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南子》卷6覽冥訓(xùn)詩解9至虛純一本立道生
 題文詩: 鉗且大丙,不施轡銜,而以善御,聞?dòng)谔煜?/strong>. 伏羲女媧,不設(shè)法度,而以至德,遺于后世. 至虛純一,不喋苛事.周書有曰:掩雉不得, 更順其風(fēng).若夫申韓,商鞅為治,挬拔其根, 蕪棄其本,而不窮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 鑿制五刑,為刻削法,背道德本,而但爭于, 錐刀之末,斬艾百姓,殫盡太半,忻忻然常, 自以為治,如此是猶,抱薪救火,鑿竇出水. 井植生梓,而不容甕,溝植生條,而不容舟, 三月必死.所以然何?皆狂生而,無其本也. 黃河九折,以注于海,而流不絕,昆侖之輸;  潦水不泄,瀇瀁極望,旬月不雨,則涸枯澤, 受瀷無源.譬若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 姮娥也者,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 是由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是故乞火, 不若取燧,寄人之汲,不若鑿井.至源至元, 至元至母,至母真情,真情治本,本立道生, 至道無為,無為至樸,至樸至純,至虛而實(shí).
 【原文】 夫鉗且、大丙不施轡銜,而以善御聞?dòng)谔煜?。伏戲、女媧不設(shè)法度,而以至德遺于后世。何則?至虛無純一,而不  喋苛事也?!吨軙吩唬骸把陲舨坏茫樒滹L(fēng)。”今若夫申、韓、商鞅之為治也,挬拔其根,蕪棄其本,而不窮究其所由生,何以至此也。鑿五刑,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爭于錐刀之末,斬艾百姓,殫盡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為治,是猶抱薪而救火,鑿竇而出水。夫井植生梓而不容甕,溝植生條而不容舟,不過三月必死。所以然者何也?皆狂生而無其本者也。河九折注于海,而流不絕者,昆侖之輸也,潦水不泄,瀇瀁極望,旬月不雨則涸而枯澤,受瀷而無源者。譬若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何則?不知不死之藥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譯文參考】 那鉗且、大丙不用韁繩馬銜卻以善于駕御而聞名天下,伏羲、女媧不設(shè)法律制度卻以至高德性而流傳后世,為什么呢?是因?yàn)樗麄冞_(dá)到了虛靜無為純粹專一的境界,而不是忙于瑣碎的政事。《周書》中說到“如果捕獵不到雉雞,就應(yīng)該順著它飛走的風(fēng)向去尋找”。這說的是順其道理的重要性。今天像申不害、韓非、商鞅等人的法家治國方針,只是在拔掉事物的根本,拋棄事物的本源,因?yàn)槭遣粡?qiáng)調(diào)治本的重要,所以這些人也不會(huì)去追究社會(huì)弊端的由來根源、又為何能發(fā)展到這種狀態(tài)?他們只就事論事地刻意制定各種刑法,并加以無情地實(shí)施,這樣一來,真的是違背了道之根本,一門心思去追求競爭那些刀尖錐末樣的利益,而不惜犧牲百姓利益,消耗殫盡他們的大半東西,卻還欣欣然以為天下太平無事,這就像抱著柴草去救火、鑿開孔洞來蓄水一樣荒謬。
  那些井邊樹木生出的蘗枝經(jīng)不起汲水瓦甕的頻繁碰撞,河邊樹木長出的弱枝受不了來回舟船的經(jīng)常擠壓,所以這些蘗枝弱枝是不出三月必死無疑。為什么呢?都是由于這些枝條瘋狂亂長而背離了它所能生長的根本條件。黃河九曲彎轉(zhuǎn)才注入大海,河水流長不絕斷,是因?yàn)橛欣鲅┥捷斔土藷o盡的水源;積水不泄而發(fā)展到汪洋一片,一望無盡,但如果十天半月不降雨水的話,這一片積水就會(huì)干涸蒸發(fā)干凈,這是因?yàn)榉e水沒有得到水源補(bǔ)充。就像羿向西王母請求而得到的一點(diǎn)長生藥被姮娥偷吃后飛往月宮,羿就為此惆悵若失,惋惜再也無法得到長生藥,為什么會(huì)有這種感覺呢?是因?yàn)轸嗖恢肋@長生藥是怎樣煉成的。所以說凡事都應(yīng)掌握根本為好,就像向鄰居借火不如自己掌握取火的燧和技術(shù),借別人的井汲水不如自己家院里鑿口井。
 |