給黃鼬拜年——沒安好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