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和母親走了很遠(yuǎn)的路,行過很長的巷子,去看望老爺爺。 十二年前羊城初識,他六十,精神矍鑠;而今,已年逾古稀,困居在家,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走很遠(yuǎn)的路,行過很長的巷子,去病房看望病中的母親和小小的我了。 我坐在矮凳上,微微仰頭,他亂糟糟的白發(fā)映入眼簾,眼眶瞬間像蒙上一層厚厚的雪。 我盯著那些白茫茫的發(fā)樁,拼命想從中找出一絲過往的青絲。 可是,直到我的眼睛盯得發(fā)疼、發(fā)澀、發(fā)酸,以致濕潤,我也沒有找出一絲黑發(fā)。 02. “莫悲傷,我七十三了,也可以死了。”他喘著氣咳出這句,臉上一道道的皺紋如雕刻。 我給他買吃的,他的牙掉了嚼不動了;我給他錢,他的腿壞了走不動花不了了。最怕,我開始賺錢了,我在乎的人,卻開始住院了。 怎么能不悲傷,怎么能不悲傷,怎么能不悲傷。 03. 眼里漫過一陣潮熱,慌忙低頭,裝作翻找背包,慌亂中,拉開從未拉開拉鏈的夾層,Y叔叔送的那串石榴石靜靜躺在那里。 我的淚突然如泉涌。 102顆,我數(shù)過好多好多遍,一共是102顆。 想起那句“一瓶250毫升的吊水 一共是3633滴”,心里凄愴如隆冬,這102顆,又收藏了多少情緒。 04. “穎穎,這條手串,是廟里一個高僧送我的,轉(zhuǎn)送給你,它會給你帶來好運(yùn)的,生日快樂。” 我是基督徒,不受佛門之物,但這條手串,一直帶在身邊。 我從未想過,用聲音和文字陪伴我長大的Y叔叔,有一天會以中年辭世的方式離開我。留給我的,只有幾本書,一串手鏈,幾十封軟毛筆寫的信。
我何曾想過,這些,竟會成為他的絕筆呢。 我也從未想過,直到他離開,我都沒和他見過一面,嚷了那么久的要去大理拜訪,他總是樂呵呵地說:“好啊,以后我們的穎穎一定是個漂亮的大姑娘了”,可是,我現(xiàn)在覺得那邊景色再美,于我,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我也再也不敢隨意許諾了。 05. 去年八月來看老爺爺,發(fā)了條朋友圈,Y叔叔在下面評論:好文筆。 今年再來時,爺爺老了,病得愈發(fā)重了,當(dāng)年給我評論的人,也已經(jīng)與世長辭了。 他還在我的好友列表里,卻再也沒有更新過任何動態(tài)了。 今天,我又發(fā)了一條朋友圈,三三兩兩的評論,我好希望,Y叔叔能看得到,能再以作家的身份告訴我,如何行文:開口要小,選材要精,留味要足。 可是,再也不會了。 06. Y叔叔逝世已逾九月,過往的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里,我曾想過,認(rèn)真寫下對他的追思,可是,我沒有辦法,真的沒有辦法,哪怕直到這一刻,我還是哭到不能自已。 局中人,怎么保持清醒。 于生死,怎么保持理智。 這不是一篇正兒八經(jīng)的追悼,這只是一篇情緒的流水賬,只是我治愈自我的方式。 07. 創(chuàng)意寫作課程的第一篇非虛構(gòu)寫作,我寫了嬸嬸的辭世。外教堂上問我:Shine, are you hiding something? (你在文中藏了什么東西嗎?) 我一下語噎。未曾料到他竟察覺出我波瀾起伏敘事下一筆帶過的許多情節(jié),許多,我不愿觸及的死亡細(xì)節(jié)。 沒有勇氣一一剝離它們,逝者已矣。 想想在世這二十多年,目睹或耳聞了好多人的離世:鄰居、同學(xué)、朋友、親戚——這直勾勾陰森森血淋淋的生離死別,就覺得胸口發(fā)堵,雙目發(fā)澀。 導(dǎo)師慨嘆,說,怎么你的生命里,這么多的死亡?;蛟S你可以把它,寫成畢業(yè)論文。 我不知怎么回答。 08. 想過一筆一畫勾勒下那些曾經(jīng)或溫暖或凜冽的存在,卻糾結(jié)于或許閉口不提,才是對逝去最好的紀(jì)念。 而當(dāng)文字浸進(jìn)血淚,能否給死者,客觀公正的紀(jì)念?如果不能,我愿一生一世,守口如瓶。 所以,我只能這樣笨拙地,斷斷續(xù)續(xù)地寫下這些記憶的碎片,哭一場,早上起來,還是要認(rèn)真地生活。 09. 這些天,很多眼淚。我又開始讀紅樓,癡迷于相關(guān)的講書。評書人講,寶玉的一生,就是他愛的人,不斷離開他的一生。 我想想我們每一個人,何嘗不是。 要么生離,要么死別。 10. 這些天,聽到好多長輩患病的消息,大多是癌,或是腫瘤,其實(shí)冷靜下來一想,是和我沒有任何血緣關(guān)系,或是罕少謀面,或是從未謀面的人,但是,我還是,很難過很難過。 這種難過發(fā)展到暗夜里流很多的淚,眼淚灌進(jìn)耳朵里、脖子里、枕頭里,我一遍一遍地求求問上帝,可不可以,免去這些病痛??刹豢梢?,不要讓我這么難過。 多少年前,人類的祖先都是亞當(dāng)夏娃,這種“共情”因子,埋進(jìn)了骨子里、基因里、血液里,所以我痛。由己及人很難,但淡漠無感更難。 11. 諸行無常。 我知這是佛教三法印之一,用在這里,沒有任何宗教隱射含義。 我只是覺得,這四字,包羅了人世的一切劫難和不幸。 都是無常。 你無法預(yù)料,只能面對,只能鉚足了勁大哭,把生活給你的所有檸檬,榨成檸檬汁,然后大笑。 12. 也會寬慰自己:我難過,或許恰是因?yàn)槲覑圻@世界,愛所有鮮活的生命,也許,愛會成為一切的解答。 那日跟導(dǎo)師言:我覺得您是一個好樂觀的人呢。 她答:不,因?yàn)槲夜亲永锸呛芎ε滤劳龅模陨顚哟味?,算是很悲觀的人。 震撼于她的赤誠,竟如此道出對死的恐懼。 那一刻,我突然有點(diǎn)大徹大悟,我才知,導(dǎo)師平日里待人接物、為學(xué)為師的風(fēng)度、雅致和溫度,來源于何。也許,人有所畏,才會更加樂觀熱烈地生活,因?yàn)槟阒?,死亡給一切都圈上了有效期限。 諸行無常。 剛剛整理本子,找到了記下的去年國慶遇到的基督徒 美國大叔Bill說的一些話,在這無常的時空里,給我很多力量。 嗯,縱然如此,要多笑。 謝謝你,竟然看完到這里。晚安。 ——這是一個害怕死亡,但也熱愛生命的姑娘的備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